初二早晨,天空开始飘起雨,前往宜兰娘家的路上,

经过<罗东文化工场>,挑高的棚子看来是个躲雨的好地方。 

IMG_2524.jpg

灰色的水泥墙是文创标准色,ㄧ楼是文化工场、二楼是天空艺廊、三楼是飘浮月台。

IMG_2518.jpg

 

IMG_2545.jpg

IMG_2516.jpg

IMG_2563.jpg

这里就像台北的华山一样,有许多艺文展览,

目前展出的是台湾国宝级文学大师 黄春明先生的【春光再明媚】特展,

第一次接触他的作品,看完之后对于他的文字和贡献心生感动,

本来只是想写个宜兰雨天景点分享,没想到写著写著就写成了认识黄春明先生。

IMG_2562.jpg

 

一楼展出的是他的撕画作品,用随处可见的广告纸和杂志当素材,

经过巧手撕裂、重构,形成充满故事性的画面。

IMG_2527.jpg

IMG_2530.jpg

IMG_2531.jpg

经典作品 <百果树>象征著丰富和无限可能,以互动式的装置艺术陈列在展场中,

用便利贴让人们写下新年愿望贴在喜欢的水果上,相当应景。

IMG_2535.jpg

 

在展出作品中,最令我动容的是<龟山日出>

他把兰阳游子心系故乡的哀愁,写进我这外地人的心里

从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他丰沛的情感,

因为他是宜兰人,对宜兰有著深厚的感情,所以多数作品的地点都在宜兰,

相信宜兰人 或是爱宜兰的人,看了都会有共鸣。

IMG_2528.jpg

 

黄春明先生的人生阅历丰富,曾在电器行当学徒、卖过便当,当过小学老师、记者、广告人...,

中年后返乡投入本土文化的推广,致力于儿童文学和儿童剧。

在二楼的天空艺廊里,有细述他的生平和文学版图,还有演出剧目的介绍。

IMG_2547.jpg

IMG_2550.jpg

 

从[黄春明的宜兰地图]中可以看到他为了儿童文学和宜兰文化所作的努力

IMG_2551.jpg

他成立的「黄大鱼儿童剧团」、「九弯十八拐文学双月刊」、「悦听文学」都在宜兰各地有演出和举办活动

2011年他还动员各地乡亲父老及学校机关,一起制作6000支稻草人,为兰阳平原创造最美丽的「稻草人地景」。

 

我找了资料整理这些单位的介绍并附上相关网页,有兴趣的人可以深入了解—

 

|黄大鱼儿童剧团|

以艺文推广、戏剧扎根为念,演员几乎都是志工,大鱼带小鱼,让许多宜兰的孩子们都有机会亲近戏剧这门多元的艺术。   

演出剧目:小李子 不是大骗子、挂铃当、稻草人和小麻雀、外科整型、战士干杯、小驼背

IMG_2558.jpg

IMG_2560.jpg

黄春明先生说:「看完儿童剧小朋友虽不一定了解内涵,但是会放在记忆中,让戏剧的种子随著成长,慢慢变成营养,可以吸收变成对的行为、观念的启示。」

资料来源:http://librarywork.taiwanschoolnet.org/gsh2007/gsh4969/right06-1.htm

 

|九弯十八拐文学双月刊| 

一群热爱宜兰的人为了宜兰所办的杂志,

希望文学属于大众,大众生活于文学中,

透过温暖的故事、沁人肺腑的作品,感动一些冰冻已久的心灵,共创一个温柔温厚的社会。

资料来源:http://library.taiwanschoolnet.org/gsh2007/gsh4969/right03-4.htm

IMG_2559.jpg

 

|悦听文学| 举办文学朗读讲座,广邀名人和民众朗读好文,让文学走入生活,把文学欣赏的感动还给大众。

资料来源:http://blog.xuite.net/happybigfishs/twblog?st=c&w=5205655&p=1

 

吴念真导演几年前在北科大演讲中提到,他从小就崇拜黄春明先生的文章,当兵时看他的小说都会一边看一边哭,

看到黄春明先生用文学深耕著宜兰这块土地,真是羡慕宜兰的孩子啊!

 

除了上述的宜兰地图之外,黄春明先生因为担心文化断层流失,还在宜兰礁溪乡龙潭村设立了「吉祥巷工作室」

进行「宜兰县通俗博物志图鉴」的田野采访记录,内容以散文或杂文呈现,

图鉴收集的范围包括草虫鸟兽、植物与人文百态等等,

同时访问宜兰的老人,将他们的生活经验收集起来,串连出宜兰的生活史,

在这个特展中,也有展出黄春明先生进行田野采访纪录的手稿。

 

【春光再明媚】特展 让我这个井底之妈认识了这位鼎鼎有名的文学大师

如果你跟我一样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那有机会一定要来看看这个展览

看看是什么样的人如此用心培育下一代!

 

【春光再明媚】特展 

展期:2018/1/27-4/8

地点:罗东文化工场(宜兰县罗东镇纯精一路96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