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初中地理课上时就很疑惑这个问题。这张中学地理课本上最常见的全球板块构造图上,只有它是「未定边界」。当然,这个是很粗略的图,后来也看到了更详细的。这些图里亚欧和美洲板块的边界都有这样的问题:其他边界处要么是洋中脊,要么是陆地上火山、地震多发地带,然而亚欧和美洲板块的边界处好像很少见到有火山地震活动的情况。怎么这条边界这么不起眼呢?


东西伯利亚那块我不清楚,但是我很清楚的是美洲板块和亚欧板块在日本的分界线是非常清晰的,那就是日本的中央地沟带。

第二岛弧链最北的伊豆诸岛与日本列岛正好垂直,与其平行的就是日本中央的中央地沟带。

这条线就是美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的边界线,它正好通过东京附近的骏河湾,所以那里经常发生地震。

PS:日本被中央地沟带撕成南北两端这种题材经常出现在日本动漫中。不知道日本人是受虐狂发作还是怀念历史上的南北朝,不好好珍惜来之不易的统一,总想体验一下朝鲜人、中国人和越南人的痛苦。


北半球大陆多,对地幔流起了很强的限制作用。


实际上 日本的东北地区 北海道 以及关东部分地区已经是北美板块了。
日本坐落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泼.根据题意.故选:C.
①坐落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附近的山脉是落基山脉
②印度半岛归于归于印度洋板块
③索罗门群岛归于南半球
④索罗门群岛坐落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消亡鸿沟,地壳活动频频,多火山地震。
⑤喜马拉雅山脉是由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挤压构成的。


「不明显」的直接原因是:那里是虚线,比较细,画粗点就「明显」了。

根本原因(也就是为什么是虚线)就如图上所说,尚未明目前认知中的三大板块边界类型中的一种。现在认识中的板块边界有,离散型的洋中脊,汇聚型的俯冲带,以及剪切型的转换断层。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