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邀請!

這句話出自《大學》第三章,原文是:「湯之《盤銘》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

用現代文說的意思就是:「商朝的帝王成湯為了能時刻警示自己,在洗浴的盆上刻下了這麼一句話:洗凈的是身體、凈化的是心靈,如果今天能使身心都煥然一新,那麼就要每天洗白白,白了還要更白。 」

我們都知道,《大學》在一開始就提出了總綱: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後文中引用成湯的典故應該是對其總綱的闡述,提出修身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有道德的人應該凡事都追求達到至善的境地。


謝謝邀請!我是「文化華夏」,擅長文化領域的問題,

首先,這裡強調以下,「苟日新」這句話,有學者有質疑,到底是念gou,還是念ji.我們姑且認為是前一種吧!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選自中國儒家經典——《大學》,原為商湯王刻在洗澡盆上的箴言,本來說的是洗澡的問題。

假如今天把一身的污垢洗乾淨了,以後便要天天把污垢洗乾淨,這樣一天天的,每天都要堅持這樣做。是從動態的角度來強調及時反省和不斷革新,貴在堅持。

如果說「在明明德」還是相對靜態地要求弘揚人性中光明正大的品德的話,那麼,「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就是從動態的角度來強調不斷革新,加強思想革命化的問題了。


曾子的理論與易經的循環住復不謀而合,先嘗試性的變化,可謂苟日新;不論任何事物都需要調整,其方法的不同可謂革新,事物不斷的進步與發展也需要革新,因此說日日新。革新需要長期堅持與發展因此說又日新。即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九個字,有漸進的層次,有時空的展開,有未來的堅持與展望,因此說儒與道是相通的,理論依據上缺一不可。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