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作者:吴晓乐

 

这本书,有点重。

但正好是我喜欢的内容,

不是大众化的、写著励志故事和快乐结局的白;

也不是明确的、批评某种现象和错误的黑;

只是带点无奈却又复杂的灰,

对错似乎不那么分明,因此真实的令人悲伤。

 

老实说,我不是很擅长写读书心得,

而且我这种没生过孩子的人所发表出来的言论,

可能还会被人认为是大大的错误。

但是,谁在乎呢?反正我只是说出我想说的话而已。

接下来进入正题。

 

这本书主要是一个家教老师从她的角度去叙述九个家庭的故事,

这九个家庭各有著他们难念的经、许多矛盾与冲突,

我觉得里面的故事都没有结局,因为他们的人生还在继续向前、因为现实中还有许多类似的故事在进行著。

 

先来说说家长的部分,爱为牢笼、爱为枷锁,我想这是大部分的家长最容易犯的错。

「我都是为了你好。」这句话,像是一个咒语。许多错误的行为以爱的名目变得理所当然,

你所认为的好与坏,并不一定是这个世界和你的孩子认为的黑与白。

你只是用自己的框架去定义了这个世界和他的人生。

虽然我没有孩子,但是我能够明白父母害怕小孩子不够优秀、成为失败者、甚至学坏的心境,

但是优秀与好坏,能用某个人的尺去丈量出来的吗?

身为父母也可能遭受到舆论和谴责,让他们更想做个"好父母"。

我想每对父母都是打从心底的爱著孩子、在意著孩子,

这是无庸置疑的。

很多家长或许认为,自己是爱孩子的,所以这一切都是对的,

但为人父母难道不需要学习吗?难道爱就不会透过错误的方式实现吗?

 

「老师,孩子是我的,不是妳的。我才是纪培丰的妈妈,他的未来不管是一帆风顺,或者穷途潦倒,我才是真正承担这一切的人。老师,妳没有小孩,妳不会知道,小孩出生之后,父母就得为小孩的一切作为负责,这负责的程度永无止尽,是妳无法想像的......」

 

「既然如此,我在纪培丰迷失之前,把他领导到正确的方向,又有甚么错?」

 

这是「天赋」里面的纪妈妈说的话。

这段话也是很多家长的心声,孩子的行为家长要负责,所以做家长的压力更大。

有许多的人,尤其是母亲,承担著孩子的人生,

因此也会有许多的孩子,不懂得如何承担自己的人生。

孩子的人生无论成功或是失败,真正承担一切的人应该是他们自己。

成为家长后或许就忘了,教养孩子只是自己人生中的一部分,

当他们遗忘了自己的人生,把别人的人生扛在自己身上,

那就是矛盾的开始。

 

再来看看孩子的部分。

书里面孩子们的共通点就是,他们没办法成为自己。

他们只有名字是自己的,其他的或许不是。

一旦有著「自己的想法和执著」就会被强硬的抹煞掉。

既不能自己做决定,也不用自己负责任。

我们总说,小孩子长大了要学会独立,

难道独立是在他满十八岁、二十岁,法定上成年了才突然的成为自己吗?

还是父母一步步的放手让他成长和负责任,才慢慢的养成了一个成年人呢?

并不是活了二十年就叫做成熟。

 

其实里面的核心问题,就是理解与沟通吧。

我们每个人都扮演著很多很重要的角色,妳可能是女儿同时也是母亲、孩子除了是妳的孩子,也是其他人的朋友。

要如何做好每一个角色、还有体谅其他人的角色,是一个考题。

 

孩子不能理解父母的想法,只知道自己一直被压迫,当个无声的玩偶。

父母不能理解孩子的处境,一旦有些许声音打破寂静便急著抹煞。

他们其实一点都不了解彼此,他们不把心思放在了解、而是放在抗衡。

 

我一直都认为,家庭应该是家人相互扶持和相处的场所,却不知道为何有的人当作军营或公司来管理,只有支配与对立。

那,员工有能力自己开公司了,他心里还会有你这个前老板吗?

家人应该是辅导者,不该是领导者。

 

最后来谈谈我自己。

看了这些故事之后,我觉得我的父母已经算是非常合格了,

或许是因为我是老么,他们已经不是第一次当父母了,所以我们家挺和谐的。

虽然难免还是会有争吵,但是每次的争吵过后都会有新的理解和沟通。

 

故事里那些家长大概是我这辈子最无法忍受的那类人,

因为我既叛逆、又执拗,要我服从某个人从来都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我也从来没服从过我父母,但是我们会交换彼此的意见。

我或许不能服从,但是我可以自己决定要采纳他们的想法。

从很小他们就给我们灌输了,自己的行为要自己负责,

以后父母总会离世,我们要学会独立。

 

国小的成绩大概就是会让人觉得「这小孩没救了」之类的,

然后被划分为坏小孩,(到现在还是不懂这跟坏有甚么关系)

但我爸妈还是同意给我学跳舞和钢琴。

国中开始成绩意外的开始向上攀升,

或许是因为喜欢阅读,所以开始对学习有了更大的兴趣,

真正的开始体认到学习的乐趣。

国中成绩算是很不错了,我说我想读高职的时候,

听到了很多反对的声音,但我还是填了、也去读了,度过了很棒的高中三年。

 

或许我的未来会变得很糟糕,但是我会努力的继续为自己的人生找出路,

我觉得这好过照著别人的计划走,然后一边责怪自己的父母一边朝向结束生命的道路前进。

(不过还是有人觉得死在路中间比输在起跑线好多了(耸肩)

假如你有五个小孩,难道你要扛著五个小孩的人生吗?那也太忙碌了吧?

还是做好自己比较重要。

 

最后,一直没提到的「父亲」。

我只想说,父亲、母亲、小孩都是家人,

小孩不是妈妈无性生殖出来的好吗?

家庭的责任在家庭成员的身上,

希望每一位父亲都能够知道自己是有老婆有小孩的人,

而不是有工作有收入的人。

 

2019.01.03 笔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