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不會與中國嚴重對抗,雖然加拿大政客呼籲政府需要重新考慮加拿大與中國的關係。俄羅斯戰略問題研究所專家米哈伊爾·別利亞耶夫在接受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採訪時就渥太華對中國吊銷加拿大公司Viterra對華出口油菜籽許可證的反應做出評論。

這位俄羅斯專家認爲,一切都僅侷限於那些試圖維護自己獨立外表以及影響公衆輿論的政客們的惱怒。

中方於1月4日,3月1日、15日、26日四次通報加拿大進口商油菜籽中存在有害生物,違反檢疫要求。針對渥太華的不滿,中國駐加拿大大使館在其網站上稱,這些措施是"正常的檢疫安全防範,科學合理,既符合中國相關法律法規,也符合國際慣例"。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稱中方採取的措施"科學合理"。這位外交官敦促加方"切切實實地採取一些舉措,來糾正前段時間所犯的錯誤"。

加拿大大型農業企業"理查森國際"(Richardson international)因違反中國在油菜籽方面的規定,3月1日中國取消了它對華出口油菜籽的資格。僅在1月份就有一些來自加拿大的進口產品被害蟲或細菌污染被警告過九次。

加拿大總理特魯多對加拿大政客呼籲討論與中國關係中"日益嚴重的政治危機"做出了反應。他說,正在考慮派遣一個高級代表團到中國,以保護加拿大出口安全的"重大利益"。加總理稱,加方將更加緊密的與中國政府合作,繼續向中國提供油菜籽,加總理希望今年就能取得進展。

俄專家米哈伊爾·別利亞耶夫認爲,加拿大政客把同中國的貿易糾紛政治化,不過是企圖保留臉面。

他說:"事實上,加拿大在這種情況下不會去與中國進行任何嚴重的對抗。 在經濟中,有一個術語‘買方壟斷',當條件由唯一或佔主導地位的買方決定時。在油菜籽貿易上加拿大處於從屬地位,依賴於中國,所以談不上會發生什麼嚴重衝突。我相信,加拿大人會盡量避免棱角,會在協商的基礎上解決好與中國的關係。"

哈爾濱商業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研究所所長郭振不排除禁止加拿大油菜籽進口中國是中方對圍繞華爲的醜聞做出的一種反應的可能。

郭振說:"加拿大目前跟美國跟得太緊,而其他國家,像澳大利亞現在在‘一帶一路'、人民幣國際化這些問題上都做得不錯。加拿大是G7國家的最後一個,經濟實力還不行,最近一段時間確實做得不好,我認爲這與孟晚舟案有一定關係。中國也得有所表示,給它點顏色看看。中國跟加拿大不是很主要的貿易夥伴,除了美國,中國最大的貿易夥伴是歐盟。實際上,中國和加拿大還是有交往潛力,貿易聯繫還是應該有,也就是說貿易機會還是很多的。加拿大政府應當珍惜中加經濟關係,不要把政治跟經濟混在一起。"

這個問題一旦得到解決,對於加拿大農民來說,將是個好消息,因爲他們很快將開始播種。目前中國是加拿大油菜籽的最大進口國,去年加拿大出口超過37.5億美元的油菜籽,其中一半產品出口到中國。

與加拿大農民一樣,美國大豆生產商也正在期待着有關美中貿易爭端早日得到解決的消息。美國大豆生產商、金伯利農場公司總裁瑞克·金伯利指出,一些農民處於無助狀態,不知道該種多少大豆。他稱:"每個人都希望兩國達成協議,希望我們的貿易恢復正常,甚至變得更好"。中國目前仍然是美國農產品出口的最大市場。

專家們還指出,美中貿易摩擦不解決,實際上等於將美國人以某種方式彌補加拿大損失的能力化爲烏有,一旦加拿大失去在中國市場相當一部分份額的話。米哈伊爾·別利亞耶夫說,很難想象,美國會去幫助加拿大,更何況這兩個鄰國實際上擁有統一的生產體系。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