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集刺激後,高層會議釋放新的經濟信號 財經 第1張

  時隔兩月,中央政治局再此召開會議,說不上密集,但這次召開的時間點有玄機。

  4月17日,中國一季度經濟數據公佈,GDP增長6.4%,與上年四季度持平,至少沒惡化,表現超預期,畢竟過去幾個月,網際網路企業大裁員、民企普遍反應日子不好過。

  不過,一季度經濟中也有亮點,股市一季度的表現刷新了不少人的認知,投資者情緒昂揚,券商也賺得缽滿;房地產又重新復甦,而且部分城市出現了過熱的情況。

  這些亮點來自哪?其實和前期的密集刺激有很大關系,很顯然,大水漫灌是不符合「高質量增長」主基調的,這時候中央政治局會議召開,目的不言自明。

  1

  昨天下午,新華社發布會議全文,一見君逐字分析,會議主要研究了三個問題:當前經濟形勢、脫貧攻堅和審議《中國共產黨宣傳工作條例》。

  以上三個,每個都很重要,但今天重點分析第一個,這關乎之後中國經濟怎麼走?是繼續放水刺激還是會適度收緊,都隱藏在會議看似枯燥的文字中。

  首先來看這個會議是如何看待第一季度經濟情況的。核心表述如下:

  主要宏觀經濟指標保持在合理區間,市場信心明顯提升,新舊動能轉換加快實施,改革開放繼續有力推進,一季度經濟運行總體平穩、好於預期,開局良好。

  這句話背後隱含的資訊有三:

  1、認可一季度6.4%的經濟增速。今年兩會上定的整年經濟增長目標是6.0%-6.5%,很顯然,6.4%的增速幾乎達到了「上限」。

  2、經濟的亮點來自哪?股市、結構調整和對外開放,對於中間一個,一見菌其實感受不深,但股市和對外開放方面確實表現不俗。

  3、定調:好於預期、開局良好。尤其是「好於預期」真的來之不易。

  表揚之後,就要開始說問題了,這纔是本次會議的重點,表述如下:

  堅定不移推動高質量發展,著力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打好三大攻堅戰,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適時適度實施宏觀政策逆週期調節。

  這句話背後也隱含著很多資訊:

  1、強調高質量發展,言外之意就是不能搞以前大水漫灌刺激經濟的老路。

  2、三大攻堅戰(去槓桿、搞扶貧、治理環境)不能放鬆,為什麼強調這個,其實一季度去槓桿有鬆動的跡象。央行公佈的一季度金融統計數據顯示,一季度人民幣新增貸款和社融增量分別為5.81萬億元和8.18萬億元,超出市場預期。

  3、適時適度實施宏觀政策逆週期調節。如果大家還有印象的話,去年末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是把「逆週期調節」及」穩定總需求」放在首位。

  所以,第一季度之後,經濟政策方向會發生一些微妙變化,總的基調是:從適度寬鬆,走向適度收縮。

  2

  基調要變,來自於高層對一季度經濟的擔心。

  比如會議指出,國內經濟存在下行壓力,這其中既有週期性因素,但更多是結構性、體制性的,必須保持定力、增強耐力,勇於攻堅克難。

  這句話意思很明白:盡管一季度經濟表現不錯,但結構性、體制性的問題還沒有解決,這半句是重點,但「必須保持定力、增強耐力」更為關鍵。

  去年底的經濟工作會議上,對經濟工作做了高強度的逆週期的部署。這些政策有速效的,也有長效的。於是,春節後,各財經部委都在挑燈夜戰、快馬加鞭穩增長。

  比如,中央預算內投資,2019年計劃增加400億,達到5576億,結果一季度就下發了4460億,80%的「子彈」打下去了。

  又比如,專項債加碼。地方專項債今年的規模2.15萬億,比去年增加8000億。往年這些債券一般要到兩會之後再慢騰騰地開始發行,甚至到五月份才開始。但今年則是鉚足了勁,一月份就開始大規模發專項債,到了一季度結束,已經發了上萬億的規模。

  再比如,很多政策都在一季度密集出臺,包括增值稅大減稅、降低存款準備金率等。

  後來的結果大家也看到了,股市漲了、房價擡頭了、企業債務率上去了、銀行壞賬可能也會增加……

  作為最高層,最擔心的是,子彈短期打完了,後面怎麼辦?高層看到了成績,但更在乎長遠發展,所以「保持定力、增強耐力」就不奇怪了。

  3

  基調變了,很多政策會跟著變化。

  警告房地產擡頭的跡象。會議重申「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落實好一城一策、因城施策、城市政府主體責任的長效調控機制。」

  2018年末以來,中央層面在佈置房地產調控工作時,未提及「房價」問題。只有部委層面,住建部多次強調「穩房價」。

  另外,在今年3月,政府工作報告對2019年房地產方面的兩百餘字的工作部署,卻並未提及「房住不炒」,另外同樣未提及「房價」。

  以前不提,不代表高層要放鬆房地產,這次重提,其實就是非常明確的信號。

  還有一個細節,本次會議沒有繼續強調「六穩」。而是要通過改革開放和結構調整的新進展鞏固經濟社會穩定大局。要細化「鞏固、增強、提升、暢通」八字方針落實舉措。

  此外,對於貨幣政策,會議強調要「鬆緊適度」。其實,在4月12日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2019年第一季度例會上,「進一步加強貨幣、財政與其他政策之間的協調,適時預調微調,注重在穩增長的基礎上防風險」是本次會議的新詞匯。

  所以,外界預計,本次例會是對2019年以來相關政策的整合,未來貨幣政策可能要退居其次,配合其他政策。

  結語

  過去幾年,中國經濟就像一個在高速路上的貨車,很多時候,經濟政策都是「一腳油門、一腳剎車」,密集刺激後,又要適度踩剎車了,這就是中國經濟的「韌性」。

  上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