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講一下

1改革本質不同,日本全面學習西方的政治軍事經濟,當然你可以說日本君主權利很大,但這是每個君主立憲國家初期都要經歷的,反觀洋務運動,提出口號:中學為體,西學為用,而這中學就是指中國封建倫理綱常,只學習西方先進的技術來武裝自己,制度根本未曾改變,用落後的制度來管理新興的事物根本行不通。

2統治者看待問題不同

明治天皇可以為買軍艦一天食一餐,慈溪卻在鋪張浪費,當然僅憑慈溪喫飯這一點是喫不誇一個國家的,這兩點反差的本質就是統治者對於世界觀認識的不同,日本想脫亞入歐,成為像英法那樣強大這資本主義帝國,而清朝只想著守著自己一畝三分地,不被欺負就夠了,日本是自上而下,統治階層影響下層,而清朝是自下而上幾號是由大臣提出完成的,號召力不同。

3民眾階層

清朝時期百姓普遍認為,國家是皇帝的國家,不是他們的國家,不管是誰統治都一樣,這也就有了,外國聯軍來侵略有百姓指路搭梯子,總之給錢就行,辛亥革命後百姓才逐漸有了民族這個概念,抗日戰爭才反抗的那麼激烈,而日本民族榮辱觀念非常重,民族凝聚力非常之強,細心點的可以觀察到自日本維新之後幾乎每一場大戰都是賭上國運,這沒有非常高的民族凝聚力是行不通的。

綜上這就是明治維新能戰勝看似全面跟龐大的洋務運動的原因


這個提問很不太嚴密,怎麼能說日本的運動戰勝了中國的運動。

我想體題主意思是想說,為什麼日本明治維新成功了而中國洋務運動失敗了?

如果是這個問題,試做回答如下:

雖然說日本的封建社會時間也很長,從640年前後大化改新全面學習唐朝開始,可以視為進入封建社會。到1868年也1200多年!

但是,與19世紀中國的不同之處在於,日本當時更加開放,資本主義力量更強!在與封建勢力較量中,處於一定優勢。中國正好相反,資本主義勢力(經濟力量和人心向背),較弱。而滿清統治者,極為保守封閉。對蓬勃發展的世界資本主義潮流沒有覺悟。雖然魏源,黃遵羲等人的啟蒙教育痛心疾首,甚至聲嘶力竭。但懵懂的滿清統治者沉迷於腐朽的落後的生活。即使兩次鴉片戰爭失敗,也沒有敲響滿清統治者的榆木腦袋。他們只是一味地加緊剝削人民。

在世界發生巨變的時候,中國恰遇慈禧太后這尊歷史妖孽!她變本加厲地鞏固自己的權力地位,作威作福。心裡沒有國家沒有祖宗 更沒有百姓。由於擔心光緒皇帝奪取朝政,因而使康梁變革無疾而終。不僅如此,臨終前,還要鴆殺光緒!

國家政體沒法變,國民經濟發展機制沒法變,即使引進先進的洋槍炮,購買大噸位的軍艦,採用最先進的軍事訓練方式,不僅失掉朝鮮半島失掉甲午戰爭,最終在北京市民和洋鬼子的聯合進攻中,1900年圓明園陷入火海。封建社會體制下的洋務運動宣告失敗。

即使孔子在世,也會被以慈禧為代表的滿清統治者活活氣死。


中日兩國改革的對比

中、日兩國面對19世紀中、後期西方列強殖民侵略的進逼,都展開了各種形式的改革,然而最終以為改革目標而獨立富強的卻是日本。若深入檢視改革歷程即可發現:中國的封建勢力為了保有既得利益,只提倡經濟和軍事等方面的改革,而極力避免觸及政治改革,主張「中學為體、西學為用」;日本則是全盤西化,並且相當程度地注重典章制度與思想、觀念方面的改革。

就社會經濟層面而言,19世紀時的日本已有現代商業社會的基礎,當時的中國則仍舊欠缺。例如:日本幕府時代已有專責封地管理的「藏元」,稱為「兩替屋」的銀行業,以及其他各種現代商業元素。明治維新只不過是把各種商業元素予以結合,成為強大的力量影響全國。中國在現代商業元素方面則幾乎付之闕如,社會上的商業行為仍以農業為其根本,欠缺銀行業、保險業、會計業、法律業等現代商業體系的必要機制。要在中國推行類似明治維新的改革,容易被傳統社會排斥。

此外,日本各個階層在面對國家存亡的關鍵時刻,能夠力促團結,結合成一股影響力遠勝於傳統守舊派的強大勢力,也確立排除改革障礙的決心;加上明治維新過程中,向西方進行各方面學習(相對於洋務運動)的徹底性,並改變政治制度為君主立憲制,最終使日本得以快速崛起。中國於中日甲午戰爭失敗後所進行的戊戌變法,雖然對於制度層面的改革也開始稍有動作,但改革共識的凝聚力顯然不足,最終仍逃不過守舊派的扼殺而以失敗告終。

給中國的啟示

1.既要繼承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防止和剔除其消極落後的成分,使之與現代社會相適應,也要進一步對外開放,學習西方先進技術,有分析,有選擇,有批判的借鑒和吸收,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尊重文化多樣性,積極吸收世界文化的優秀成果,並在實踐中不斷創新,因為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創新精神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內容,創新是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勇於創新,是我們戰勝困難和挫折的必由之路;

2.堅持改革開放,重視教育,重視人才,改革是社會發展的源動力;

3.加強民族團結,增強民族文化認同感,因為只有文化上認同,才會有感情上的共鳴,才能提高民族的凝聚力 增強民族團結和促進社會安定。熱愛祖國,具有高度的民族自豪感、責任心,源於對民族文化的認同。各族人民對民族文化的認同,能夠產生血濃於水的親情與親和力,是海內外華人互相合作、共同奮鬥,這是實現民族團結和國家統一的文化基礎;

4.改革與經濟發展不適應的體制;

5. 改革要徹底,要順應時代潮流。

不同點

日本明治維新與中國戊戌變法,為什麼一個成功、一個失敗?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可能有:

1)社會背景

①日本明治維新前,各種社會矛盾尖銳,幕府統治已成為眾矢之的。

②而中國的封建統治危機雖然十分嚴重,但由於封建統治者與帝國主義勾結,封建勢力還比較強大。

2)領導力量

①儘管日本資產階級尚不成熟,但向資產階級轉化的下級武士充當了倒幕運動的領導。他們懂得鬥爭策略,建立了軍隊和基地,分階段完成了對敵對舊勢力清掃的任務,保證了國內改革的順利進行。

②中國的維新派力量脆弱,僅把希望寄託在一個沒有實權的皇帝身上,加之封建勢力的強大,因而改革不能成功。

3)政策措施

①日本幕府統治被推翻後,明治政府發布命令,採取了一系列除舊布新的改革措施,使日本走上了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

②在中國戊戌變法中,儘管光緒帝也頒布了一系列涉及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方面的變法詔書,但由於資產階級維新勢力並未掌握政權以及守舊勢力的強大,根本不可能實施。

4)國際環境

①日本明治維新發生在19世紀60年代,當時世界還處於自由競爭資本主義時期,日本則已經聯合世界強國,並且奪取殖民地的高潮也尚未開始。而在後期西方列強集中力量侵略中國,雖說日本已經完成明治維新,但客觀上仍為日本的發展提供了一個較為有利的國際環境。

②而中國戊戌變法已是19世紀的90年代末,世界資本主義已經向帝國主義階段過渡,中國成了列強瓜分的對象。這時帝國主義列強也決不願意中國成為一個獨立強大的資本主義國家,國際環境對中國維新運動很不利。


大致分析一下其中緣由

1.提到明治維新,就不得不提倒幕運動。某種角度來說,明治維新是倒幕運動的延續。當時的日本畏懼西方資本主義列強,而當權的德川幕府也和清朝政府一樣縷縷受辱而不敢言,國難當頭,日本有志之士紛紛要求幕府還政天皇。

這裡要插一下日本的權利結構模式。天皇是日本的最高領袖,但在史上絕大部分時候都沒有實權,只是個象徵。真正的權利掌握在幕府手中。

因此,明治維新的實質其實就是一羣掌握西方進步技術和管理經驗的人希望與同樣渴望得到權利發展國家的天皇聯合起來,共同消滅幕府的鬥爭。

他們學的西方的制度並不是最完美的,買的武器也並不是最先進的,但是他們有共同的目標,並為之奮鬥,天皇甚至願意一天少喫一頓飯來為軍費開支!

人的志向是遠大的,再加上志同道合的弟兄,我想經歷過創業的朋友會明白,這是一種何等的力量,為了公司的發展,也能傾囊而出!

反觀請庭,只搞軍備,並沒有從思想上認識到形勢的緊迫,以為只要軍艦足夠,別人便不敢欺負,錯咦!甚至,待軍備稍有完善,就將資金挪作他用,這樣豈能不敗。

2.承接第一條。明治維新經歷過倒幕運動的實際鬥爭,武士蕃主對西式武器都比較瞭解,各種戰鬥的實際經驗比較豐富。而清朝,只搞軍備和練兵,洋務運動多年,出了出港炫耀兵力之外,沒有一次經歷過真正的戰爭。大到朝廷官員,小到行伍士兵,投入了這麼多精力和錢財,到底能不能打,能不能打贏,到底西方的制度有沒有用?大家心理都沒底。一旦稍有敗象,全盤皆潰。

3.實際上,還是中心思想,國家策略的問題。明治維新後,日本國內權利鬥爭結束,但是那些倒幕派的蕃主武士等還未真正得到封賞,土地也不夠,怎麼辦?大家都在搶中國的地盤,我們也去,能搶一點是一點,反正他們地盤大。這就是日本當時的心理寫照。

而清朝,唯一的要求是:看,我現在北洋艦隊亞洲第一,你們不要來打我,我也不來打你們,大家平安無事,我還當我的老佛爺!

有時候說進攻是最好的防守,這句話是很有道理的,一味地防守豈能成功?


感謝邀請。

這個題目很可笑,日本崇儒不假,但是並不像中國那樣把儒家思想作為社會主流價值,而只是把儒家思想作為武士道的指導思想之一,畢竟武士道也講究忠君嘛。

那麼日本的社會主流價值是什麼?很簡單,就是神道教。日本天皇實際上是神道教教主的身份,因為日本天皇是神道教天照大神的子孫,所以天皇連姓氏都沒有,要麼怎麼體現天皇尊貴的地位。

其實日本天皇和歐洲那個天主教教皇性質差不多,本質上都是神在人間的代理人,也就是教主而已,而且他們都要維護其信徒的所供奉的價值體系。說不好聽的,都是吉祥物罷了。

而明治維新本質上就是對國家進行全盤的近代化改造,把日本從一個中世紀封建聯盟變成一個近代化國家。而且日本這個近代化改造是全盤西化,也就是建立了一套近代化的經濟、教育、軍事、社會、軍事體系,因而日本能在近代異軍突起,成為亞洲的列強。

相比之下,中國的洋務運動逼格就低了不少。洋務運動的指導思想就是中體西用,即只引進西方近代文明的成果,而不是改變現有的價值取向以及社會體制。說白了,這就是文明的包袱,歷史的慣性。

古典中國的社會主流價值就是儒家思想,其地位和今天寫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序言裏的那一堆主義和思想一樣。所以,以清末那種情況,想要近代化改革,那麼舊的價值體系必然要被推倒,但是在新的價值體系還沒有建立起來的時候,貿然推倒已經沿用了兩千多年的儒家思想,那麼結局不會好哪去。所以,中體西用就成了當時最不壞的選擇。

所以,洋務運動也不會有什麼結果,因為整個國家的體制沒有改變,更重要的是經濟生產方式沒有改變,因為儒家思想的本質就是重農,或者說是農本位。而整個國家受儒家思想影響了兩千多年,思維方式也僅僅停留在有就可以這一程度,以為僅僅是引進西方工業的成果就可以高枕無憂,就可以實現求富求強的夙願,忽視了建立新的價值體系。所以,洋務運動的失敗是不可避免的。

而日本就不存在這一情況,因為日本的價值體系就是神道教那點東西,所以日本可以輕鬆的把舊的社會推倒重來,完成整個國家的近代化改造。而中國則不然,畢竟這個歷史的包袱實在太沉重了。

而中國又不是沒走過彎路,辛亥革命就讓中國的近代化改造走了一個大彎路。因為新的價值體系還沒有建立,舊的價值體系就被推翻,對社會帶來了巨大的負面影響。比如說清朝時期中國基層社會都是鄉紳賢達負責管理,你也可以理解為社區自治,因為這些鄉紳多少都有功名在身,而且還要受儒家思想的約束,因此這套體系可以防止這些鄉紳作惡。這一點魁奈就說的很明白:

幅員遼闊的中華帝國的政治制度和道德制度建立在科學和自然法的基礎上,這種制度是對自然法的發揚。……因而能夠防止君主作惡,能夠保證他在合法的行政管理中總有做好事的最高權力。

所以,這一套價值體系在漫長的歷史當中有效的維護了整個社會的凝聚力,因此不能將其粗暴的否定。而辛亥革命推翻舊的價值體系,導致整個社會沒有了道德約束,最後的結果就是過去的賢達成了劣紳。

說到底,就是社會需要改革,但是社會價值體系的建設也需要跟上時代的腳步,否則必然會有彎路。

全文完


日本明治維新是從封建制度轉向君主官僚制度,從分散的政治組織形態向中央集權的政治組織形態的過渡.意識形態上的西化體現的是以新的民族國家的法律統御傳統上已然不適的舊儒家的道德.為了容納和整合國內的不同利益集團的訴求,採取軍國主義和對外擴張就成為一般性旳政策選擇.可以參考德國和我們歷史上的秦朝.

清朝的改革是在君主官僚制度的基礎上進行的分權的憲政的制度革新.它觸動太多羣體的利益卻無必要的代償機制,所以這種改革成為自己的掘墓者.龐大的悠久的官僚傳統也向歷史上的明末宋末一樣,成為帝國覆滅的主要推手.


明治維新成功恰恰是因為不扯意識形態,有那麼多東西要搞哪有時間反儒。反倒是中國一直走彎路,非要在意識形態上做文章。這主義,那思想的太多。大炮太多,實幹家太少。日本福澤諭吉是福澤諭吉,伊藤博文是伊藤博文。搞思想的絕對不能幹實事,中國的大炮們是有想當福澤諭吉,有想當伊藤博文。實事一樣沒幹,嘴炮放了一堆。說句難聽話,屎還出來呢,屁放了一堆。


文能安天下,武能定乾坤。

「明治維新」時期是以武平定,然後再以文化來規導。

「洋務運動」沒有強大的軍事力量為支撐,受到帝國主義列強的壓制和打擊,自然也就逃離不了失敗的命運。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