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7523字,預計閱讀時間8分鐘。

如何看待成龍、章子怡、吳京、張譯、井柏然主演的電影《攀登者》??

www.zhihu.com圖標

前天,電影《攀登者》在珠峰大本營舉行了關機儀式,確認9月30日上映,成為今年國慶檔「最晚定檔」的影片。

這是迄今為止人類電影史上最高海拔的殺青。珠峰也給足面子,艷陽藍天下,峰頂清晰可見。除了監製徐克,主演吳京、張譯、何琳、曲尼次仁、拉旺羅布,曾經登頂珠峰的中國登山隊隊員桑珠也重回大本營。

1960年5月25日凌晨4點20分,中國登山隊完成登頂,同時也是人類首次從北坡路線登上珠穆朗瑪峰。距離首登15年後,當時23歲的桑珠和隊員們又在峰頂樹起測量覘標,測量出8848.13米的精確高度,並在北坡路線從北坳至峰頂全程架設路線繩,這樣曾經的第一台階、第二台階、第三台階架都有了金屬梯,使被線也成為非專業登山者也相對安全的線路。

圖:中國首次登頂珠峰的王富洲、屈銀華、貢布

登山於很多人確實是充滿勇氣和英雄浪漫主義的冒險。王小波在解釋自己為何寫作時也曾用登山舉例,調侃「因為山在那裡」的回答充滿幽默感——明明自己要去嘗試這種充滿危險又未必有實際好處的事,偏說是山在哪裡使人心裡痒痒,如同反熵的現象。

即便如今以相同線路登頂珠峰變得常見,當年面對未知時的難度,也要遠比如今想像的高很多。回溯半個多世紀前的中國登珠峰先行者,1960年首登的一撥,1975年再登頂的一撥,他們的登頂絕非單純體育運動的範疇,更像是在當時極度落後、條件又無法想像的艱苦情況下,展示出國家實力的行動。

登頂的榮耀之下,珠峰也見證了那一代攀登者的使命和犧牲。

首登珠峰的背景:要獨立完成登峰,也要劃分珠峰「歸屬」

人類攀登珠峰的歷史不長。1953年,紐西蘭人艾德蒙·希拉里和尼泊爾嚮導丹增·諾蓋兩人沿南坡登上珠峰,成為人類第一次有紀錄的成功登頂。在此之前,無數登山家半途折戟,從海拔四五千米的埡口開始,上百座登山遇難者的衣冠冢都在證實,通往天堂的路也遠比通往峰頂更容易些。

共和國建立之初,登山成為眾多率先發展起來的運動項目之一。同樣的,蘇聯老大哥也總是先拋出橄欖枝,而後新中國蹣跚學步,再獨自上路。其中緣由脫離不了當時世界冷戰格局下的複雜背景。

1955年,第一批中國登山隊員們應邀前往蘇聯外高加索學習登山技術,他們也成為新中國的第一批職業登山運動員。次年,登山隊在北京西郊八大處正式設立了訓練基地。之後中國登山隊和蘇聯登山隊一起陸續完成了慕士塔格(7546米)、公格爾九別峰(7530米)等山,以及獨立完成了貢嘎山(7556米)登頂。

1958年,蘇聯建議組織中蘇聯合探險隊,爭取第二年完成從北坡登上珠穆朗瑪峰。北坡線路的難度遠高於南坡,當時還沒有登山隊做到過。到了這一年6月,攀登珠穆朗瑪峰第一次被正式提上日程,中蘇雙方都開始著手準備挑戰北坡。

為了選拔攀登珠峰的隊員,登山協會在香山公園舉辦了第一期訓練班。首批學員90名,其中,科學工作者20名、大學生25名、解放軍官兵26名、廠礦職工11名及其他人員8名。他們中的許多人,日後都成了中國登山運動的骨幹。

按原定計劃,1958年中國登山隊會派出兩批運動員先後到蘇聯特訓,而後次年兩國登山隊聯合登頂。但該年年末,由於地區局勢不穩,印度藉機干涉,登頂計劃不得不暫時中止。

中方提議改為1960年登頂,蘇聯卻要求再推遲一年,到1961年再議。這背後是蘇聯在中印間選擇的原因,蘇聯並不願意放棄自身利益,又寄望能同時在中印兩國得到更多好處。

中蘇的蜜月期也從那時開始不再,直至後來徹底決裂。

另外也有一點,當時中國正在與尼泊爾明確兩國的邊界劃分,關於珠穆朗瑪峰(尼方稱為薩加瑪塔峰),中方提議應為兩國共同所有,尼泊爾則略帶嘲諷的表示,「如果你們都沒有登頂過珠峰,為何我們要分享這座最高峰?」 中尼幾次談判期間,印度登山隊也在加緊他們的登頂計劃。

當時國內經濟困難重重,這樣的大背景下,共和國依然展現出要以國家的獨立能力登頂珠峰的決心,並沒有任何暫緩退讓的餘地。

所以說,當時的珠峰攀登從來不只是登山運動而已,某種程度上它和中國兩彈一星、和蘇聯的衛星上天、美國的登月計劃們類似,都有更深遠的顯示國家實力的一面。

1960年成功從北線登頂的三位中國人里,突擊隊長王富洲(1935年-2015年)回憶當時,眾人都抱著破釜沉舟不惜一死的決心,「哪怕只剩一個人,也要完成登頂任務」。

圖:1960年珠穆朗瑪峰北坡首次攀登時,隊員在在8000米高的岩壁上練習行走。

1960年首次北坡登頂珠峰始末

整個北坡登頂的過程充滿榮耀,也相當的悲壯。

距離登頂一年前,國家就分別在海拔5100米(絨布寺)、5120米、5500米和6400米建立了四所氣象服務站,總計配備了16名氣象工作者,相當於一個省級氣象站的規模,來掌握珠峰周圍全年的天氣狀況。

登峰前的三個月,中國珠穆朗瑪峰登山隊正式成立。這是一個相當龐大的隊伍,共有214人,其中三分之一藏族隊員,另外也有11名女隊員。他們的平均年齡只有24歲

國家此前還撥款了70萬美元作為珠峰專項資金,專門從瑞士購買了6噸登山器材,加上其它所需物資近百噸。登山隊額外還有一支150人的軍隊保衛,每位登山隊員也必須要求攜帶槍支,以避免不測。

為了保證保存主力登頂隊員的體力,登山隊另外組織了一隻先遣隊,在5400米、5900米和6400米分別建立第一、二、三號營地,將數噸裝備、食品等先行運抵。

這支先遣隊有192人,他們的名字並沒有出現在登頂成功的報紙里,他們同樣為登頂付出相當大的貢獻和犧牲。

圖:珠峰大本營前的升旗儀式

圖:1960年首攀前的誓師大會

從北坡登頂沒有太多經驗可循,直到正式登頂依然面臨很多未知的危機。登頂隊進行了三次高原適應性行軍,一來適應高海拔環境,篩選身體狀態最好的隊員,二來繼續人力運送更多物資,到海拔7000米的四號營地和8500米的突擊營地。

圖:登山隊隊員們進入拔海5900米高地的冰塔區。

這三次適應性行軍同樣充滿危險。第二次行軍中,蘭州大學地理系助教汪璣因高反缺氧引發了內臟器官急性衰竭死亡。第三次行軍,北京大學的教師邵子慶高反後發生腦溢血死亡,加上突如其來的暴風雪導致全隊50多人凍傷,多名原定登頂主力隊員都有不同程度的身體狀況,運輸隊物資也無法及時送達。

1960年的整個登頂過程中出現多次以生命為代價換來的教訓,比如登頂隊耗費了太多體能在營地運輸上,而這種運輸又並未給最終登頂提供充足物資。

圖:《攀登者》片場照片,吳京說自己每天需要背負17公斤走很多路。也能看出當年真正的登山者們有多麼艱辛。

運輸隊里有個27歲的藏族青年貢布,早年遇到解放軍借宿家裡,官兵自帶口糧做飯,走的時候還留下居住費以示感謝,給貢布留下了深刻印象。後來貢布走了9天路來到日喀則營地參軍,成了名警衛員戰士。

幾次適應性行軍下來,貢布的身體狀況很好,加上登山隊人員折損,他就入選成為登頂突擊隊的一員。並最終成為後來登頂珠峰的三人之一。

圖:1964年,貢布在北京見到了毛主席。
圖:晚年貢布,展示當年登山隊得到共和國高層接見的照片。

適應性行軍後,氣象站發來消息,由於高壓氣團向珠峰地區移動,5月16日至20日為一等好天氣,也是當年最後一個適宜登山的窗口期。到5月下旬天氣會轉壞,而後6月初進入雨季。如果此時無法完成登峰,就只能等到第二年了。

1960年5月17日,登頂隊開始了第四次高山行軍,這一次的目標也是突擊珠峰主峰。

登頂隊員分成二組,陸續抵達8100米的七號營地。5月23日下午2點,許競、王富洲、劉連滿、貢布4名突擊珠峰的一線隊員到達8500米,建好登頂突擊營地。而後屈銀華又帶著10名二線運輸隊員將此前建立的營地,改建到一塊極其難得的雪坡上。這樣一行合計14人,按原定計劃其中9人下撤至七號營地休息,屈銀華、許競、王富洲、劉連滿、貢布則留在突擊營地過夜,準備最終的登頂。

這五人里,屈銀華(1935年-2016年)原本負責攝影攝像,其餘四人是登頂突擊隊員。不過他們發現這時僅剩8筒氧氣,只夠四人使用,遂臨時決定讓屈銀華留守營地,隊長王富洲兼任攝像。到了23日晚上10點,三號營地發出信號彈,表明第二天是適合登頂的好天氣。

1960年5月24日上午9點半,四位登頂突擊隊員用尼龍繩串連結組,開始向著珠峰進發了。

然而登頂突擊隊的出發並不順利,由於副隊長許競數日以來由於一直擔任偵察開路任務,體力透支,頭十米路就兩次跌倒,只好又再次安排屈銀華替換許競的登頂任務,而許競則在突擊營地留守。

王富洲、屈銀華、貢布、劉連滿,成為突擊珠峰最後300米高差的最終隊員。

圖:王富洲和屈銀華

到了這個海拔高度,每走一步都需要極大的體能付出。四人用了整整3個小時,來到海拔8680米的「第二台階」。「第二台階」是北側攀登路線必經之地,其中一段近乎直立的4米高度峭壁立在通往山頂的唯一通途上。這裡也稱得上通往頂峰的最後一道鬼門關

從1921年到1938年,英國人曾用了整整17年時間、七次嘗試北坡均無功而返,「第二台階」是他們抵達過最高的地方。英國人的登頂總結里,「第二台階」被描述為是「橫亘著世界上最長的路線,無盡無邊,沒有攀援的支點。」而北坡這條攀登路線,簡直連「鳥都無法逾越。」

那塊巨大岩壁表面只有一些很小的稜角,整塊岩壁的裂縫卻達到1.5米左右,完全無法用於攀登。

四人倆倆組隊,劉連滿(1933年-2016年)先進行了嘗試,他打了兩個鋼錐,但很快摔下來,與隊長王富洲協力了三次未果,體力耗竭大半。貢布和屈銀華也分別嘗試了兩次,又都失敗了。登頂珠峰的最佳時機在飛速流逝。消防隊出身的劉連滿對王富洲們說,要不你們踩著我的肩膀上吧。

在登峰的緊要關頭,劉連滿想出了「搭人梯」的方法,並主動當人梯的底座。

屈銀華第一個上「梯」。他脫掉了高山靴,在當時的海拔和氣溫下,這個舉動無疑非常危險。屈銀華執意脫掉靴子,因為穿著厚重堅硬的高山靴太容易傷到劉連滿了。而後又因為外層的鴨絨襪太滑,無法在劉連滿的肩膀上踩結實,他又把襪子也脫掉了。

屈銀華為此付出的代價是兩隻腳完全凍傷。

圖:屈銀華登頂成功後的獎狀,當時珠峰仍以8882米為海拔數。

就這樣,屈銀華踩著劉連滿的肩,在岩壁上打了岩石錐以固定保護繩,1個多小時後,屈銀華終於登上「第二台階」頂部。5月24日下午5點,4人跨國過了「第二台階」。

由於體力急劇消耗,加上高反加劇,過了海拔8700米,充當了人梯的劉連滿已經虛弱到無法站立。作為突擊隊負責人,王富洲決定留下劉連滿,其餘三人繼續向頂峰攀登。

如今網路上有諸如「如何評價中國首次攀登珠峰時把劉連滿扔在半路上的行為?」,顯然頗有何不食肉糜的錯誤認知。登山隊的每個人都抱著必死的決心,以完成登頂為唯一目標。當時的情況與其說犧牲隊友,不如說壯士斷腕。

圖:首次登頂50周年,王富洲、屈銀華、貢布、劉連滿再次見面

劉連滿被安置在一處避風的弧形坳槽中休息,等他們登頂後再看是否還有可能接回山下。王富洲也為劉連滿留下一瓶氧氣,還有兜里的幾塊水果糖。

當時是傍晚7點。處於半昏迷狀態的劉連滿非常虛弱,這個休息處也很可能就是他的最終歸宿。劉連滿稍微清醒一點後,掏出日記本,用紅鉛筆寫下遺書,靜候死亡到來——

王富洲同志:

我知道我不行了,任務交給你們三個人去完成吧!我看氧氣瓶里還有點氧,留給你們三個人勝利回來時用吧!也許管用。永別了!同志們。你們的同志 劉連滿

事後王富洲們回憶,他們都以為分開就是訣別,再也見不到對方了。

寫完遺書後,劉連滿再次昏睡過去。沒想到後來醒來後劉連滿發現身體似乎恢復了一些,於是嘗試重新站起來,並見到了已經登頂成功後撤回的王富洲、貢布和屈銀華。儘管並未最終登頂,「珠峰人梯」劉連滿同樣享受到最高級別的讚譽。

圖:劉連滿

跨過「第二台階」後,距離峰頂只有140米之遙,登頂突擊隊剩下的王富洲、屈銀華、貢布三人又面臨了新的狀況。他們的攀登時間超過預期,氧氣已消耗殆盡。三人決心「死也要死在山頂」,在沒有氧氣的情況下繼續冒著風雪摸黑登頂。

1960年5月25日凌晨4點20分,他們終於成功登上了世界最高峰,珠穆朗峰的峰頂。這也是人類第一次從北坡實現登頂,也是首次夜間攀登珠峰,同時創造了前後14個小時無氧氣攜帶登峰的奇蹟。

三人在峰頂停留了15分鐘,他們留下國旗、寫下記錄登頂人員和登頂具體時間的字條,以及還有背上去的20cm高的毛主席半身石膏像

下撤同樣危機重重。他們先是驚喜的遇到依然活著、還有行動能力的劉連滿,三人將劉連滿保留下的氧氣分著吸用。此時距離登頂沖峰過去了超過24個小時,天氣情況開始惡劣,能見度也極低,下撤過程中,幾次差點墜落裂縫。5月25日當晚9點,四人才返回到8500米突擊營地。

在突擊營地,四人商議決定分批下撤,由當時體能較好的貢布和劉連滿在一天內下至北坳頂營地向大本營求援,王富洲與屈銀華則於稍晚一日撤到北坳頂營地。此前屈銀華的雙腳已經嚴重凍傷,他感覺自己雙腳如同結冰,用力跺下就會碎了似的。到了6400米的三號營地時他才發現因為中間在第二台階的 穿脫,鞋和腳早已凍在一起,只能用剪刀一點點剖開高山靴,才把雙腳拿了出來。

圖:屈銀華

1960年5月30日下午1點半,所有登山隊員下撤至珠峰大本營。

由於沒有登頂後的照片,部分西方國家登山界最初並不相信中國的登頂。4名突擊登頂者練習專業登山不過兩年而已,且他們此前的職業也與登山運動並無關聯——隊長王富洲是地質學研究生、屈銀華是伐木工人、貢布是警衛員、劉連滿是消防員,這四人怎麼能做到北坡登頂?對於「珠峰人梯」也存在諸多質疑。

圖:1960年5月30日,王富洲等凱旋迴到大本營。

很多年後隨著更多登峰細節的披露,以及中國官方非常詳細描述了北坡路線的細節,質疑聲才逐漸減弱。其它疑點,諸如1960年代公認的無氧登峰是天方夜譚、已經超過人體生理極限,也在後面越來越多的無氧氣瓶登峰中得到正確判定。

圖:1960年首次登頂珠峰最大的遺憾莫過於很多影像資料的缺失。期待國慶檔《攀登者》能再現當年的場景

1975年再次登頂為珠峰精準丈量「身高」

受限當時國民經濟依然貧弱,加上三年自然災害的存在,登頂珠峰後,登山運動並未在中國突飛猛進。而後「某十年運動」的出現,登山也陷入長期停滯狀態。直到1972年,中國登山隊才逐漸重整旗鼓,也有了再度從北坡登上珠穆朗瑪峰的計劃。

然而事實上,1960年到1975年、中間長達15年的停滯期,登峰的「想法」卻沒有中斷過。其中出現過一舉上去22人、超過美印英瑞等國曆來南坡登頂總人數(1967年)這樣的設想。聽起來非常激進。

1960年中國完成北坡首登後,很長一段時間世界並不承認中國人征服珠峰,甚至於在很多國家半官方資料中,壓根沒有給這次意義巨大的登頂留下資料。進入70年代後,越來越多的國家登山隊成功登頂珠峰,這時候的珠峰在突破(登頂)有無的同時,又成為技術的角逐場。

相當於,登頂本身已經算不上稀奇,稀奇的是如何留下點有技術含量的東西。

1975年1月,國務院和中央軍委一聲號令,開始組建中國珠峰登山隊。此行目的除了更大規模的北坡登頂外,也要測量珠峰的具體高度。

圖:當年參與珠峰海拔測量的測繪員們

當時西藏登山隊已經解散,22歲的桑珠回到部隊服役,某天他接到一個任務,要他趕快做好準備到北京報到。桑珠直到北京才知道自己已是登頂預備隊隊員,而這個預備隊規模空前龐大,達到上千人。他們來自中國各地,成員也有漢、藏、回等民族。

預備隊的選拔非常嚴格,男性預備隊員身高必須達到1米75,不能近視,甚至不能是左撇子。經過四個月的層層篩選,預備隊留下500人左右。而後這些預備隊員開始高海拔的負重和長跑訓練,很多低海拔地區的隊員一旦高反就直接退回。

這樣的幾番高反測試,最終只有百來人成為登山隊員,這裡面包括了38名女隊員。另外再加上科研和後勤服務人員,合計有434人,成為了再次登頂珠峰的中堅力量。

圖:吳京、張譯與1975年登頂珠峰的桑珠合影

與登山隊員訓練同時進行的還有測繪工作,珠峰海拔的測量主要交給成都軍區第一測繪大隊負責,其前身是解放軍二野測繪部隊。他們先完成了青藏高原大地測量和地形測量,而後在登山隊員攀登珠峰前,38名測繪官兵和11名地方測繪工作者又先一步從海拔5400米的絨布寺大本營出發,把大地控制網推向珠峰北麓的3條大冰川。

圖:1975年登峰前後,測量的風速數據

測繪人員面臨的挑戰絲毫不亞於登山隊員,為了數據的精準性,他們需要得到水準、導線、天文、氣象、重力、三角各方面的測量,測量環境相當惡劣。

其中打破了重力測量世界紀錄的藏族戰士普布,在海拔7790米、零下40℃的高空風口,4根手指頭凍傷壞死,不得不截指。

1975年再登珠峰,客觀條件上要比1960年好一些。首次登頂的隊員耗費了太多體力在前期運輸上,這次就直接從日喀則到登峰大本營間修了條380公里的公路。在高原惡劣的條件下,這條公路只能算勉強堪用,但也解決了非常重要的運輸問題。

珠峰登頂窗口期開啟後,珠峰山腳下一下子多了上百頂大型軍用帳篷,有如忽然多了一個高原村落。129個登山隊員被分成6個小分隊,桑珠所在的第6分隊是裡面公認登頂希望最大的。

5月26日晚,這龐大的6個分隊從海拔7200米的第二營地開始出發,浩浩蕩蕩的登山隊伍,也是迄今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珠峰登頂活動。

圖:登頂前夕,珠峰大本營外建起了登山「村落」
圖:1975年,為登山隊送行的藏族舞蹈團
圖:1975年,登山氣象預報組在珠峰大本營

5月27日,代表可以登峰的3顆紅色信號彈發出,登山隊員開始他們的最終攀登。面對「第二台階」也有了解決辦法,登山隊員帶了五節、每節長度為1.2米的金屬梯。在「第二台階」的高度,20名登山隊員協助搭起梯子,這樣沖頂突擊隊的9人只用了20分鐘便順利通過天險。

後來這條梯子又繼續服務了整整33年、幫助了1300人從北坡登頂,直到2007年才光榮退休。國際上也確認此處為珠峰第二階梯。

圖:服役了33年的「中國階梯」,如今成了珠穆朗瑪博物館裡的珍貴展物

下午2時30分,中國登山隊的女隊員潘多(1939年-2014年)和8名男隊員索南羅布、羅則、候生福、桑珠、大平措、貢嘎巴桑、次仁多吉、阿布欽,再次從北坡登上珠峰,並樹起了3.5米高的紅色測量覘標。在世界登山史上,這是一次男女混合集體登上世界最高峰人數最多的世界新紀錄。

圖:成功登頂並留下完整影像資料的9位中國登山運動員
圖:西藏和平解放前,潘多還是一個「農奴」,而後她加入登山隊,最終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從北坡登頂珠峰的女性

分布在珠峰左右兩肩之上的10個觀測點,測繪兵也早已架好儀器,調節歸准,當氣象條件良好時,10個觀測點交會目標,收穫了大量第一手珍貴的珠峰測量數據。

當時測得的珠峰「雪面高度」(即包括峰頂冰雪層的厚度)為8849.05米,其中女隊員潘多用測得冰雪層的深度為92厘米,這樣得到珠穆朗瑪峰的海拔高程為8848.13米。這個數據也很快成為國際公認標準。測量高度使用的覘標也留在了峰頂上,成為地球最高點上的高點。

1975年登頂珠峰的另一個意義在於,大量詳實的資料和數據證明,也讓西方最終認可了中國前兩次登頂的成就。

圖:《攀登者》殺青合影。徐克監製,李仁港導演,阿來編劇,吳京、章子怡、張譯、井柏然、胡歌、王景春、何琳、陳龍、曲尼次仁、拉旺羅布、劉小鋒、多布傑主演,成龍友情出演。期待這部電影還原當時故事,在國慶檔創佳績。

參考資料:

  1. news.china.com/history/
  2. xz.people.com.cn/GB/139
  3. xz.people.com.cn/GB/140
  4. zh.wikipedia.org/wiki/1
  5. markhorrell.com/blog/20
  6. 51yala.com/html/2007316
  7. english.cri.cn/2886/200
  8. en.wikipedia.org/wiki/P
  9. en.wikipedia.org/wiki/T
  10. everesthistory.com/1950
  11. http://www.hb.xinhuanet.com/zhibo/2009-11/18/content_18264542.htm
  12. blog.sciencenet.cn/blog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