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反導能力和反導系統是有區別的。不少防空導彈都具備一定的反導能力。例如愛國者PAC3就具有一定的反導能力。如果說是反導能力的話很多國家都有,像購買了愛國者的韓國,日本。以及歐洲聯合研製的紫苑導彈系統,包括法國,義大利等國家都有裝備。

(歐洲聯合防空系統紫苑)

之前土耳其防空武器系統招標中國的HQ9獲得了九發九中的好成績。而土耳其招標文件要求進行競標的系統有一定的反導能力。雖然最後土耳其沒有買中國的HQ9,轉而買了俄羅斯的S300系統。土耳其算是北約國家裡最不西方意識形態而又獲得了反導能力的。同樣有一些S300系統的印度和越南也勉強算有一定反導能力。

(圖為中國紅旗9導彈)

薩德這樣的系統完全不具備大氣層內攔截低速目標的能力;設計的主要任務和意圖就是在大氣層外層對高速的彈道導彈攔截。目前大熱的中末端反導攔截系統目前稍微正常點的只有中美和以色列有。以色列的箭3系統最近還讓以色列總理在接見馬雲的時候廣告了一波。不過以色列的箭3防空系統和中美的反導系統還有部分差距。中美的反導系統可以利用精準的火箭伺服機構以及高靈敏度的陀螺儀和紅外導引頭來使動能衝撞彈頭直接撞擊來襲彈頭,而以色列的箭系列依舊採用高爆戰鬥部,採用近炸和衝撞兩種模式。

(圖為以色列箭3反導系統)

俄羅斯的辦法相當暴躁,打一發核彈在大氣層外爆炸去燒毀來襲的核彈頭。這樣的方式在一定程度是可以的。不過相比中美的反導系統差了幾條街。連以色列的都比不上。

(圖為愛國者3導彈系統)

另外號稱自己正在試驗反導系統,而且有突破性進展的國家就是印度。不過就確實說不好印度的反導系統到底啥水平。目前也沒有任何公開資料能夠說明印度的反導系統到底到什麼程度。最近的公開資料只有印度官員演講時的PPT而已。

原創不易,軍情繫悟空問答簽約作者,求點波關注。


以色列。以色列和美國一起研製了以「箭」為名的反彈道導彈系統並進行了部署。箭系列導彈現在已發展至箭-3,並於2015年進行了測試。現在以色列裝備的主要為箭-2導彈。其於1997年開始生產,1999年具備作戰能力。箭-2導彈彈長7m,彈徑800毫米,發射質量1300千克。其最遠射程90千米,最高射高50千米,最低射高10千米,最大速度可達9馬赫。其配備了高爆定向破片殺傷式戰鬥部,採用了觸發引信和近炸引信。其制導體製為慣導+中段指令修正+末端被動紅外/主動雷達尋的。

系統的發展主要經歷了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為1988年7月美國授予了以色列IAI公司為期三年的合同。其相關內容主要為進行箭-1導彈的演示驗證以及首飛測試。

第二階段為箭系統的連續測試。其箭-1導彈進行了7次試驗。1995年箭-2導彈進行了首飛。1995至1998年,箭-2導彈進行了6次飛行試驗。

第三階段,從1996年開始,測試箭-2導彈與各分系統的集成情況,同時評估殺傷性和可生產性。

第四階段,從2003年開始,對箭系統進行改進。改進內容包括導彈、雷達和作戰管理系統。其於2004年進行了首次實彈攔截測試。

箭系列現今主要有八個型號。其中,箭-2 BLOCK2是服役的主力。

飛箭彈道導彈防禦系統是以色列導彈防禦系統之一,由以色列IAI及美國波音公司連手研發,於2015年12月10日(當地時間)成功測試。

測試導彈防禦系統 當地時間2015年12月10日,以色列在阿什杜德對「箭-3」導彈攔截器進行測試,全面攔截測試於2014年首度嘗試,但出現標靶部署失誤。


除了五常,能拿上檯面的以色列算一個,不過這後面有美國的支持;印度他自己說他能反彈道導彈,不過實際情況相信大家都清楚;除此之外,巴基斯坦和伊朗理論上應該也可以,畢竟這兩個國家背後有中國和俄羅斯,總之一句話,能反彈道導彈的國家兩隻手都能數得過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