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大灣區新通道來了!

珠江航道上,兩座大橋如長龍臥波。4月2日中午12時,珠江口過江通道——南沙大橋(虎門二橋項目)正式通車,這是《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發佈後首個投入使用的超級工程。

南沙大橋全長12.89公里,雙向八車道,設計行車速度爲100公里每小時,設計使用壽命100年。起於廣州市南沙區東湧鎮,先後跨越珠江大沙水道、海鷗島、坭洲水道後,穿越虎門港進入東莞市沙田鎮。通車後,從廣州南部到東莞的路程可縮短10公里,比現在縮短約半小時車程。

清明假期,南沙大橋將迎來車流考驗。省交通集團業務部門初步分析,南沙大橋估計將分流虎門大橋30%的車流,分流黃埔大橋17%的車流。由於部分連接路段還未完全開通,如番莞高速沙田樞紐至厚街南樞紐段4月底才能通車,對於車流引導還有待觀察,預計清明期間日均車流量在6萬輛左右。

項目營運負責人高嚴廣表示,周邊連接的路段有不同的限速,比如南二環的限速是120公里/小時,車主行經不同路段要注意控制車速。同時,橋面離水面60米,相當於20層樓高,橫風較大,路面禁止停車。

收費標準

2019年3月14日,省政府批覆了省交通運輸廳、發展改革委虎門二橋的車輛通行費收費標準,明確爲:1至5類車的收費係數分別爲1、1.5、2、3、3.5,客車實行按次計費,東湧互通立交至海鷗島互通立交段收費標準爲18元/標準車次,海鷗島互通立交至沙田互通立交段收費標準爲24元/標準車次。也就是說,標準車次走完虎門二橋全程收費42元。

貨車實行完全計重收費,東湧互通立交至海鷗島互通立交段基本費率爲0 .54元/噸·公里,海鷗島互通立交至沙田互通立交段基本費率爲0 .77元/噸·公里。

路線指引

南沙大橋通車後,珠江口過江通道除虎門大橋、黃埔大橋外,又增加了一條,車主過江選擇更多。

省交通集團工作人員建議車主根據出發地和目的地,選擇合適道路通行。廣州、佛山乃至粵西、廣西等地前往東莞、深圳市區,均可行經南二環高速後進入南沙大橋,再順接相關高速抵達東莞、深圳市區。深圳前往廣州市區、佛山市南海區以及往粵西北方向車流建議由黃埔大橋過江;深圳往廣州市區方向車流建議行駛廣深高速或廣深沿江高速。

廣州番禺區-東莞、深圳市區:廣珠西線/東新高速/廣珠北段高速-南二環高速-南沙大橋-廣深沿江高速-東莞、深圳市區

廣州番禺區-惠州市區:廣珠西線/東新高速/廣珠北段高速-南二環高速-南沙大橋-廣深沿江高速-廣深高速-常虎高速-虎崗高速-潮莞高速-惠大高速-惠州市區

由於番莞高速沙田樞紐至厚街南樞紐段4月底才能通車,暫時無法通過南沙大橋直接轉入廣深高速,目前行駛南沙大橋往返虎崗高速、廣深太平立交以南的車流將擇道行駛沿江高速沙田至威遠路段,對沿江高速的沙田站和威遠互通造成較大交通壓力。

南沙大橋海鷗島站正還在進行收尾工作,暫未滿足通車條件,預計在5月正式開放。

哪些片區的人出行成本會降低?

珠三角中部的交通“拉直”了

南沙大橋連接廣州南沙和東莞沙田,通車後從廣州南部到東莞的路程可縮短10公里,比現在縮短約半小時車程。虎門二橋項目公司副總經理李彥兵表示,虎門二橋通車等於將珠三角中部東西向的交通“拉直”了,順德、番禺、南沙以及珠三角西岸其他地區往來東莞等珠三角東部城市將更加便利。

以廣州爲例,番禺區此前並無通直接往珠江東岸的通道,只能通過北上走黃埔大橋轉廣深沿江高速,或者南下南沙走虎門大橋。南沙大橋開通後,番禺居民前往珠江東岸的時間及費用都將減少。另外,由於南沙大橋通過番禺海鷗島,其豐富的旅遊資源也會因交通便利性提高,進一步吸引珠江東西兩岸的旅客。

南沙,會提速多少?

或讓南沙經濟成長率增加一個百分點

南沙大橋也使得南沙前往東莞的距離縮短10公里,比現在縮短約30分鐘車程。南沙大橋距虎門大橋10公里,不僅承擔了虎門大橋“過載”的流量,更有可能進一步促進南沙慶盛板塊和東莞沙田鎮及其周邊地區的交流,從而帶來更多新增“流量”。南沙慶盛板塊是廣深港高鐵的樞紐站點,也是人工智能產業園及香港科技大學(廣州)所在地,可以預期未來將集聚大批港澳人才、技術精英;同時南沙也能通過南沙大橋串聯起東莞的先進製造業、臨港現代產業等產業要素,充分挖掘南沙的經濟發展潛力。

而更具想象力的是,從南沙沿南沙大橋下來後轉廣深沿江高速,15分鐘即可抵達東莞濱海灣新區核心區,不到30分鐘即可抵達深圳空港新城片區,這進一步拉近了分屬於廣州、東莞、深圳3大城市的南沙自貿片區、濱海灣新區、空港新城等重點片區的距離。另一方面,屆時從廣州南沙到深圳寶安機場的車程有望縮短至1小時以內,比從南沙前往廣州白雲機場的耗時還要短,還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南沙周邊無機場的難題。

“南沙大橋開通有可能讓南沙的經濟成長率增加一個百分點。”中山大學嶺南學院經濟學系教授林江表示,這樣的估算是基於南沙大橋將引領南沙區的交通提速程度,而交通提速將吸引更多的珠江東岸和西岸地區產業、科技和人才資源加速向南沙區集聚,從而與南沙現有的自貿區和國家新區政策疊加效應產生相輔相成的作用。

東莞,如何對接南沙大橋?

構建對接灣區主要城市“1小時交通圈”

2019年的東莞市政府報告提出,立足東莞作爲大灣區地理幾何中心的特點,將強化交通樞紐功能,加快融入大灣區一體化交通體系。南沙大橋建成通車,今後將與廣深第二高鐵及始發主站、贛深客專東莞段、佛莞城際、穗莞深城軌等一起,形成東莞“五縱四橫六連”的高速路網,構建對接灣區主要城市“1小時交通圈”。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東莞市委書記樑維東接受南都記者採訪時曾表示,以跨珠江高速通道爲重點,東莞將加快推進蓮花山過江通道、增莞番高速、增莞大道等工程建設,積極推動東莞1號線與廣州5號線、深圳6號線銜接,推動東莞2號線與深圳20號線銜接,不斷加強與廣州、深圳、香港和周邊城市的互聯互通。

東莞沙田鎮的交通優勢也更凸顯,已建成通車的南沙大橋和廣深沿江高速,正在建設的番莞高速和計劃建設的常虎高速東莞港延長線等交通大動脈,都經過沙田並留有出入口,沙田鎮形成“東接惠州,西連佛山,北至廣州,南到深圳、香港”的對外佈局。目前沙田已與廣州、深圳、東莞形成半小時生活圈,與香港、澳門形成1小時便利經濟圈。

未來還需要“虎門三橋”嗎?

共規劃建設6條過江通道,或將有第7條

虎門二橋項目公司副總經理周旭東表示,《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公佈之後,粵港澳大灣區將迎來更大發展,珠江東、西兩岸人流物流量也將更大。目前虎門大橋車輛量已超16萬,南沙大橋會分擔部分車輛,但從發展方向來說,以後人流物流的需求還會繼續增長,因此珠江東、西的交通還需要大力發展,東西通道整體密度還需要進一步加強,才能保證兩岸人流物流通暢運行。

南都記者從省交通運輸廳瞭解到,除了虎門大橋、南沙大橋外,目前已經建成的過江通道還有珠江黃埔大橋和港珠澳大橋。在建的深中通道進展順利,蓮花山通道前期工作也正在加快進行,所以,珠江口東、西兩岸地區目前共規劃建設6條公路通道。

此外,記者還獲悉,目前還有一條跨江通道正在進行前期論證,即獅子洋通道,位於虎門大橋和南沙大橋之間,同樣是連接廣州南沙和東莞沙田,如果可行將是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區又一過江通道。中國政府採購網顯示,今年1月,省交通廳已經發布獅子洋通道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項目招標公告。

如果以上項目可實現建設,珠江口將有7條過江通道,從北到南分別是珠江黃埔大橋、蓮花山過江通道、南沙大橋、獅子洋通道、虎門大橋、深中通道和港珠澳大橋。

統籌:南都記者 蔣臻

採寫:南都記者 蔣臻 魏凱 李鑫 莫曉東 實習生 李思清 通訊員 粵交綜 粵交集宣

攝影:南都記者 何玉帥

(來源:南方都市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