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 恋 大 稻 埕 绝 代 风 华

 每座城市的起落,都有各自独特故事

 

大稻埕对我来说,算是个既陌生又熟悉的地区,对它印象最深刻的地方就是老街年味。过年采买年货的画面,车水马龙的人潮,叫卖声此起彼落好热闹至极。

N000456180_t_05    

 

 近日看了国片『大稻埕』,开始对这块土地有一番基本认识。原来这个曾经繁荣一时的城市,背后竟有许多历史轨迹小故事。周末的午后阳光,我跟随著史学工作者-叶伦会、何良正老师,来走读『恋恋大稻埕绝代风华』。

 DSC05925  

 

活动当天,我们在双连捷运站集合,领取户外无线导览机后,我们就兵分二路跟随著导览老师,开始用双脚走读方式来纪录这个城市,探索大稻埕绝代风华的更迭故事。

 SAM_0904 

 

我们常常听到一句谚语『一府二鹿三艋舺』,那为什么大稻埕会变成台北盆地最重要的商业中心呢? 最主要的原因是早期因为艋舺漳泉械斗,台北商业中心渐渐地往大稻埕移动。大稻埕最初是在霞海城隍庙、慈圣宫附近形成聚落,后因淡水河开港,带动了整个商业活动也活络起来。

 DSC06022  

  

【第一站  大稻埕故事】

台北盆地未开发之前,一片荒烟蔓草的大稻埕,原是平埔族山胞「圭母卒社」的居住地,他们在清代的时候,已经开始过著农耕的生活。当时这个地方有一个很大的晒谷场,供各庄共同使用,约在清道光、咸丰年间,才正式有「大稻埕」这个名称。当时又因临近淡水河,而有「稻江」的美称。

 大稻埕老街  

【第二站 宁夏夜市】

宁夏夜市标志,乍看是双龙抢珠,仔细观看,也像极了夜间动物-猫头鹰啊!原来是有双重意思的设计概念底部为红色大灯笼,代表华灯初上的夜市景象;两旁有「双龙」,象征夜市两侧摊商;双龙嘴边有颗「圆珠」,代表小吃发源地-建成圆环,同时也意谓著「双龙抢珠」。。一则代表著夜市人生,犹如猫头鹰一样,只有天黑了才会开始出来觅食…是不是很有趣呢?

 DSC05937    

【第三站 德星堂、舜帝殿】

台湾陈氏大宗祠德星堂,不但已成为海内外陈姓宗亲之精神堡垒,「舜帝殿」建祠历史悠久,中央政府明令列为三级古迹,也是台湾最壮观的家庙之一。

 DSC05941  

DSC05952

 

【第四站  永乐市场 】

日治时期称为大稻埕市场,经改建后成为目前的「永乐布市」,可以说是近年来转型最成功的特色大楼之一。双脚走入这栋大楼,就像进入一个缤纷花花世界,它可是说是全台湾最大的布批发之一,各式布料应有尽有,看得我眼花撩乱。

 DSC06006    

【第五站  台北霞海城隍庙 】

建立于1821年从福建霞城远渡重洋来台而得其名,尔后在此落地生根,成为台北城的守护神,庙里奉祀著霞海城隍爷、城隍夫人、月下老人最广为人知。也是全国最灵验的月老庙。连外国人慕名而来,人人手拿著香虔诚祈求红线,希望月老能赐个好姻缘。

 霞海城隍庙  

 

今年全台湾最灵验的庙宇网路票选活动,大稻埕的霞海城隍庙,勇夺第三名!

 下载  

导览老师教我们要边摸边念…『摸狮头好采头、摸狮耳大顺利、摸狮嘴大富贵

摸狮尾赚街火、石狮石狮赚钱让我花』,原来摸狮子也能沾沾福气呢!

 DSC06032  

【第六站  台北真圣堂 】

真圣堂源起于日治大正初年,据今已有百年历史。日据时代即座落于现址,早期恭奉文昌帝君,为大稻埕地区文人雅士聚集研读汉学、吟诗、劝善之聚所。

 DSC05988  

  改建后,你仔细看屋簷上的的八仙交趾陶人偶只有七位,可是八仙过海,不是应该要有八位吗?

  原来目前供奉主神吕洞宾,少的一尊是吕洞宾,他就坐镇在大殿里…

 1504994_1156207044393559_9075665240680200367_n  

【第六站 李春生、陈天来故居 】

说到大稻埕-茶叶经济发展,一定要谈到李春生这个人。西元1866年,他开始自安溪引进茶苗,并贷款给台湾北部农民,劝诱淡水农户种植茶叶。外销到国外,广受外国人的好评,开始在大稻埕开设洋行茶馆。甚至从淡水港外销至美国纽约,台湾大稻埕「Formosa Tea」从此扬名海外。

 

陈天来宅抵  

  

【第七站 大稻埕码头】

活动的最终站,我们漫步到大稻埕码头,听完解说老师的解说,让我对大稻埕这块土地有了更深厚的认识,曾经繁荣一时的城市,因为时空背景的演变,逐渐变成被遗忘的历史旧市区。如今,许多艺文人士入驻,迪化街上林立许多文青小店,让大稻埕有再度活化的年轻风貌。

SAM_098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