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家值萬貫」是老人們常說的一句話,是說家當再不好也是值錢的,要學會珍惜。其實民間俗語之所以能流傳千年而生生不息,就是因為它承載著亙古不變的真理,「破家值萬貫」中深藏了何等摺合理呢?

首先看家的物質形態,家本意是屋內、住所。通常指共同生活的眷屬和他們所居住的地方。生活的地方,自然要有生活的必需品、消費品,這些物品都是家人通過勞動創造或交換來的,自然都包含的家人的勞動價值。家中的必需品,更是家人息身養命的依靠,所以很有價值。再有,有些舊家當還附帶著歷史,藝術的價值,是現代家居無法比擬的。所以破家也值萬貫。

再看家的精神形態,「家」的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宀」(m i á n),表示與房室有關,最早的房子是用來祭祀祖先或家族開會。下面是「豕」即野豬,(野豬是比老虎、熊還危險的動物),野豬是非常難得的祭品,所以最隆重的祭祀是用野豬祭祀。我們可以看出,在造字之初,「家」就是跟人的精神息息相關的。現在我們又是怎樣理解家的呢?家是一個感情的港灣,而家是一個靈魂的棲息地,家是一個精神樂園,家就是你和你一家人在一起的情感的全部,家是一種文化,家是一段時光,家是一種情懷,擁有它時,它平凡得如柴米油鹽醬醋茶,失去它時掏心掏肝也找不回,家是每一磚每一石都是用愛砌出來的城堡,家是以愛為圓心,一家人手牽手為半徑走過的一個圓……還用再說嗎?家所承載的精神已是無價,用萬貫來衡量恐都不及。

「破家值萬貫」,這句話應是假設關係複句的緊縮形式,補充完整應為「即使是破家也是值萬貫的」,而不是說只有破家才值萬貫。由此看來他更加強調的是「家」的精神層面的價值,換句話說,就是家不管怎樣破敗了,只要有家的溫情,家的精神支柱,就會延續下去,就可能東山再起,這纔是家的真正價值。明白了其中道理,就會更加珍惜家中所蘊含的真情,而絕非家中物件所僅有的市麵價值。讓我們把「破家值萬貫」中蘊含的深刻哲理一代代傳承下去,為鑄就偉大的中國夢打造細胞級的溫馨港灣!

楊耘: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韋志中心理學網校學校心理學系主任

楊立雄: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韋志中心理學學員


以前經常聽老一輩人說「破家值萬貫」,那時候就就以為不管這家裡的東西有多破,一點一滴的積累起來賣了也是值錢的吧!現在才知道,原來不是「破家值萬貫」,而是因為這個地方是自己的家,自己生活的地方,有愛有家人,纔是「值萬貫」。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