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器裝備的性能在實戰中很重要嗎?這個問題問的很好,只要有點軍事常識的人都知道武器性能確實在實戰中很重要!例如:我是坦克兵,在七九年自衛反擊戰中我所在四十二軍坦克團奉命穿插,從廣西佈局關口入境上越南四號公路至高平省府。在這次穿插戰鬥中越軍有炮兵火炮武器、有反坦克火箭筒、還有單兵反坦克導彈。在全線穿插戰鬥中越軍對我們的坦克很難有傷害,但火箭筒,特別是單兵導彈對我們的坦克造成了很大的打擊破壞力。坦克穿插至四號公路博山橋時,越軍因反坦克武器少很難阻擊我坦克團前進,則炸廢博山橋,在橋頭對岸小屋把一火箭筒捆綁在小屋內,對正橋頭,小屋內交待一位8至10歲左右的小女孩留守射擊,當我團尖刀六連尖刀車衝上博山橋時,發現橋頭中央被炸了一個洞,坦克停了下來,這時,橋頭小屋裡的小女孩扣動了火箭筒發射開關,擊廢了我尖刀坦克車,後我團特務連為了開闢通道衝過橋頭,進入對岸小屋時,發現發射火箭筒擊廢坦克的是正一位幾歲的小女孩。(在79自衛戰中反坦克火箭筒算得上是比較好的武器。這是真實的一個戰例)說明武器性能在實戰中有多麼的重要!


也許你在宣傳中會聽到,面對強大的敵人,先進的武器,只要我們團結在一起就能一定夠戰勝敵人,打跑侵略者!

一句話的對與錯,也是有時效性的,在當時面對的戰爭中可能是對的,就像之前的地球中心說來講,以人們的認知,這是對的,但後來我們的視野開闊了,對比對象不同了,於是日心說產生了。

現代化戰爭,武器的裝備性能在實戰中是佔絕大優勢的,也可以這樣講,一場戰爭的勝利百分之九十九是靠武器裝備的性能決定的,從現代化戰爭角度來分析

一、戰爭初期的國力儲備,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一個國家科技發達直接決定國家的國民素質,工業設計製造加工能力,物資儲備,生產力的高低,比如說我有科技支撐,我就能生產更先進的戰機,更強的火控系統,射程更遠精度更高的導彈等。

二、接著就是前期的情報蒐集,我有預警機,有電子戰飛機,偵察衛星,無人機把你的雷達頻段,電子戰頻率,戰略部署全部搞清楚,把你搞聾搞瞎,先勝一招。

三、如果我們的武器裝備先進,前期情報蒐集後,派出轟炸機進行轟炸,因為我有裝備上的優勢,飛機你的雷達鎖定不了,導彈達不到那樣的高度,我可以隨意轟炸你的機場、雷達站、防控陣地、路基導彈基地等戰略軍事設施。

四、佔領,其實現在來講佔領中的巷戰意義不大,因為現在的一波轟炸基本上都炸完了,一波溫壓彈,有生生命基本消滅殆盡,集束炸彈子母彈等一方基本完成,認真講排除上面的情況,巷戰進入特種作戰環節,小型無人機,熱感儀器,可操作機器人,夜視儀,配合炮火支援空中打擊,衛星遙感,單兵作戰設備,可以說讓對手無處遁形,赤裸裸的被動捱打。

可以說,軍事行動還是戰略上的打擊,一旦打掉人民的意志,戰爭就勝利了,而武器裝備的優勢就是用來製造絕望,絕望是摧毀意志最有效的方式!


首先要說這是個極有趣的問題,很值得與軍迷們討論一下。武器裝備是軍事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勿用置疑,戰爭中離開了武器這一重要因素,僅靠血肉之軀,匹夫之勇來完成戰術或戰役幾無可能。二戰中,德國用鐵甲洪流橫掃歐亞非,日美用航母在太平洋上鏖戰正酣,真可謂天上戰機蔽日,海上戰艦如雲,陸上鐵甲閃擊,大炮轟鳴。沒有武器裝備的戰爭簡直不敢想像。最後美國用兩顆原子彈終止了日本本島敢死隊的最後瘋狂。此舉更是讓唯武器論的擁??們欣喜若狂。但以愚者之見,用唯武器論如何解釋朝鮮戰爭的最後結局。面對唯武器論的軍迷們我喜歡用一個觀點來駁斥他們,而此語一出,四座鴉雀無聲。如果朝鮮戰場上,我英雄的志願軍的武器裝備與驕橫跋扈的美軍互換一下,試問美軍可以在朝鮮半島掙多久,一年,三個月,或許只是一個月,我這裡絲毫沒有貶低美軍的意思,畢竟人家是二戰戰場上的王者歸來,打遍天下無敵手,號稱世界第一陸軍的美國大兵。而我志願軍則是剛剛結束國內解放戰爭,早已人困馬乏,缺衣少食,倉促上陣,衣冠不整的跨過鴨綠江大橋。沒有制空權,沒有重型武器,沒有後勤給養,甚至沒有棉衣,手套。就是這樣一支看上去弱不經風,貌似不堪一擊的弱旅,面對武裝到牙齒的美軍,絕不讓戰火燒到偉大祖國的一寸土地,首戰即殲滅美王牌師騎一師一部,頓時挫了敵之銳氣,喫慣了勝利果實的美軍萬萬沒想到,年輕的志願軍如此驍勇善戰,銳不可擋。麥克阿瑟將軍的聖誕節禮物變成了讓天下人恥笑的謊言。大為光火的阿瑟元帥不得不佩服眼前這支衣衫破舊的年輕的隊伍。於是惱蓋成怒,對志願軍的陣地狅轟濫炸,於是有了上甘嶺戰役。陣地失了,退守坑道內,人在陣地在,隨時出擊。斷水斷糧,沒有斷掉與祖國母親相依相連的心。我們只是在銀幕上看到上甘嶺的戰事慘烈,其實遠不及真正的戰場萬分之一。我們很難想像那些坑道十晝夜的英雄們是靠何等的精神力量支撐下去的,相信那些唯武器論軍迷們也會有同感的,五十年代初的人民志願軍用劣式裝備戰勝了不可一世的美軍,也成為世界上唯一戰勝美軍的軍隊,當之無愧天下第一。陸上疆土才平定,西沙風雲再起,南越小霸又在西沙磨刀霍霍,蠢蠢欲動,大有吞併西沙諸島的企圖,我人民海軍以小搏大,創造了小艇打大艦的近戰打法。南越數千噸的驅逐艦在幾百噸的獵潛艇面前,打得毫無懸念,頓時沒有了霸氣,李常傑號幾乎成了千瘡百孔的篩子。又是一個以弱勝強,以劣勢戰性強敵的經典戰役,西沙海戰中的人民海軍充分發揮廣大指戰員的能動性和大無畏的精神力量。面對強敵,敢打敢拼,這正是我人民軍隊自八一建軍以來百戰不殆,歷經長徵,抗日,解放,抗美,對越,歷次戰役犧牲無數先烈才保留下來的革命精神。這種精神是無價的財富,有了它,人民軍隊就是一支戰無不勝 攻無不取的偉大軍隊,這種無形的力量是世界上任何先進尖端武器所替代不了的,它會在人民軍隊中代代傳承下去,讓那面浸透了鮮血的戰旗永遠鮮艷下去,上面的八一和紅星熠熠生輝,迎風飄揚,直到永遠。


我認為,武器裝備的性能是非常重要的,在絕對的武器裝備的碾壓下什麼都免談。

相信不少人會拿朝鮮戰爭、越南戰爭說事,因為這兩場戰爭交戰雙方的武器裝備有著極大的差距,而且都是武器裝備羸弱的那一方獲勝,其實這並不是這兩場戰爭的本質,我們可以發現,這兩場戰爭中,美國、蘇聯和TC都以直接或間接的方式參加。先說朝鮮戰爭,朝鮮戰爭的地形,限制了美軍武器裝備的發揮,朝鮮地區以山地為主,大量的兵力很難徹底展開,在志願軍快速的迂迴穿插下,達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效果,美軍不少重型武器的發揮都受到了限制,以至於為火力制勝論代名詞「範弗利特彈藥量」都發生了都沒能取得戰爭的勝利。因為某東亞大國和蘇聯的存在,美軍始終不能徹底打擊北部勢力的根基,因此失敗。

再說越南戰爭。越南地區的地形,以叢林為主,雖然美軍在武器裝備上佔據著絕對優勢,但是始終難以徹底消滅在叢林中蟄伏著的越南部隊,而且在地面上的美軍常常受到越南部隊的偷襲。與朝鮮戰爭一樣,因為某東亞大國的存在,美軍沒有辦法打擊越南部隊的根基,因此越南戰爭成為了曠日持久的消耗戰,久而久之美國國內反戰聲音越來越高,美軍才無奈撤軍。

這兩場戰爭,本質上都是代理人戰爭,背後都有美國和蘇聯的影子,因此始終無法分出勝負。但是,我們可以發現,美軍逐漸開始改變戰爭的形式了,從雙方地面部隊的肉搏逐漸演變成空地協同甚至是單一的空軍打擊,也就是說,戰爭的模式逐漸從接觸性戰爭過度到非接觸性戰爭了。

我們再往後看伊拉克戰爭。伊拉克戰爭已經將非接觸性戰爭發揮到玲離盡致了,伊拉克戰爭卻是二戰後最燒錢的一場戰爭。短短25天戰事,光是美國,就耗費了230億美元。平均每天燒掉了9億美元。這麼燒錢,是因為這場戰爭北約部隊開始以空軍為主導動用各種高精尖裝備,對伊拉克進行長時間打擊所致,基本上將伊拉克的有生力量打擊殆盡後,纔出動地面部隊進行清理和佔領。伊拉克地形不同於朝鮮和越南,北約部隊能夠徹底展開,在空軍的配合下伊拉克部隊敗北是必然的,而且這場戰爭並不是代理人戰爭,世界一流大國徹底碾壓一個軍事實力羸弱的國家,而且還燒了230億美元,因此這場戰爭的輸贏基本沒有懸念。

如果說上述三場戰爭的分析太宏觀,那麼我們再來看武器裝備在局部戰役中,所產生的優勢,而且這場戰爭離我們很近,那就是敘利亞戰爭。在敘利亞戰爭中,最有看點的應該就是巷戰了,以發生在大馬士革衛星城東古塔的東古塔戰役為例,駐守在這裡的主力是敘利亞叛軍王牌拉赫曼旅,拉赫曼旅的班組骨幹基本都受過國外特種部隊的訓練,精通城市中的迂迴穿插,並且早已在城中構築了大量的地道工事,不過該部隊缺乏反坦克武器,只有少量的反坦克導彈和老式的RPG,能夠對裝甲目標進行打擊。進攻東古塔的,則是敘利亞政府軍的主力,包括了老虎師(哈桑指揮的王牌部隊,受空軍直接指揮,是敘利亞政府軍中的救火隊)和第四裝甲師(師長是阿薩德親弟弟,武器裝備人員優先程度極高)。政府軍部隊在巷戰中投入了大量的坦克,然而卻沒拿下這座小城,反而坦克損失量居高不下,反而被敘利亞反對派迂迴穿插,在48小時內陣亡了5位將軍(官方對外是兩位將軍,但是實際上還有巴勒斯坦志願兵首領等,在此戰役中陣亡)。

拉赫曼旅擊毀的政府軍坦克

第一次東古塔戰役結束,單從這裡來看,敘利亞反政府武裝,以地形優勢、戰鬥經驗優勢,佔據了戰場的主動權,即便他們的裝備相比敘利亞政府軍他們的裝備要差很多。

俄羅斯空天軍合麥米姆基地準備打擊東古塔的戰機

然而,在絕對的武器裝備的碾壓下,這些地形優勢什麼的就顯得非常無力。2018年2月第二次東古塔戰役打響,俄羅斯敘利亞聯軍先是對東古塔地區進行了長時間的封鎖,隨後俄羅斯空天軍則出動蘇-34、蘇-25、蘇-24M等戰機直接支援敘地面部隊作戰,並由蘇-35、蘇-30戰機負責確保戰區制空權,還派遣圖-154M電偵機、A-50U預警機蒐集情報、監控美國和以色列戰機的行蹤。後來,俄羅斯空天軍開始大量使用溫壓彈,配合敘利亞政府軍情報部門、俄羅斯特種部隊,對東古塔內的反對派武裝重要軍事目標進行了長達近一個月的狂轟濫炸。到了18年3月,老虎師發現坦克損失量幾乎為零,這意味著城內的反政府武裝的物資基本上已經消耗殆盡了。確實,缺少物資導致東古塔城內反政府武裝內訌,為了爭奪物資幾波反政府武裝開始了激烈火併,最終額敘聯軍開始將這些武裝逐個擊破,還活捉了拉赫曼旅旅長蘇麥爾。

拉赫曼旅旅長蘇麥爾

拉赫曼旅戰鬥力弱嗎?並不弱,武器裝備差是差,但是依託有利地形,還是對擁有武器裝備上絕對優勢的敘利亞政府軍造成了大量傷亡,並且還將其擊退。然而,在絕對的武器裝備的碾壓下,什麼都免談,在俄羅斯空天軍的暴力洗刷下,僅僅一個月就土崩瓦解,俄羅斯空天軍的打擊方式是非接觸性的,敘利亞反政府武裝基本無法還手。這,也就是我所認為的「武器裝備的性能是非常重要的,在絕對的武器裝備的碾壓下什麼都免談」。


武器裝備在實戰中非常重要, 現在屬於高科技作戰,敵人在千里之外發動進攻,導彈也是在千里之外發射,你沒有防禦手段,只能是等死。你的意志再堅強,只能是死的人更多。

2、現在武器,高端武器對低端武器形成壓制,例如三代戰鬥機與二代戰鬥機;例如三代坦克與二代坦克,雖然也不能說完全低端武器完全沒有還手能力,但是交換比是巨大的。

3、所以武器在戰爭中地位越來越高,而意志越來越低。 假設說,沒有道義上的譴責或成本的話,你要消滅一個地區的反抗者,只要用溫壓彈一個定居點扔幾個,根本不需要地面作戰的。


這個肯定重要啊,關鍵時候打不準打不出去怎麼整?就像警察抓殺人犯,關鍵時候子彈打不出去咋整?其他兵器也是一樣的。


當然很重要了,射速、射程、準確度!三者不可缺少……當然兵源的整體素質也是非常重要的!


當然很重要了,射速、射程、準確度!三者不可缺少……當然兵源的整體素質也是非常重要的!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