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悟空祕書邀請! 默克爾不願當歐盟主席,並非出於健康原因。為什麼呢?小甜嘟爸爸作如下分析:

一,卸任時間有所限制。我們知道,默克爾總理的任期至2021年,而歐盟委員會主席任期到今年10月,歐盟理事會主席任期到今年12月。這三人的任期不好銜接,即便默克爾有心出任歐盟領導人,但由於任期限制她也毫無辦法。

二,從無公開表達意願。以默克的威望和能力,她最適合擔任歐盟領導人。尤其是目前歐洲各國面臨集體右滑局面,默克爾絕對能力挽狂瀾。但默克爾本人從來沒有公開表示過參選意願。至於她的內心如何想的,不得而知。

三,與健康原因無關。至於默克爾的健康狀況,最近一月三抖,確實已證明她的身體出了健康問題。但正如上面第一、二條的因素,她的健康狀況與參選歐盟領導人毫無關係。

或許,默克爾總理到2021年卸任後,屆時,如果她的身體狀況允許,歐洲政治氣氛允許,默克爾再度出山出任歐盟領導人,也並非沒有可能。但這屆肯定是不可能了!

(本文屬小甜嘟爸爸原創,圖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立即刪除)


嚴格意義上並沒有一個所謂「歐盟主席」,目前歐盟主要的Top Job有五個,歐盟委員會主席、歐洲理事會主席、歐洲議會主席、歐洲央行行長、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這些人選都是歐洲大國醞釀協商產生,主要是德法英三大國,現在英國脫歐,德法今年的博弈更加激烈去。默克爾是德國乃至歐洲政壇的領頭羊,其2018年再次當選德國總理,任期到2021年到期。照目前身體狀況,能堅持完就不錯。

歐盟現在面臨難移民問題、特朗普貿易威脅、脫歐等,前途命運正值關鍵時期,需要一個身體和精神都強有力的領袖來領導。默克爾恐難擔大任。


德國總理默克爾在一週之內出現了三次身體的劇烈顫抖,這讓人們很擔心她的健康問題。目前的默克爾擔任德國總理任期將會在2021年結束,可是沒克要擔任歐盟委員會主席,恐怕就需要在其任期結束之後。但是就目前默克爾的身體狀況來看,似乎這樣的可能性已經越來越低。

而最新的消息則是來自於7月2日的歐盟最高決策機構歐洲理事會,會議當中做出決定,比利時看守內閣首相夏爾·米歇爾擔任下屆歐洲理事會主席,而下屆歐盟委員會主席則提名由德國國防部長烏爾蘇拉·馮·德萊恩接任。顯然這裡面並沒有提名讓德國總理默克爾出任任何職務,顯然,這其中是有緣由的。

歐洲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僅次於美國的經濟體量,歐洲的團結,也意味著歐盟可以作為一個整體來參與世界的經濟發展。這樣不僅能夠提高歐洲在國際經濟的話語權,同時也能促進歐洲的經濟發展與團結。統一的歐洲分歐盟委員會主席、歐洲理事會主席、歐洲議會主席、歐洲央行行長、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這可以說是歐洲的主要核心,也是歐洲權利的分配。

而作為歐洲的核心國家,無非就是英法德三國。可是隨著英國脫歐進程的推進,顯然歐盟的核心已經轉移到了法國和德國身上。那麼歐洲核心領導人就在法國與德國之間進行分配。而德國總理默克爾出任歐委會主席是早在4月20日,現任歐洲委員會主席容克接受了德國媒體Funke Media Group的專訪對外宣稱的,容克暗示默克爾有能力與聲望成為未來的歐盟領導人。

在歐盟的體系中,歐洲理事會主席相當於「總統」,而歐盟委員會主席則相當於負責具體事務的「總理」。那麼對於法國與德國自然也是想要領導歐洲,競爭就在所難免。歐盟委員會主席堪稱歐盟真正一把手,默克爾來擔當自然是再合適不過的。可問題就是默克爾身體狀況實在是難以勝任,畢竟一個月內的三次抖動,已經讓默克爾不得不面對身體堪憂的現實。

更何況默克擔任德國總理還需要到2021年才能正常卸任,可是以目前默克爾的身體狀況,能否堅持到2021年還未見的。而對於2021年以後的歐洲,顯然現在的默克爾根本無法做出肯定的答覆。那麼歐盟選擇其他人物來作為下一任接班人,自然也是為了整個歐洲。而默克爾首先要解決好自己的身體狀況恐怕纔是第一要務,以後能否出任歐委會主席那還要看默克爾的具體狀況。(本文圖片來源於網路!)


默克爾在德國擔任總理已快3屆。她宣佈2021年以後不再尋求連任,這說明什麼?默克爾的健康狀況確實已出現了問題。

據媒體報道,默克爾在參加活動時,3周內出現3次渾身顫抖,且都說自己「很好」:6月18日,默克爾在歡迎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來訪時,突然明顯顫抖起來,當時她將顫抖歸咎於「脫水」;6月27日,她在參加司法部長卸任儀式時再次顫抖,後來解釋說是因為緊張;7月10日,她在柏林會見芬蘭總理林內時,出現第三次顫抖。儘管認為自己身體無恙,但她上週四在柏林為到訪的丹麥首相弗雷德裏克森舉行歡迎儀式時,卻坐著參加歡迎儀式。

默克爾是傑出的德國政治家,在世界上素有「鐵娘子」之稱。按理說能力這麼強的一個人會盡量延續自己的政治生命,但默克爾還是選擇了退卻。

在德國,領導人的健康狀況屬於國家機密,一般情況下不會對外公佈。默克爾在德國總理的任期到2021年才能結束,在這個任期以前的時間裡,只要她的健康狀況允許,她會盡量堅持,以保證德國政治經濟生活的穩定。如果默克爾有意願,她完全有能力在這一屆總理任期結束後,重新角逐德國總理一職。既然默克爾明確表態不參與下屆德國總理選舉,這就說明她的健康確實出現了問題,在這種情況下,德國總理她都不幹了,還有什麼興趣去歐洲聯盟任主席。

德國在歐盟內是第一大經濟體,法國次之,法國總統馬克龍力薦默克爾擔任下屆歐盟主席,如果默克爾開口同意,當上歐盟的主席根本不是個事。在這種情況下默克爾不表態接受這一職位,根本不是與她在德國總理任期結束不能很好銜接有任何關係,只要默克爾有意願擔任這個職位,她完全可以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幹事拉加德一樣,暫時離開原來的職位,去新的崗位履職。

默克爾沒去歐盟擔任主席一職是因為她的健康出現了問題這個說法應該是對的。


默克爾沒當歐盟主席,其中原因應該是幾方面的:一、時間檔期問題和個人決定問題;二、個人健康原因問題;三、綜合因素考慮問題。

△時間檔期問題和個人決定問題?

歐盟委員會主席應該說是歐盟委員會事務最多的領導人之一,原則上也是歐盟「最高"領導人。

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2019年10月任期結束,歐盟本應在6月30日前提出新的主席人選。4月初,馬克龍提出默克爾出任歐盟委員會主席是最合適的人選。如果默克爾同意,歐盟委員會主席非默克爾莫屬。

默克爾遲遲不表態,因為默克爾的德國總理任期要到2021結束,競選歐盟委員會主席,必須辭去徳國總理職務。

2019年5月16月,默克爾接受德國媒體採訪說:「我在卸下(基民盟)黨主席的時候就說過,我將不會在任何地方丶包括歐盟,再擔任任何政治職務。"

早前,默克爾接受《南德意志報》採訪,談到任期結束後的打算和歐洲的未來,她深情地表示「很多人為歐洲的前途擔憂,我也不例外。…因此,我更加感到一種責任,要與他人共同關切、呵護歐洲的未來。"這段話,被很多媒體解讀為默克爾有意前往布魯塞爾歐盟總部任職。

如何解讀默克爾前後兩段不同時期的講話,只有默克爾本人才能作出更加合理的解釋。△個人健康原因問題?

默克爾是德國政壇的常青樹,默克爾的健康牽動眾人的心。德國人親切稱其為「默大媽"。在國際舞臺,由於默克爾處理問題把握有度,被稱為德國「鐵娘子"。默克爾領導下的德國,主張獨立的經濟政策,抵制美國的說三道四,經濟增速一直處在歐洲前列。在歐盟,默克爾的話語權舉足輕重。

默克爾在6~7月一個月時間跨度內,在公開場合連續出現3次全身顫抖,無論如何都說明默克爾的身體,出現了問題,對於日理萬機的歐盟委員會主席職務,默克爾要替整個歐盟負責,默克爾的家人要替默克爾的個人健康安全負責。

△綜合因素考慮。

歐盟委員會主席是歐盟最主要的5大職位之一。主席人選必須考慮各方面的因素,默克爾儘管是最合適的人選,工作要靠健康來支撐,健康出現問題,即使默克爾願意出任歐盟委員會主席,歐盟成員國也會綜合分析默克爾的身體能否勝任!

謝謝閱讀關注點贊,期待你來賜評!

2019年7月15日N:69


這個題目有點繞,其實默克爾不願意當歐洲尤其是歐盟領導人,人家自己都說了,在2021之後遠離政壇。

1.默克爾當前的身體狀況堪憂,雖然馬克龍提前說支持默克爾當「我們的老大」,但是現在估計馬克龍都不敢說了。畢竟,一個月三抖,難以面對高強度政壇壓力了。

2.默克爾帶領德國及歐盟,積極應對金融危機、難民潮等等,同時積極發展經濟,德國的經歷硬實力確實在歐洲獨樹一幟。但,默克爾從政以來的變化,讓人看了就感覺不易。畢竟,還需要一個正常生活,所以回歸家庭,可能是默克爾最大的心願了。

3.面對特朗普的不靠譜、伊朗的擠壓、英國的脫歐還有敘利亞、利比亞隨時可能再次爆發難民潮,還有國內黨派之爭……默克爾能否堅持到2021年都是個問題了,所以就不要再奢望默克爾退休後還會當歐聯大哥了!


默克爾的德國總理,任期還有一年多,而歐盟委員會主席在年底前就要上任,所以默克尓推薦自己的盟友,德國防長來出任歐盟委員會主席,這樣兩頭都能兼顧。


默克爾也只有60多歲吧?


老太太累壞了,想歇歇。 當然,是我猜的。


歐盟主席,她當了也就那樣,一個只想揩油別人的地區,誰當了都一樣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