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邀請。

魯迅和周作人共同居住過的地方有幾處。

第一個當然是他們的故鄉紹興。兄弟倆在紹興長大,他們在紹興時期的生活,周作人的《知堂回想錄》和《魯迅的故家》等書當中有很多記載,如廣為人知的三味書屋讀書故事,也是有周作人的份兒的,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他們一直到1898年魯迅到南京水師學堂學習之前,都是生活在一起的。

第二個地方是南京。這個地方時間相對短暫。1901年周作人到南京水師學堂學習,不過魯迅已經轉到了礦務學堂,但兄弟倆此時感情甚好,在南京還是經常在一起的。(南京水師學堂)

第三個地方是日本。1902年魯迅公費留學日本,周作人1906年也考取官費生到日本留學。兄弟倆又聚在了一起。兩個人在日本留學期間對文藝有了興趣,一起翻譯出版《域外小說集》等,還一起辦過刊物《新生》。很長一段時間兄弟兩個人都是住在一個房間。據說魯迅作為長兄,周作人還是非常聽話的,魯迅那時候要求周作人趕緊翻譯什麼文章,拖延了的話,魯迅甚至會出手給老弟幾個暴栗。他們還一起聽章太炎先生講《說文解字》課。

第四個地方就是北京。魯迅在日本時期參加過同鄉長輩蔡元培先生組織的光復會,1912年,南京臨時政府成立,蔡元培擔任教育總長,邀請魯迅擔任教育部社會教育司第一科科長。很快政府遷往北京,魯迅隨之到了北京。1917年周作人也是受蔡元培邀請,到北京大學附屬國史編纂處做編纂,1918年擔任北京大學文學院教授。他們兄弟兩個又生活在一起。1919年,魯迅兄弟三人在北京八道灣買了一套四合院。1923年魯迅周作人兄弟失和,魯迅搬出了八道灣,之後再沒有共同居住過了。


魯迅和周作人的人生經歷有什麼相似?他們都在哪共同居住過?

魯迅是周作人的親哥哥,魯迅原名周樹人,周家一共三兄弟,大哥周樹人、二弟周作人、三弟周建人,先簡單介紹一下魯迅和周作人。

一:兩兄弟的簡歷:

大哥:魯迅(周樹人)

魯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壽,後改名周樹人;字豫山,後改豫才,浙江紹興會稽縣人,中國現代偉大的無產階級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1921年發表中篇白話小說《阿Q正傳》。1918年5月15日發表《狂人日記》,是中國第一部現代白話文小說。1936年10月19日因肺結核病逝於上海。魯迅的作品主要以小說、雜文為主,代表作有:小說集《吶喊》《彷徨》《故事新編》等 ;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詩集《野草》;雜文集《墳》《熱風》《華蓋集》《華蓋集續編》《南腔北調集》《三閑集》《二心集》《而已集》《且介亭雜文》等。他的作品有數十篇被選入中、小學語文課本,並有多部小說被先後改編成電影。其作品對於五四運動以後的中國文學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魯迅以筆代戈,奮筆疾書,戰鬥一生,被譽為「民族魂」。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是魯迅一生的寫照。

二弟:周作人

周作人(1885年1月16日~1967年5月6日)原名櫆壽(後改為奎綬),字星杓,又名啟明、啟孟、起孟,筆名遐壽、仲密、豈明,號知堂、葯堂、獨應等。是魯迅(周樹人)之弟,周建人之兄。浙江紹興人。中國現代著名散文家、文學理論家、評論家、詩人、翻譯家、思想家,中國民俗學開拓人,新文化運動的傑出代表。

歷任國立北京大學教授、東方文學系主任,燕京大學新文學系主任、客座教授。新文化運動中是《新青年》的重要同人作者,並曾任「新潮社」主任編輯。「五四運動」之後,與鄭振鐸、沈雁冰、葉紹鈞、許地山等人發起成立「文學研究會」;並與魯迅、林語堂、孫伏園等創辦《語絲》周刊,任主編和主要撰稿人。曾經擔任北平世界語學會會長。

二:魯迅與弟弟周作人的故事:

1:人生經歷相同點:

第一:都是同一個爹媽生的

第二:都在南京讀過書,都在日本留過學,而且周作人去日本留學也是受到他大哥的影響

第三:都曾在北京大學任教

2:都曾在哪裡公共居住過:

在北京時同住一個四合院:

1919年冬天,魯迅與周作人結束長期的寄居生活,買下了北京八道灣11號一處四合院,此時,三弟周建人雖無收入,但是魯迅和周作人都已是思想界明星,兩人的月薪加起來,超過500塊大洋,相當於今天的5萬元。

兒時同住故居:

魯迅故居現在已經是個景點了,還能看到課本上描寫的一些痕迹,例如三味書屋等,是他們兒時的家,後來魯迅搬到北京買了前面那個四合院,這處宅子就變賣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