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這裡是努力做人公司,我是小鐵鎚。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些近期的想法和心得吧。

我很喜歡球鞋,一開始買的主要都是nike,adidas,然後關注又漸漸研究起reebok,puma,asics等牌子,當然這些牌子都是國外品牌,因為在我開始玩鞋的時候,國產球鞋真的不怎麼樣。

可是後來呢,國內球鞋不只有李寧,安踏了,漸漸有了一些比較小的牌子,例如bless shoes,足下工業,我開始覺得國內的球鞋也很不錯,我願意買單。

再到後來,我又會關注國內的李寧,安踏,其實可以看出他們在設計和用料上都不斷的在進步。而且也簽了球星,品牌的影響力更大了。

直到最近,李寧上了時裝周,出了很多「顛覆以往」的設計,得到很多人的關注,很多人或者說很多媒體大號都不停的在吹捧李寧,李寧的設計好,李寧高大上,諸如此類的。

例如這樣:

擠爆了

你變了

編不下去就TM

優質的產品自然會說話

還別出心裁

精心準備的設計,時尚的

這些一系列的報道都讓我覺得李寧真的變了,真的不一樣了,至少我在這些媒體的言論和李寧的圖片以及設計上,的確濃厚的感受到了。

在天貓發售的時候,也是一上架就搶光的節奏,鞋款定價在800+,可是大家還是趨之若鶩,狂買,狂搶,實體店也是擠爆的節奏。我想在網上買,卻買不到,加重了我想入手的想法。

我會覺得,我願意為這個設計,以及國產的品牌買單。

最近李寧又釋出時裝周的鞋款,甚至需要加價購買,原價入手不了,網上買不到的我,就轉向實體店了。

終於!!!我看到了實物!!!

是這樣的

設計上很OK,上腳很好看,售價899,我不會因為國產品牌就不願意買單,畢竟他的設計真的不錯,上腳也真的不錯。感覺就和媒體大號宣傳的一樣(只看圖的話)

但是,當我剛拿上手的時候,整個鞋子很輕,底沒有厚實感,仔細端詳一下發現了,李寧這個鞋子的做工用料真的不敢令人恭維。

鞋側的紅色塗色,整個超出來了,看起來是人工用水筆塗上去的,還塗得很不認真,這也突出來太多太多了吧?????

鞋面的紫色裁片,摸起來很薄不耐用,沒有質感,邊緣不斷出現三角形的凸起,連這種裁片都如此不平整。。。。。你是怎麼做到的,用手裁的嗎?

你看,又不平整了,我開始懷疑這是故意的,故意用很差的材料,然後裁的不工整,營造一個工業風???就不要說裁片周圍的溢膠了吧。。。。。

這個李寧標,全新的鞋拿出來,看起來搖搖欲墜。。。周圍一樣的不平整。。。。統一的設計語言嗎???

鞋子的另一側紅色塗層一樣爆出來了。。。黑色那塊全是毛邊,嗯,一樣的不平整,我堅信是設計師要求的,畢竟「李寧,你真的變了」不是嗎?

我在想可能是我get不到李寧的設計語言吧,畢竟大家一片叫好。

另外,試穿的過程中,李寧專櫃的員工連這款鞋叫什麼都不知道,甚至是時裝周的那幾雙爆款的名字,他們都說不知道。如果說一個品牌真的變了,卻忽視這些最基礎的問題,無異於老乾媽走上時裝周,只是嘩眾取寵罷了。

我只針對李寧的這些鞋子做評論,包括之前的爆款悟道,其他「時裝周」鞋款的裁片不規整、溢膠問題一樣嚴重。在鞋子的用料上,只能說是莆田AJ1的水平(還是150包郵那種)。可能這麼說有點過分,但是我上腳的這鞋,給我的感覺就是如此。

設計上我很認可,上腳是真的好看,配色上也很不錯,但是這個做工用料真的對得起他899的售價嗎??拿上手跟個玩具一樣,真的不值得。

至少對我來說,雖然不是要求球鞋要像藝術品一樣,那你起碼在做出好設計的同時,也要兼顧產品的質量問題,而且要對的起你的價格,不是靠吹靠捧的,讓大家買單。

只能說,看到設計時的驚艷和上腳時的失望程度是成正比的。

這是比你便宜300塊的鞋的做工

想對那些無腦吹的號說:

我也看到了李寧設計的改變,我很認可,但回歸產品自身,這個質量以及用料真的太爛了,請你們在發表觀點,尤其是知道自己會影響很大一批人的時候,盡量公正客觀,你真的上腳了,看到實物的做工,你還吹的起來嗎?不管設計有多驚艷,做工用料的問題都是最基本的。你們的觀點,影響的是整個球鞋市場,不要再沒腦的狂吹捧了。

李寧還是應該做好產品本身,不是靠嘩眾取寵的去博關注,相信很多人在看到實物的那一刻,和我有一樣的感受,「我想為國產品牌做貢獻,卻有心無力。」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