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投訴收不到匯款的找換店昨日提早落閘。

【星島日報報道】(星島日報報道)市民透過找換店匯款要提高警覺!至少二十名苦主,近日透過旺角一家找換店,共匯款二百萬元返內地,惟一直收不到匯款,前日報案求助,警方調查後拘捕涉案女負責人,她聲稱內地銀行戶口遭凍結纔出事;而一批受害人昨到找換店要求退錢不果,店鋪更索性提早關門。

涉事找換店位於山東街近通菜街,女負責人姓陳(五十五歲)。消息聲,早前有多名顧客透過該店鋪匯款返內地,由數萬至數十萬港元不等,最大一宗為五十至六十萬元,事主打算匯給在內地的親友及生意夥伴,可是近日至少二十名顧客指尚未收到匯款,估計合共約二百萬港元,遂陸續前往店方理論,陳女聲稱內地的銀行戶口被凍結,一時間未能調動,只肯分數次及作少量退款,暫時打發顧客。

至前晚,陸續有顧客登門要求退款不果,其中四人報案,警員到場列盜竊案處理,並拘捕陳婦調查,她呼冤指自己也是受害者;昨日仍有不少事主登門追數,職員索性提早關門。

此外,一家分別在深水埗及長沙灣擁有三間分店的找換店,亦發生同類事件,一批顧客指匯款後收款人收不到錢,該店一名四十七歲男董事,涉嫌違反《商品說明條例》,前日被關員拘捕。

  據悉,他至少涉及六宗案件,每宗匯款由八千至三十萬元不等,估計總額逾百萬港元。

現時找換店經營者,須持有由海關關長簽發的牌照,纔可經營匯款及貨幣兌換服務,不少市民喜透過找換店匯款到內地,貪其匯率較銀行佳、免手續費和快捷便利,但卻存在風險,因找換店在內地和香港設立戶口後,在對數過程中,常夾有來歷不明款項,一旦被公安懷疑涉及洗黑錢活動,便會通知銀行凍結相關戶口調查。

資料顯示,由一六至一八年期間,海關共接獲三十七宗有關金錢服務經營者的投訴,其中十八宗涉及金錢服務經營者,在收到匯款人款項後因各種原因無法完成交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