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你!你的書法品味在提升。

趙孟頫是學王羲之出身的,但是,趙的成就遠未達到王羲之的高度,這裡包括筆法,結體以及整體的書法藝術感覺。

例來有公正的評價趙孟頫書法,說其是王羲之筆法的簡化版,我感覺是較公正之言,我們可以看一看一些趙孟頫學王羲之的一個單字,比如依然的依字,王羲之的依字越是細節越是精巧,尤其是右方的衣,其豎鉤,還有最後的一捺化成的點鉤。你再看趙孟頫的依字,完全是王羲之的結構及筆法,但是比之王書,趙孟頫就顯得粗陋了,簡單了!

趙孟頫是走王羲之的路數,但是,王羲之的書法秀逸瀟灑,溫文儒雅,而趙孟頫的書法是端正挺拔,舒展大方!趙的書法一定是好的,高的!但是到達一定境界後再看趙的書法怎麼都缺少一種秀逸的成分!

再有一點就是趙孟頫的書法過於熟,而少生,這就不符合書法的:寫到熟時是生時!對於高端的書法來說,熟是淺,而生纔是突破啊!

我不是貶低趙孟頫,趙孟頫是書法宗師級的大家,我等望塵莫及,只是我們搞藝術的喜歡探求一個真字,真諦的真字,我認為趙孟頫與王羲之比較的話,還有很長,很大的距離!


謝謝邀請。我談談我對這個問題的淺見,歡迎探討。

趙體作為四大書體之一,肯定是有它自身特點,否則不會流傳至今。它的特點是流麗遒勁,用筆精到,入手容易,是繼承二王筆法最多的書家。但是,學好趙體是很難的。因為它要求在快速運筆的前提下保持中鋒行筆和精準無誤,從而使筆畫有內含之力。有很多的學趙者,快速流利做到了,字形也漂亮了,可就是嫵媚無力,從而顯得"俗氣"。這不完全是趙體的錯,與自身的用筆不正確也大有關係。

當然趙體也和其他字體一樣,也有它不足的一面(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東西),比如它過於傳統而少變化。正象有人認為柳體過硬,顏體笨拙,歐體侷促一樣,事物優點同時也是它的不足,環肥燕瘦,各有所好。我們在學習的時候不要過於極端就行了。

所以,鑒於許多人學趙而俗的情況,一些古人(如傅山等)早年曾反對學習趙、董(其昌)。但傅山到了晚年,也對趙孟頫十分佩服。

個人愚見,僅供參考。


很多人都說趙孟頫的字俗,我也曾經和你一樣覺得趙體俗,其實,袁體字的俗也是分中間段的。中年以前他的俗,但中年以後他的字一點不俗。

我們都知道趙孟頫書法出自王羲之,而且他這一生都練王體,千多年來練王體的人沒有10億也有8億,可硬沒有一個人比得上趙孟頫,他是一個把王羲之書法寫活、並且將其發揚光大了,如果把他各個時期書寫的相同作品進行對照,你使會發現這一點。如他寫的《感興詩》,《心經》,《歸去來兮辭》等,特別是《煙江疊翠圖詩》,已經跳出了他以往的風格,使之成為繼顏真卿之後的又一座書法藝術巔峯。

趙孟頫

書法之所以為世人垢病,就因為他之是宋朝皇室後裔,傅山對他的謾罵猶其如此。說他一臣二主,鄙視他這個人連同書法也一起瞧不上了。可是待傅山了晚年,他卻改變了對趙孟頫的看法。用"趙廝真足奇,管婢亦非常。」來表達對趙孟頫的尊重。

趙孟頫是一個悲情人物,對面強大的蒙古大軍,面對使自己國破家亡白仇人,作為一個文弱書生,不但不戰死沙場,馬革裹屍,只能侍敵以主,苟且偷生,從這一點上著,他人生是悲劇的、悲情的。然而,能他卻又是一個英雄人物,蒙古大軍用刀槍征服了南宋,而趙孟頫則是筆墨征服了一代天驕的子孫,後使得優秀的華夏文化薪火相傳,永不斷絕,當初地跨歐亞IM元蒙帝國,不到百年就土崩瓦解,這就是兩個民族,兩種文化在發生激烈碰撞之後產生的必然結果。從這一點上趙孟頫又是當之無愧的英雄。

趙孟頫的書法不是俗書,而練習

趙體書法的人沒有練進去,或者說你進去了但還沒有出得來。前段時間我看有朋友說,他《聖教序》半年了,是不是可以換帖,人家趙孟頫練幾十年都覺得如果一天練字,人就不自在,你倒好,半年就學會了,像你這種千年不得一遇的天才,讓我情何以堪囉。


很高興有機會分享我的感受。

文化繁榮的一個標準是百家爭言。作為文化人,不吝淺見,拋磚引玉。

文無第一,武無第二。

思想,文采,價值取向,歷史環境都是評價文章好壞的重要因素。

寫字同寫文章類似,各種字體各有千秋,李邕秀氣縱橫,智永氣貫長虹,蘇軾飽滿精到……臨貼讀貼,是我輩莫大的享受。

我感覺我沒有資格評判趙體是否走向俗氣。

在輝煌的唐宋王朝,宗師級的文人墨客屹立山巔,趙孟頫正是其中之一。

字如其人也好,字是人非也好,歷史不可逆流,他們,都為中華文明史添上了濃濃的一筆。

乃至今天,我們無須仰視,

用心揣摩,欣賞就好。


真誠地感謝能提出如此有價值的問題,這畢竟激起了我對書法態度的思考——

觀中國書法發展史,各路書家風格各異,能獨樹一幟成為大家者,必有其耀眼光芒。單就書法而言,趙體被推崇為四大書體之一,並非無稽之談。趙體書風見「柔」,書形尚「圓」,筆力雄強,遒勁秀美,深受當世百姓喜歡。然對各體書法的評價,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作為一個書法愛好者,我卻不敢妄加評論,唯有無盡的敬畏。

察書法發展歷程,演變不外乎「剛柔方圓」之間,或方或圓,或剛或柔,或方圓折中,或剛柔相濟。書法之美客觀存在,而審美感受卻因人而異。人們在評價某人的書法作品時,往往會滲透與作者相關的諸多因素,如地位、學識、人品等,再加上審視者個人的好惡,有人覺得不好或俗那就難怪。世間事物若有完美的話,那也只是相對的;書法也是一樣,書法大家各有所長,亦有所缺;特定時代的書法形式,也只能代表特定時代的審美趁向。因此,博採眾家之長,以補己之不足,敬承先賢,立求創新,方能令書法藝術發揚光大,經世不衰。趙孟頫書承前人,另立書風,不也是如此嗎?

海無山之高峻,卻因容納百川而澎湃奔騰;人有竹之虛懷,但緣善拜千師而博智廣才。

予如是答,不知可否!


趙孟頫的書法中規中矩,缺乏創意創新!作為一種書體稍加了解掌握即可。但若以此體為尊來學書法,入門尚可,很難有突破創新,更難形成自己的風格!


趙體字看似簡單,但要實際學起來,只能學其形,神韻很難達到,因為趙體字對筆力要求極高,一般人很難達到,故,多流於俗,媚,而無骨力。趙體字須有真功夫才能學好


因為趙還學了其他很多東西,並匯通到他的行書裡面。其實趙裡面的東西挺多的。趙寫過一本六體千字文,他絕對不止學王。這就是為啥很多人入手趙容易,練的好的就少,因為趙看起來好像簡單但是不那麼簡單,這就是董其昌傅山到了老年反而誇讚趙的原因。


美女拈花,太軟了


行雲流水,張馳有度,端莊秀媚,雅俗共賞纔是好字!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