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邀請。

蝦皮一般不用於補鈣。蝦皮的確是富含豐富鈣質,其中100g裏就有991mg的鈣質,比起同樣100g的牛奶來說要高得多了,不過仔細一想,蝦皮100g得要好一大把了,我們一次喫的蝦皮也不過就一小坨而已,一般蝦皮是用於菜餚的調味和增鮮,並不會作為一種食材來料理。蝦皮中鹽分含量過高,100g中可能有12g左右的含鹽量,如果一次只喫掉100g也會相當於攝入了兩天的最大限定鹽分攝入量,如果經常喫過多的蝦皮的話,搞不好還會引起其他問題,比如血液滲透壓升高,或者高血壓。

因此,蝦皮其實是不宜用來補鈣的,補鈣最好的食物依然是奶和奶製品。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薦每人每天攝入奶或奶製品300g,但沒有說要攝入蝦皮多少g,可見奶製品的地位是很重的。牛奶中的鈣質更利於吸收,100g牛奶中大概有200mg鈣質,每日攝入300g奶的話,基本可以保證2/3的鈣質來源,其餘的鈣質可以從蔬菜、肉類,或者其他食物中獲得,例如蝦皮,但蝦皮並不是我們主要的鈣質來源。


骨骼健康一直是一個熱度不減的話題,尤其是喫哪些食物能補鈣?有說以形補形,喝骨頭湯補鈣,也有人說牛奶最補鈣,還有人說芝麻和蝦皮含鈣豐富,喫芝麻醬和蝦皮也能補鈣。今天我們就說說那些真真假假的補鈣食物。

蝦皮鈣含量非常豐富,高達991毫克/100克,80克蝦皮就幾乎滿足成人一天鈣推薦攝入量(800毫克)。但要注意的是,蝦皮鈉含量更高,5057.7毫克/100克,中國營養學會對成人鈉的適宜攝入量推薦1500毫克/天,過量鈉的攝入會導致水腫和血壓的升高。所以蝦皮鈣含量雖高,但喫的量非常有限,另外蝦皮難以消化,其中鈣吸收利用率較低,並不是鈣的良好來源。同理,芝麻醬鈣含量也很高(1170毫克/100克),但脂肪含量業不低(39.6克/100克),依靠芝麻醬補鈣,會給身體帶來更多的脂肪,增加超重和肥胖的風險。再看骨頭湯,骨頭中的鈣主要以羥磷灰石的結合型形式存在,不溶於水,即使用溫火慢燉數小時,可融入骨頭湯中的鈣也是微乎其微的。而且骨頭湯中的油和鹽的含量是很高的,所以喝骨頭湯不僅不能補鈣,還會攝入大量的油和鹽。

由此看來,蝦皮,芝麻,骨頭湯都不是膳食鈣的良好來源,那喫點啥食物能有效補鈣呢?適當喝點牛奶及奶製品,牛奶裏的鈣可能不如蝦皮和芝麻豐富,只有大概100毫克/100ML , 但每天喝一杯牛奶(300ML)很容易就能獲得300毫克鈣,而且牛奶中的維生素D和乳糖都可以促進鈣的吸收。酸奶和牛奶的鈣含量相同,但酸奶中的乳糖經發酵產生乳酸,乳酸和鈣結合成乳酸鈣,更有利於鈣的吸收。所以牛奶和酸奶等奶製品都是膳食鈣的良好來源。此外,豆製品也是膳食鈣不錯的選擇,100克北豆腐含鈣138毫克,像豆腐絲,豆乾等水分少的豆製品含量還會更高(豆乾含鈣1019毫克/100克,豆腐絲204毫克/100克)。

可是僅僅有奶製品還是不夠,最根本的補鈣辦法還是要食物多樣化,讓營養均衡。每天可以喫300ML的奶或奶製品(含鈣約300毫克),20克豆乾或120克北豆腐(含鈣約200毫克),10克芝麻醬(含鈣約234毫克),再加上其他食物中的鈣,一天的需要量就不成問題了。

作者:王秋霞

國家二級公共營養師,首都保健營養美食學會理事,中國營養學會會員

傳播營養相關科普知識,提倡全民自我保健,倡導健康的生活方式。

更多問題請關注頭條號:王秋霞營養師

(本文圖片來自網路,在此感謝圖片原創作者)


不可否認蝦皮的含鈣量確實很高,每100克蝦皮中含鈣量為991毫克,豆腐的6倍,牛奶的9倍。並且蝦皮是老百姓餐桌上頗受歡迎的食物,做湯、配菜樣樣不可少。

但是判斷一種食物是否補鈣,需要從這三個方面評判。一、含鈣量是否高;二、日常攝入量是否高;三、鈣在體內的吸收率是否高。

  1. 蝦皮的含鈣量高,每100克蝦皮中含鈣量為991毫克,在食物中算是含鈣量比較高的了。但是一定要注意它的實際攝入量。

  2. 蝦皮並非可大量使用的食材,每次炒菜也就放5克至10克,做湯時的使用量更少,恐怕只有1克至2克。蝦皮雖然含鈣高,但含鹽量也高。每100克蝦皮中的含鈉量有5000多毫克,遠遠超過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對成人每日用鹽量的推薦,從這一點看,蝦皮不能多喫。而且蝦皮中含有亞硝酸鹽,也不宜長期大量食用。

  3. 蝦皮本身難消化。無論怎麼烹飪,蝦皮也並不能被牙齒完全咀嚼細碎,雖然進入胃裡還能在胃酸的作用下消化一部分,但是大部分的蝦皮成分還是會隨著糞便排出體外,那麼實際通過蝦皮補充的鈣含量並沒有那麼多。

  4. 食物中的維生素D,乳糖、適量的蛋白質都是促進鈣吸收的有效因素,但是這些條件蝦皮中都不具備,僅僅靠單純的含鈣量高是解決不了根本問題的。

如果想補鈣,還是建議通過牛奶、酸奶、綠葉蔬菜,幾類食物同時攝入才更為有效。蝦皮作為一種配料,只是輔助,不要期望對補鈣有絕對性的作用。


蝦皮的確能補鈣,而且蝦皮所含有的礦物質含量也特別高。但這並不能證明下皮就是最好的補鈣產品。

大家要注意蝦皮的含鈣量的同時,還要注意蝦皮的含鈉的量,也就是說蝦皮的含鹽量。100克的蝦皮所含的鈣是991毫克,是同等重量牛奶的9倍。但是大家知道100克蝦皮中所含的鈉的量是多少嗎?是5057.7毫克。而《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要求~鹽的攝入量<六克,也就是說鈉的含量要在2400毫克以下。相當於蝦皮不到50克。就是你一天喫上一兩的蝦皮,你整個全天的鹽的攝入量就已經超標啦!

蝦皮中的膽固醇含量也很高的,100克的蝦皮含有膽固醇428毫克。一個50克左右的雞蛋的蛋黃所含的膽固醇量為300毫克。推薦我們人一天所食用的膽固醇的量就是300毫克。要喫100克蝦皮,鹽喫兩倍還不算,別的食物也別喫了。

綜上所述,如果要想補鈣的話,最好的食品還是推薦牛奶,如果血脂高的話,推薦喝脫脂或低脂牛奶。每天一袋奶為宜。如果喝牛奶拉肚子的話,可以選擇舒化奶。

蝦皮可以給當成一種調味品。適量的蝦皮來代替鹽去做食物,可增加食物的鮮香程度。同時還能夠增加食物的營養素。一舉多得何樂而不為呢!

比如做紫菜蛋花湯,放幾粒蝦皮就可以不用放鹽了!或者包一些素餡的餃子包子,角瓜雞蛋蝦皮兒;黃瓜雞蛋蝦皮兒;韭菜雞蛋蝦皮……都可以不放鹽,但是味道還是很鮮哦。


很多人對豆製品和牛奶視而不見,卻把蝦皮奉為補鈣聖品。

從鈣含量上分析:每百克蝦皮中的鈣含量高達991毫克,是同等重量牛奶的十幾倍。

1、蝦皮一般是作為調味品使用的,也就是說無論做菜還是煲湯,用的量並不多。而且,也不是天天喫。所以,雖然蝦皮含鈣量高,但喫進去蝦皮的量少,鈣攝入自然微乎其微。

2、蝦皮雖然含鈣量高,但我們還必須考慮吸收率的問題。鈣想要吸收,就需要溶解出來。蝦皮就是蝦的殼,非常堅硬,相比較之下,人體消化系統就顯得很無力了。首先,我們的牙齒無法將蝦皮徹底嚼碎,進入胃部,胃酸能溶解的鈣也只是很少一部分,大部分鈣會隨著未被人體完全消化吸收的蝦皮一起排出體外。所以,通過蝦皮吸收的鈣十分有限。

3、鈣想要被吸收,還需要維生素D的協助。而蝦皮中只有鈣。因此單純食用蝦皮,利用率是很低很低的。


綜上所述,不要把補鈣的想法寄託在小小的蝦皮上。我們更應該相信牛奶、豆製品這一類早就被證明的「補鈣利器」上。

牛奶可以天天喝,每人每天喝到250ml,就能得到近300毫克的鈣補充。而牛奶中的鈣還是可溶狀態的,與蛋白質、檸檬酸、磷酸等形成複合物,無需咀嚼,吸收率高。此外,牛奶中還含有維生素D、乳糖等促進鈣吸收的物質,大大提高了鈣的利用率和吸收率。

除了食物中喫進去的鈣,還需要保證適當接受陽光的照射,補充維生素D,才能實現補鈣效果最大化。

(註:圖片來源網路,如有侵權,麻煩聯繫刪除,謝謝!)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