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的画坛应先从法国讲起。

法国批判现实主义美术

1848-1870年,迅速发展的工业化进程给社会带来巨大变化,艺术家们也将他们的目光转向身边发生的现象,如实地再现了当代社会的种种情景,从而构成了现实主义的潮流。其中巴比松画派以新的精神开辟了法国民族风景画的道路,并且成为后来印象派风景画的直接的先导。

代表画家是双子男库尔贝

《奥尔南的葬礼》

被称为i绘画界的《人间喜剧》,《奥尔南的葬礼》直线的构图和黑色衣服,却表现出每个人的身份及情绪,其中人物的奸诈和贪婪虚伪也被毫无保留的解释出来。

但到了画家的自画像,画风却是这样:

《穿皮衣的男人》

这样的

甚至是这样的

接下来是巴比松画派

巴比松小镇位于枫丹白露森林,风景优美且毗邻巴黎,因此吸引了一大批画家来此定居。巴比松画派以写实手法表现自然的外貌,以真实的自然风景画创作否定了学院派虚假的历史风景画程式,并且主张户外写生。

巴比松画派代表画家有:卢梭、杜比尼、柯罗以及鼎鼎大名的米勒和杜米埃。

巴比松七子:柯罗、卢梭、杜比尼、特洛容、迪阿兹、迪普雷和米勒。

卢梭《橡树林》

柯罗《孟特芳丹的回忆》

《 孟特芳丹的回忆》是柯罗晚期最成熟的一副作品,也是最具代表性的风景杰作之一,整幅画中都弥漫著田园诗般的梦幻情致。

米勒《拾穗者》

如果说印象派为西方近、现代绘画打开了一座大门;那么巴比松画派就是为西方风景画打开了第一座大门。

可以说没有巴比松,就没有真正的风景画。

接著就是我们都熟悉的印象主义新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

印象主义代表画家是:带有些古典主义宏伟气势的马奈、喜欢画睡莲的莫奈、总是画舞女的德加、还有总是很欢乐的穷裁缝的儿子雷诺阿等。

新印象主义,也就是逼死密集恐惧症患者的点彩派:修拉,西涅克。

新印象主义主要是运用光色原理来进行绘画的。

《大碗岛星期天的下午》

其实之后未来主义画家巴拉也将新印象主义点彩分色方法和未来主义结合,画了一个奔跑著的小女孩。

后印象主义代表画家是:塞尚、梵高、高更。这个大家都知道我就不多赘述了。

19世纪的德国

德国罗马派象征主义外光派等。

德国罗马派:19世纪下半叶一批长期旅居罗马的德国画家形成的画派。德国当时由于工业的发展而带来了贫富差距的扩大以及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一些艺术家认为在罗马仍旧还留有古代文化的氛围,因此总选取古希腊题材来进行创作。画中冶总是出现一些高贵典雅的理想人物。

德国象征主义:强调画家的主观创造,多描绘幻想与黑夜死亡等,由此可见当时的知识分子对于现实的不满。

外光派:马克斯·利伯曼、洛维斯·科林特、马克斯·施勒福格特,这三位画家并称19世纪德国三大外光派画家。

利伯曼的许多作品都以普通劳动者为主人公,表现出鲜明的民主倾向和对社会底层人民的同情,相当深刻地反映了19世纪下半叶德国的社会现实,科林特的作品特别富有活力,而施勒福格特的风景画体现出德国外光画派的独特成就,著色十分鲜明,笔法灵活。

英国:伦敦印象派

印象派在英国的概念里并不单单只是指印象派画家,还指代一种和传统概念相区别的风格,英国新艺术俱乐部的建立,使得一批不满皇家艺术学院的青年画家聚集在一起,但这个俱乐部并不十分激进,代表画家有西科特等,代表作是《无聊》。

俄国:巡回画派

巡回展览画派,对,没错,这个画派就是因为在俄罗斯做巡回展览而得名。从另外一个角度也可以看出,巡回展览画派比较注重对于民众的教育和影响。巡回展览画派是19世纪下半叶俄国最主要的进步艺术团体,创建之初有15位画家,他们站在民主主义立场上.反映人民生活,历史事件和俄罗斯美丽的大自然。克拉姆斯柯夫是巡回画派的组织者和思想领导,而列宾代表了巡回画派现实主义艺术的最高成就。

《无名女郎》

克拉姆斯柯夫,惊艳的《无名女郎》就出自他手。

列宾《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伊凡雷帝杀子》、《查波罗什人写信给苏丹王》、《意外归来》等等,太多了。

《意外归来》

主要描绘了一个流放者突然回家的场景。

总之,19世纪西方美术总体上是由反应生活、推动社会变革到反应市民生活的趋势,从崇高走向平凡,从严肃走向轻松,而艺术家们也变得更关注艺术语言的表现,这也为之后20世纪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推荐阅读: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