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中的曹操可謂是一代嫋雄,經過一步步的努力,最終奪得了三分之一的天下。他不僅是一位出色的一方霸主,更是一名有遠大志向的詩人,在他七個兒子當中最爲出色的就是曹衝、曹植以及曹丕了。曹植和曹丕這兄弟兩彼此常常刁難對方,話說一次曹丕看到兩牛鬥架,就讓弟弟曹植即興作詩但不能有牛子,結果流傳千年。

曹丕見兩牛鬥毆,故意讓曹植即興作詩,不能有牛字,後來流傳千年

曹植放到現在就是一個十足的文藝男青年,喜歡吟詩作對,後世對他最爲熟知的就是七步成詩的典故。但這位千年難得一遇的才子又怎麼可能只有這一幅作品呢?“才高八斗”是孤傲如謝靈運對他的評價,對於曹植他甘拜下風。就連歐陽修、李白等人都十分崇拜他,李白甚至在《將進酒》中借一句“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將當成自己的知己。

曹丕見兩牛鬥毆,故意讓曹植即興作詩,不能有牛字,後來流傳千年

曹植的一首《洛神賦》便足以奠定他在歷史上的地位,儘管如此,曹操還是將自己的位子傳給了資質平庸的曹丕,就是因爲曹操覺得他要比曹植沉穩。所以這兄弟兩雖然都是正室夫人所生的嫡子,但是常常喜歡較量一番,曹丕對於作詩實在是沒一點天賦,坐上皇帝后更是對這位才華橫溢的弟弟稍有妒忌。

曹丕見兩牛鬥毆,故意讓曹植即興作詩,不能有牛字,後來流傳千年

在《太平廣記》一書中有一段關於二人的有趣記載,也就是我們熟知的那首“鬥牛詩”的來歷。一日,曹丕帶領衆多兵馬外出狩獵,途中見到兩頭牛在牆角鬥毆。其中一頭牛因爲體力不支最終墜井而死,曹丕見狀後開始以曹植的性命做威脅,讓他騎在馬背上在百步之內做出一首詩,其中不得道是牛,也不雲是井,也不能說出鬥一字,最重要的是不可說出死。

曹丕見兩牛鬥毆,故意讓曹植即興作詩,不能有牛字,後來流傳千年

在這樣的條件下將整個場景給描述下來,如若步盡不成,則就要面臨斬刑的危險。曹丕想要藉此殺一殺曹植的士氣,卻不曾料到他果真將此詩給作了出來:“兩肉齊道行,頭上戴橫骨。行至凼土頭。峍起相唐突。二敵不懼剛,一肉臥土窟。非是力不如,盛意不得泄。”在如此險惡的情況下依舊可以鎮定如初的作詩,或許只有他曹植能行了吧。

曹丕見兩牛鬥毆,故意讓曹植即興作詩,不能有牛字,後來流傳千年

此詩完成之際馬不過走了幾十餘步,完全符合曹丕所設的條件,卻用寥寥幾筆將兩牛鬥毆的場景描繪的淋漓盡致。最後一句“非是力不如,盛意不得泄”更是另有所指,將曹丕對他的野心和威脅也一併描寫出來,可謂是一語雙關。

曹丕見兩牛鬥毆,故意讓曹植即興作詩,不能有牛字,後來流傳千年

這被逼出來的詩意非但不能說是胡謅,而是可以信手拈來的自信與才華的不可掩飾,也難怪它會流傳千年,其地位和《七步詩》是有之過而無不及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