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安徽省中小學教招統考筆試科目為《教育綜合知識》和《學科專業知識》兩科。其中《教育綜合知識》,細節類的考點題目,最容易掉進陷阱,現對容易出錯的有代表性的部分教基題目進行梳理,希望對廣大考生考試提供一定的幫助。??

【例1-單選題】義務教育的特徵是( )。?

A.?強制性、免費性、普遍性?B.強制性、科學性、普遍性?C.發展性、基礎性、普及性?D.普及性、基礎性、強制性?【答案】A。?

【易錯點提醒】:此題考查義務教育特徵。?【例2-單選題】義務教育階段課程計劃的特徵是( )。?A.強制性、免費性、普遍性?B.強制性、科學性、普遍性?C.發展性、基礎性、普及性?D.普及性、基礎性、強制性?【答案】D。?

【易錯點提醒】:與第一題相區別,此題題干關鍵詞是「課程計劃」。?【例3-單選題】義務教育的課程的特徵( )。?

A.強制性、免費性、普遍性?B.強制性、科學性、普遍性?C.發展性、基礎性、普及性?D.普及性、基礎性、強制性?【答案】C。?

【易錯點提醒】:與第一、二題相比,此題題干關鍵詞是「課程」。?【例4-單選題】小學教育在義務教育中的地位主要表現在( )。?

A.強制性、免費性、普遍性?B.強制性、科學性、普遍性?C.發展性、基礎性、普及性?D.普及性、基礎性、強制性?【答案】D。?

【易錯點提醒】:與以上習題相比,此題題干關鍵詞是「小學教育」。?【例5-單選題】小剛同學參加英語考試時對於一些簡單而熟悉的英語單詞怎麼也想不起來,其中造成這種遺忘的原因是( )。?A.干擾?B.提取失敗?C.衰退?D.動機性遺忘?【答案】B。?

【易錯點提醒】:此題題干中無「緊張」一詞。?

【例6-單選題】小剛同學參加英語考試時,由於緊張,一些英語單詞怎麼也想不起來,其中造成這種遺忘的原因是( )。?A.干擾?B.提取失敗?C.衰退?D.動機性遺忘?【答案】D。?

【易錯點提醒】:此題題干中有「緊張」一詞。?

【例7-單選題】飢餓者對食物有關的刺激、乾渴者對水有關的刺激反應特別敏感,易激起覓食活動。這是動機的( )功能。?A.激活?B.指向?C.維持?D.調整?【答案】A。?

【易錯點提醒】:激活功能是指促使個體產生某種活動,由靜到動。?

【例8-單選題】在成就動機的支配下,人們可以放棄舒適的生活條件而到艱苦的地方去工作。這是動機的( )功能。?A.激活?B.指向?C.維持?D.調整?

【答案】B。?

【易錯點提醒】:指向功能是指促使個體行為指向某一具體目標或對象。

(師出教育,專註安徽教師考編)

知識點:

1.技能,是通過練習而形成的合乎法則的活動方式。技能的基本特點有:第一,技能是通過學習或練習而形成的,不同於本能行為;第二,技能是一種活動方式,是由一系列動作及其執行方式構成的,屬於動作經驗,不同屬於認知經驗的知識;第三,技能中的各動作要素及其執行順序要體現活動本身的客觀法則的要求,不是一般的習慣動作。技能的種類有:操作技能;心智技能。

2.操作技能也叫動作技能、運動技能,是通過學習而形成的合法則的操作活動方式。操作技能的特點有:物質性(客觀性);外顯性;展開性。心智技能也稱智力技能、認知技能,是通過學習而形成的合法則的心智活動方式。心智技能的特點有:對象具有觀念性;執行具有內潛性;結構具有簡縮性。

(師出教育,專註安徽教師考編)

3.操作技能的分類。根據動作的精細程度與運動強度不同,分為細微型操作技能與粗放型操作技能;根據動作的連貫與否分為連續型操作技能與斷續型操作技能;根據動作對環境的依賴程度的不同,分為閉合型操作技能與開放型操作技能;根據操作對象的不同分為徒手型操作技能與器械型操作技能等。

4.技能的作用。技能是合法則的活動方式,不是一般的隨意動作或無規則的動作,正是由於這種特性,它能夠對活動進行調節與控制。它可以控制動作的執行順序和執行方式,從而可以使個體的活動表現出穩定性、靈活性,能夠適應各種變化的情境。技能還是獲得經驗、解決問題、變革現實的前提條件。經驗獲得的過程是通過一系列的心智動作實現的。

5.操作技能形成的四個階段:操作定向;操作的模仿;操作的整合;操作的熟練。(1)操作定向即了解操作活動的結構映象過程。映象應包括兩方面:一是有關操作動作本身的各種信息;二是與操作技能學習有關或無關的各種內外刺激的認識與區分。(2)操作的模仿即實際再現出特定的動作方式或行為模式。模仿需要以認知為基礎。操作模仿階段的動作特點有:動作品質(動作的穩定性、準確性、靈活性較差);動作結構(各個動作要素之間的協調性較差,互相干擾,常有多餘動作產生);動作控制(主要靠視覺控制);動作效能(完成一個動作往往比標準速度要慢)。(3)操作的的整合即把模仿階段習得的動作固定下來,並使各動作成分相互結合,成為定型的、一體化的動作。操作整合階段的動作特點有:動作品質(動作可以表現出一定的穩定性);動作結構(動作的各個成分趨於分化、精確);動作控制(動覺起主導作用);動作效能(心理能量的不必要消耗減少)。(4)操作的熟練指所形成的動作方式對各種變化的條件具有高度的適應性,動作的執行達到高度的完善化和自動化。

6.操作技能的培訓要求。(1)準確地示範與講解;(2)必要而適當的練習。練習曲線的共同點有:開始進步快;中間有一個明顯的、暫時的停頓期,即高原期;後期進步較慢;總趨勢是進步的,但有時出現暫時的退步。(3)充分而有效的反饋。(4)建立穩定清晰的動覺。

(師出教育,專註安徽教師考編)

7.心智技能的形成。我國教育心理學家根據加里培林的理論把心智技能的形成分成三個階段: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它是依據心智技能的實踐模式,把主體在頭腦中建立起來的活動程序計劃,以外顯的操作方式付諸實施;原型內化,即心智活動的實踐模式向頭腦內部轉化,由物質的、外顯的、展開的形式變成觀念的、內潛的、簡縮的形式的過程。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