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時期的凌煙閣24功臣,都是爲唐朝的建立立下汗馬功勞的人,他們中不少人爲後人熟知,如房謀杜斷,善諫的魏徵,以及善於打仗的李靖、秦瓊等等。有一個人也位居凌煙閣,但他的知名度要小得多,他叫唐儉。

在敵人的監獄裏爲李世民收穫一員猛將,又救了李淵的命

唐儉的父親和李淵是好朋友,唐儉和李世民也是好朋友,他在隋朝末年就看清了形式,建議李世民父子起兵。從這個方面說,唐儉的知名度雖然不高,但他的作用卻不小。太原起兵後,他自然追隨李淵父子,成了李唐集團核心中的一員。

公元619年,唐儉被劉武周的悍將尉遲敬德捉住。同時被俘的還有李孝基、元君實。在監獄裏,唐儉對尉遲敬德開始策反。很快,他作通了尉遲敬德的思想工作,雖然尉遲敬德幾年後才降唐,但唐儉當時的策反起了相當大的作用。

在敵人的監獄裏爲李世民收穫一員猛將,又救了李淵的命

在監獄裏,唐儉和元君實關在一起。兩人在聊天中,唐儉聽出獨孤懷恩有謀反的意思。可自己身陷囹圄,怎麼把消息送出去呢?唐儉想到了尉遲敬德。他把尉遲敬德找來,讓他放了自己的手下劉世讓,然後由劉世讓給李淵傳遞消息。

劉世讓馬不停蹄地趕到蒲津時,李淵的船已經到了黃河中流,他要去獨孤懷恩那裏視察。聽到劉世讓的彙報,李淵大喫一驚,說了一聲“上天保佑”馬上返回。

在敵人的監獄裏爲李世民收穫一員猛將,又救了李淵的命

通過尉遲敬德,唐儉救了李淵的命。唐儉在監獄裏做了兩件大事,讓後人看到他的智慧,也讓李淵更加看重他。李世民當了皇帝后,還賜給他一個免死金牌。當然,他之前和之後的表現也都對得起這個免死金牌。

公元627年,唐儉第一次出使突厥,他帶回了流落異域的隋煬帝蕭皇后,順便還瞭解了敵情。公元630年,唐太宗一方面派唐儉再次出使突厥進行談判,一方面派戰神級大將李靖等人兵分六路,十多萬大軍一起進攻。突厥很快被打敗。唐儉雖然沒有參加正面戰場,但他的作用也不小。

在敵人的監獄裏爲李世民收穫一員猛將,又救了李淵的命

戰爭結束後,唐儉被封爲民部尚書。在跟隨唐太宗一次打獵中,一羣野豬從林子裏衝出來,唐太宗豪情頓起,四支箭殺死四頭野豬。但驚險的是,有一頭受了驚嚇的野豬跳起來,都夠着唐太宗的馬鐙了。危急中,唐儉下馬刺殺野豬,唐太宗也拔劍砍死了野豬。

一頭野豬讓唐太宗彷彿回到了金戈鐵馬的戰爭時代。他回頭笑着對唐儉說,你沒見過我上陣殺敵吧,比這危急的時候多了,這點小事算什麼?

在敵人的監獄裏爲李世民收穫一員猛將,又救了李淵的命

唐儉正色回答,漢高祖馬上得天下,而不馬上治天下。陛下如今已經平定四海,怎能再跟一頭野獸逞雄心呢?

唐太宗是古代最善於納諫的皇帝,他覺得唐儉說的有道理,就不再打獵。爲了表彰唐儉,還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他的兒子,和他結了親家。

在敵人的監獄裏爲李世民收穫一員猛將,又救了李淵的命

不過,我們從這件事上還是看到唐太宗的落寞。當年馳騁沙場是何等快意,現在,沒仗可打了,打個獵還被人說來說去。

唐儉在爲官上並不太稱職,他經常和人縱情喝酒而忘了自己的本職工作。不過,憑着揭發獨孤懷恩謀反和勸諫唐太宗打獵這兩件事,足以讓人看到他對李唐王朝的感情,對李淵和李世民的感情,因此,他得到了唐太宗的信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