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萬伊朗現代化軍隊 僅用4天就被兩大強國的閃電戰瓦解!


1941年6月,隨着德軍開始入侵蘇聯,二戰的影響力範圍進一步向着東方世界擴散。加上一個月前發生的盎格魯-伊拉克戰爭,讓同盟國對於納粹勢力在中東地區的統戰,有了超乎以往的重視。當時的伊朗國王禮薩汗,不僅拒絕站隊,還繼續和軸心國方面保持一定的合作關係。因此惹來了英國與蘇聯的出兵干涉。

在這場只有4天的戰爭中,英國與蘇聯出於各自的不同目的而聯合出兵。最終相約在德黑蘭,將伊朗人用十多年時間建立的現代化軍隊瓦解。

軍人王國


20萬伊朗現代化軍隊 僅用4天就被兩大強國的閃電戰瓦解!

巴列維時代的伊朗國旗


1925年建立的伊朗巴列維王朝,實際上是一個大波斯民族主義軍人國家。就和所有的此類政權一樣,禮薩汗將國家的工業化和軍事化目標捆綁,並盡力掙脫那些歷史傳統給伊朗帶來的格侷限制。

爲此,伊朗以自己的石油收入爲保障,大力進行公路、鐵路等基礎設施建設,同時也儘量選擇來自德國的公司或技術人員。而在此之前,伊朗大體上就是大英帝國與俄羅斯帝國的勢力緩衝區。所以,儘管禮薩汗大力從捷克等中歐國家購買軍備,還是擋不住空軍大都使用英國飛機的現實。至於作爲現代化動力源泉的石油收入,也必須和英國公司分享。


20萬伊朗現代化軍隊 僅用4天就被兩大強國的閃電戰瓦解!

正在閱兵的伊朗國王 禮薩汗


另一方面,巴列維王朝與國內民衆的關係也比較緊張。這主要是希望獲得個人獨裁大權的國王與地方傳統部族勢力的矛盾,也是急速要求現代化所造成的貧富差距和城鄉差距問題。後來讓這個王朝覆滅的因素,在其建立之初就已經廣泛存在。因此,伊朗人先後組建的近20萬陸軍和擁有100多架飛機的空軍,基本上的首要任務就是負責對內鎮壓。

最後,英國和蘇聯雖然因爲各自的問題,暫時表現出有放鬆對伊朗影響的趨勢。但被伊朗人視爲重要夥伴的德國,卻又用軍事行動迫使英國和蘇聯對伊朗的各類需求加深。前者的核心利益在於分佈於伊朗西南部的油田,後者的最大訴求就是禮薩花大價錢建立的交通系統。一旦伊朗跳反,或者默許軸心國間諜進行破壞,都會讓英國損失石油或蘇聯人的獲得援助渠道癱瘓。所以,對伊朗進行快速的軍事幹預,就顯得越來越有必要。


20萬伊朗現代化軍隊 僅用4天就被兩大強國的閃電戰瓦解!

戰前 參加閱兵式的伊朗憲兵部隊


大軍壓境


20萬伊朗現代化軍隊 僅用4天就被兩大強國的閃電戰瓦解!

負責指揮入侵伊朗行動的奎南中將(黑帽子)


早在1941年5月,部分英印軍隊就從伊拉克的巴士拉港進入了伊朗西部。但在當時,這些小規模部隊的任務是保護英國石油公司的僱員。到了這年7月,鑑於納粹德國的繼續擴張性行爲,強烈的外交照會開始不斷被送遞伊朗,要求巴列維王朝驅逐境內的軸心國公民。

此時的伊朗,已經大體預料到英國人會使用武力。因爲在伊拉克的短促戰爭後,英軍依然在從印度等地向兩河流域增兵。其規模已經擴大到2個步兵師、1個裝甲師、1個獨立的步兵旅和1個騎兵旅。至於伊朗南部海岸所在的波斯灣地區,則完全處於皇家海軍的監控之下。英國、印度、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的軍艦,隨時可以從臨近的巴士拉與卡拉奇開來。


20萬伊朗現代化軍隊 僅用4天就被兩大強國的閃電戰瓦解!

英軍進入伊朗的主力將由印度士兵擔任


但巴列維的政府估計,這類軍事行動僅僅會發生在南部的胡澤斯坦省。因爲英國人對於沒有石油的地方,不會有多大興趣。只要自己不宣佈倒戈軸心國集團,就不會惹來全方位的軍事打擊。至於北方的蘇聯,似乎是沒有餘力來出兵南下。

實際上,蘇聯人比英國更急於出兵伊朗。因爲德軍的入侵,已經重創了部署在西部前線的軍隊和工業設施。只有方便的獲得英美兩國援助,蘇聯才能和德國人繼續抗衡下去。但德國海軍的潛艇狼羣,對大西洋到白海的航線有着巨大威脅。


20萬伊朗現代化軍隊 僅用4天就被兩大強國的閃電戰瓦解!

蘇聯急需伊朗的鐵路爲自己輸入大量援助物資


相比之下,從伊朗通過鐵路運輸就安全不少。在日本參戰之前,軸心國海軍力量根本無力觸及太平洋與印度洋。蘇聯完全可以好好享受大英帝國的全球體系,給自己帶來的安全保障。因此,在即將開始的入侵行動中,蘇聯從高加索和中亞地區調集了1000輛坦克和整整3個軍兵力。大有一口占據整個伊朗的架勢。


20萬伊朗現代化軍隊 僅用4天就被兩大強國的閃電戰瓦解!

從高加索等地南下的蘇聯機械化步兵


釜底抽薪


20萬伊朗現代化軍隊 僅用4天就被兩大強國的閃電戰瓦解!

英國與蘇聯軍隊的行動路線


1941年8月25日,英軍開始從伊拉克和波斯灣方向開始行動。曾在伊拉克戰爭中擔任英印軍隊指揮的奎南中將,擔任對伊朗行動的總司令。他的連同麾下的伊拉克駐軍一起,在稍後被更名爲“伊拉克-伊朗司令部”。


20萬伊朗現代化軍隊 僅用4天就被兩大強國的閃電戰瓦解!

負責打頭陣的皇家海軍 肖勒姆號護衛艦


皇家海軍的肖勒姆號護衛艦,首先在凌晨時衝入了靠近伊拉克的阿爾巴丹港。在伊朗人有所反應之前,艦上的2門102mm火炮就已經將部署在那的伊朗炮艦帕朗號擊沉。接着,部分皇家海軍陸戰隊員與傘兵部隊的援兵一起,登陸進攻煉油廠。伊朗守軍很快開始還擊,並堅持到那天下午。


20萬伊朗現代化軍隊 僅用4天就被兩大強國的閃電戰瓦解!

被肖勒姆號擊沉的 帕朗號炮艦


同時,皇家澳大利亞海軍的堪培拉號武裝商船,進攻附近的另一港口城市班達爾沙-普布爾。兩個營的陸軍士兵成功登陸,並開始對港口、伊朗海軍基地和煉油廠等目標發起突襲。爲堪培拉號護航的亞拉號護衛艦,也擊沉了還沒準備好戰鬥的伊朗炮艦巴布號。時任伊朗海軍司令的巴揚多爾也在戰鬥時陣亡。8艘停泊在當地的軸心國商船,也遭到了英軍的逐個突襲。其中有1艘因企圖逃離港口,而被亞拉號擊沉。


20萬伊朗現代化軍隊 僅用4天就被兩大強國的閃電戰瓦解!

皇家澳大利亞海軍的 亞拉號護衛艦


更大規模的陸上援軍,則從巴士拉直接向東進入伊朗境內。在海軍逐個佔據重要口岸時,對部署在當地的伊朗陸軍進行威懾和驅逐。雖然首批兵力只有2個印度步兵旅,卻沒有遭到伊朗方面的頑強抵抗。雖然巴列維王朝在這個重要是省份部署有4個師部隊,且爲其配備了坦克和機械化旅,但他們卻需要足夠的燃料和彈藥來保證自己的戰鬥力。由於事發突然,他們沒有時間來獲得足夠的彈藥儲備。煉油廠等目標被英軍佔據後,裝甲部隊就失去了燃料供應來源。此後的一整天裏,伊朗軍隊都處於急速的奔逃之中。


20萬伊朗現代化軍隊 僅用4天就被兩大強國的閃電戰瓦解!

戰前的伊朗空軍飛行員合影


皇家空軍的空襲也讓伊朗空軍失去了戰鬥力。包括位於首都德黑蘭的大部分基地,都遭到了轟炸和掃射。大批不晚於30年代中期水平的飛機,被摧毀在地面上。皇家空軍甚至還轟炸了德黑蘭等城市,但僅僅丟下了帶有宣傳內容的傳單。


20萬伊朗現代化軍隊 僅用4天就被兩大強國的閃電戰瓦解!

伊朗空軍的主要飛機都購買自英國


一直到8月27日,英印軍隊向北前進到位於內陸的阿瓦茲城。在那裏,他們第一次遇到了較爲堅決的抵抗。集中起來的伊朗陸軍,已經準備好了野戰工事,並擁有大炮和坦克進行支援。快速前進的印度步兵,缺乏坦克等重裝部隊的支持,在數次進攻中被擊退。英軍就只能選擇繞過次,僅以一些部隊進行圍困和監視。


20萬伊朗現代化軍隊 僅用4天就被兩大強國的閃電戰瓦解!

伊朗從捷克購買的38t輕型坦克


第二個印度步兵師則選擇從伊拉克東部邊界進入伊朗。爲此,他們必須穿過地形複雜的扎個羅斯山脈。在空軍的不間斷掩護下,他們很快攻破了部署在山麓關口內的2000伊朗守軍。期間,一些殘存的伊朗空軍飛機開始對進攻的英國人展開轟炸。但他們老式輕型轟炸機,很快就遭到了英軍的颶風戰鬥機攔截。在6架飛機被擊落後,伊朗空軍被逐出了戰區天空。


20萬伊朗現代化軍隊 僅用4天就被兩大強國的閃電戰瓦解!

進入伊朗的英軍輕型裝甲車


接着,皇家空軍開始對部署有伊朗邊防部隊的城鎮展開轟炸。這個方向的伊朗軍隊很快也開始撤退。他們和南方的友軍一樣缺乏必要的軍需物資,並且時刻會遭到敵人的空襲。爲了阻礙英軍前進,他們炸燬了一些道路,並用砍伐的樹木構成了很多障礙。


20萬伊朗現代化軍隊 僅用4天就被兩大強國的閃電戰瓦解!

接管伊朗煉油廠的印度步兵


英軍一直順利挺進到沙哈巴德,才遇到了2個伊朗正規步兵師的阻攔。在8月28日的戰鬥中,30000名伊朗士兵在炮兵火力幫助下,努力阻止英軍前進。但因爲裝甲部隊的數量太少,伊朗人就將裝甲汽車和坦克都分散到了步兵部隊當中。結果,雖然英軍的勢頭得到遏制,伊朗人也沒有能力發動反擊。


20萬伊朗現代化軍隊 僅用4天就被兩大強國的閃電戰瓦解!

戰前一次演習中的伊朗步兵


總的來說,英印軍隊在入侵伊朗南部時,表現的非常剋制。然而,因爲他們截斷了伊朗的人燃料供給,讓對方的現代化軍隊實力大跌。皇家空軍在對待非軍事目標時,往往用傳單替代炸彈。也算是不想和伊朗當地人豎立嚴重的對立情緒。


20萬伊朗現代化軍隊 僅用4天就被兩大強國的閃電戰瓦解!

被俘後接受訊問的伊朗金


暴力碾壓


20萬伊朗現代化軍隊 僅用4天就被兩大強國的閃電戰瓦解!

爲蘇軍開道的T26輕型坦克


相比從南部進軍的英國人,蘇聯軍隊在北方的行動就沒有那麼客氣了。在8月25日時,他們就從高加索山脈以南的阿塞拜疆進入伊朗西北部。先頭部隊就是1000輛T-26坦克和數支機械化步兵分隊。在他們身後還有整整一個軍的蘇聯部隊。


20萬伊朗現代化軍隊 僅用4天就被兩大強國的閃電戰瓦解!

正向伊朗民衆分發傳單的蘇軍士兵


同樣是因爲事發突然,伊朗軍隊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被拖入了戰爭。加之他們的裝甲部隊都部署在南方,實際上很難抵擋蘇聯的坦克集羣。最先嚐試反擊的還是空軍部隊,但轟炸機部隊很快就遭到攔截,機場隨即被蘇聯空軍轟炸。此外,由於軍官層的萎靡,部署在西北邊境附近的2個步兵師也很快就失去了正規的組織協調,只有部分士兵自發的進行微弱抵達。因此,包括大不里士在內的西北要地,在一天後就宣告失守。


20萬伊朗現代化軍隊 僅用4天就被兩大強國的閃電戰瓦解!

戰爭爆發前的伊朗騎兵部隊


在裏海沿岸,蘇聯海軍出動了10多艘小型艦艇,運送海軍步兵前去攻佔巴列維港。同時,第二個蘇聯軍迂迴從陸上發起包抄。但在那裏,蘇軍遭遇到了伊朗人在戰爭中的最頑強抵抗。駐守在巴列維港的海軍陸戰隊,炸沉了幾艘自己的駁船來堵塞港口。接着在從內陸趕來的炮援助下,阻止了蘇聯海軍步兵的登陸。甚至還用高射炮驅逐了企圖靠近的蘇軍飛機。


20萬伊朗現代化軍隊 僅用4天就被兩大強國的閃電戰瓦解!

戰爭爆發前的伊朗海軍士兵


發現進攻受阻後的蘇軍,在26日出動了大批重型轟炸機,連續轟炸了裏海沿岸的伊朗軍隊和城鎮。伊朗守軍在陣地被摧毀後,進入城市繼續巷戰。蘇軍只能繼續以壓倒性的空軍力量進行轟炸,並隨時提防狙擊手從附近打來的冷槍。原本計劃的快速進軍,就這樣被拖延了三天。其後,伊朗主力正規軍宣佈投降,但有很多人還是拖入了附近的山中繼續抵抗。


20萬伊朗現代化軍隊 僅用4天就被兩大強國的閃電戰瓦解!

進入大不里士的蘇軍部隊


此外,第三支蘇軍還從自己控制的中亞地區出兵,目標是佔領靠近阿富汗的伊朗東北部地區。除了原有的正規作戰力量外,蘇聯人在開戰前還大量招募土庫曼斯坦境內的新兵入伍。在進攻呼羅珊省的首府馬什哈德時,他們遇到了8000伊朗輕裝步兵的頑強阻擊。蘇軍提前出動飛機摧毀了當地機場和兵營,隨後兵分三路靠近城市。經過三天的山地攻堅戰,才成功突入對手腹地。


20萬伊朗現代化軍隊 僅用4天就被兩大強國的閃電戰瓦解!

攻入伊朗城市的蘇軍士兵


到8月28日時,伊朗位於北方的三個省都已經被蘇軍佔據,南方的大部分海岸也被英軍控制。由於捨不得摧毀自己苦心建立的道路系統,禮薩汗只能在德黑蘭坐等兩路敵人來他的首都會師。


20萬伊朗現代化軍隊 僅用4天就被兩大強國的閃電戰瓦解!

在伊朗西北部地區碰頭的英國與蘇聯軍隊


出於憤怒和羞恥感,國王險些用自己的手杖將擔任武裝部隊司令的艾哈邁德將軍打死。但迫於嚴峻的現實形勢,高傲的國王還是下令軍隊停止抵抗。在將親英的首相免職後,派人去和盟軍方面進行談判。此時,距離戰爭開始僅僅過去了4天。


20萬伊朗現代化軍隊 僅用4天就被兩大強國的閃電戰瓦解!

成功會師的蘇聯與印度士兵


伊朗的變天


20萬伊朗現代化軍隊 僅用4天就被兩大強國的閃電戰瓦解!

進入德黑蘭的蘇軍坦克


20萬伊朗現代化軍隊 僅用4天就被兩大強國的閃電戰瓦解!

在德黑蘭舉行聯合閱兵的英蘇兩軍


1941年9月17日,經過前期的談判和討價還價,英國和蘇聯軍隊還是進入了伊朗首都德黑蘭。作爲國王的禮薩汗,在之前已經將國內的軸心國公民送往鄰國土耳其,讓他們通過中立國返回家鄉。他自己則被盟國方面宣佈廢黜,並由他的兒子禮薩-巴列維接任。此後,禮薩汗一直在英國的監管下,並最終被流放到了南非。


20萬伊朗現代化軍隊 僅用4天就被兩大強國的閃電戰瓦解!

被英國人扶上王位的 巴列維


隨着新的巴列維國王登基,伊朗基本上成爲了同盟國勢力的一員。英軍繼續保持着在南部產油區的存在,蘇聯軍隊則到二戰結束時都不願意從北方佔領區撤退。戰爭期間,大批美國產生的援助物資被運到伊朗。一部分提供給蘇軍使用,另一部分則用於支援中東地區的英聯邦軍隊。


20萬伊朗現代化軍隊 僅用4天就被兩大強國的閃電戰瓦解!

相談甚歡的英國與蘇聯士兵


20萬伊朗現代化軍隊 僅用4天就被兩大強國的閃電戰瓦解!

戰後的英軍與蘇軍佔領區


伊朗自身也在1943年正式向軸心國宣戰,並因此開始得以收穫大批美國物資援助。那些困擾禮薩汗的國內矛盾,在之後的很長時間裏都會被大量美國援助所暫時壓主。


20萬伊朗現代化軍隊 僅用4天就被兩大強國的閃電戰瓦解!

飛抵伊朗後準備轉交給英國和蘇聯的美國攻擊機


至於原本還期望伊朗倒向自己一邊的德國人,也在戰爭期間曾組織了伊朗當地的納粹組織。但他們的破壞行動沒有收到任何實際效果。伊朗首都德黑蘭也成爲了美英蘇三國領導人的首個會面場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