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问大家:请问,你爱国吗?如果是,那以什么样的方式去表达对祖国的爱呢?「爱」应该说是对人、国家、社会等对象发自内心,有深挚的感情。我认为,爱国主义要讲究方式和策略,一旦弄错了这些,你就有可能无意间、突然间变成卖国者——爱国贼了。无论你是行动派还是沉默派,都有可能成为爱国贼。                                               

                                                                                                                                                                                               By 加藤嘉一

 

一个自高中毕业,跨海来到中国念书的日本人,目睹了05年中日因「靖国神社」事件,所引发的一连串「反日」、「反华」的抗争行动。人民被煽动攻击日本大使馆、日本餐厅、甚至是开著日本汽车的中国人。日媒刻意不断地重播耸动的暴力画面,使得日本出现若干「中国人不文明」、「流氓」、「共产主义下的孩子就是这样」等同样偏激的言论,于是,一场双方以民族主义为名的闹剧,就这么血淋淋地在05年上演。这个日本的年轻人,认为此种爱国的方式错了,因为随之而来的是,好几个月「被政治关系冻结的文化关系」;教授日语、学习日语的人,被认为是不爱国家的卖国贼,然而,以排他为手段,无视中日经贸关系的人,真的爱国了吗?

 

两年前,在台南红衫军造势场合上的失控砸车事件,当事人是一位年纪30出头的许小姐,当时她真的吓坏了,虽然把车卖了,但许小姐仍然惊恐失眠了好一阵子,她说对于政治活动,从此后只敢在心里支持,再也不敢到造势场合了。 96920,被砸红车车主许小姐说,「我不会再去了(倒扁),太可怕了,我觉得这种人不是警方可以控制,他们以为团结力量大,可是不是用在这上面。」                      

                                                                     (2008/09/09 12:35) 东森新闻记者黄琮群

 

无独有偶,在台湾也有类似事件,只因为彼此政治立场不同,群众们便可以对一位女性驾驶暴力相向。这些群众,必定相信自身是非常爱国、爱台湾、爱这片土地,但是他们的行为,彻彻底底损害了台湾的民主,可以说是无意识的「爱国贼」。煽动群众上街头的民进党、放大这些暴力事件的媒体,则是有意识的「爱国贼」。

 

 

「爱国」不应该自以为是,更不应该盲目自大。「爱国」要求人们理性思考哪些方法与策略可取、有效和长久。国家利益是客观存在的,但一个人的言行符不符合国家利益(尤其是国家形象和尊严),能否推进国家利益,只能靠人们主观去思考、判断。「爱国」才变得更为丰富多彩。

                                                                                                                        By 加藤嘉一

 

 台湾作为一个新兴民主国家,社会内的政治活力充沛,却往错误的方向前进。一群「爱台湾」的人,正进行著卖台的行为,他们自以为是、盲目自大、逢中必反,却提不出任何具体政策。「爱国贼」这本书不但揭露中日廉价的民族主义,更让我们反思台湾社会不合理的政治现象。

 

 

 

 

======================================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507067

书名;爱国贼

作者:加藤嘉一

出版社:大块文化

出版日期:20110525

 

「爱国贼」数量庞大,就潜伏在你我周遭

  ○○五年四月九日上午,北京。数百人聚集在中关村海龙大厦门前的广场,拿布条、呼口号,「反对小泉参拜靖国神社」、「抵制日货」,展开了反日游行。作者提早抵达现场以便观察,随著人数逐渐增加到数千人,情况也开始混乱,当示威群众抵达日本大使馆时,便有人向使馆丢石头、鸡蛋和垃圾。

  作者反思这起事件中的各种角色:参加游行的人,顶著爱国的帽子,攻击别国的大使馆,算不算「爱国贼」?重复播放同一个镜头,煽动「反日」或「反华」情绪的媒体,算不算「爱国贼」?接收媒体资讯后,不经思考,盲目痛骂对方国家的愤怒网友,算不算「爱国贼」?甚至,因写出「太中立」的文章而无法在媒体上刊登后,选择明哲保身、保持沉默的作者自己,算不算「爱国贼」?

  你是否对这样的情况感到似曾相识?二年广州亚运,台湾的跆拳道选手杨淑君因电子袜问题被判失格,顿时群情激愤。我们可以试著回想,在各界的反应中,哪些人有审慎考虑过国家利益,哪些人又只是「爱国贼」?作者以「在华日本人」的第三只眼,大胆地提出了他对中日敏感话题的观点,也谈论了台湾和美国的境况。「爱国贼」四处蔓延,我们怎能不心生警惕?

  「卖国贼」,这我们耳熟能详,甚至不用提示,都能想出几个名字。但「爱国贼」呢?「爱国贼」是「为爱国而卖国的人」,是「爱之,适足以害之」的最佳写照。「卖国贼」和「爱国贼」的相同点,在于言行的结果,两者都损害了国家利益;而不同点则在其言行的主观出发点——是以权谋私还是自以为爱国?当然,「卖国贼」比「爱国贼」更加恶劣,但是在一个正常国家里,绝大多数的人不是「卖国贼」。与此相比,自以为是个爱国主义者,却成为实际客观上的卖国主义者的人——「爱国贼」的数量庞大。

  哪些人可能成为「爱国贼」呢?政客、记者、作家、学者、明星、军人、运动选手、官员、精英分子、知识分子、一般上班族、基层公务人员,甚至是普通老百姓当中的你和我,都有可能。而且,绝大多数的「爱国贼」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是「爱国贼」。这很麻烦,也是「爱国贼」无形蔓延,却难以控制的根本原因。

  作者在中国生活了八年,二○○五年在北京的现场观察「反日游行」后,开始认真思考何谓「爱国贼」?并在书中大胆地谈论了靖国神社、钓鱼台之争、中日两国人民的「二战观」等敏感议题,以及草根民意对国家外交的巨大影响。「爱国贼」和国家利益非但不是遥远的存在,还和我们切身相关。「爱国」不应该自以为是,更不应该盲目自大。看完本书之后,我们都该扪心自问:「我是『爱国贼』吗?」

作者简介

加藤嘉一

  一九八四年生于日本伊豆。二○○三年四月SARS高峰时抵达中国,作为公派留学生到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就读本科,二年获得硕士学位。

  二○○五月四月亲历北京「反日游行」后,开始为《南方周末》、《环球时报》等媒体撰写时事评论,并参加电视时事评论节目(如:央视《新闻11》、《环球视线》、《DIALOGUE》等;凤凰卫视《全球连线》、《锵锵三人行》、《时事辩论会》等)、国际交流、跨国谈判、担任同步口译等社会活动。

  现为北京大学朝鲜半岛研究中心研究员、日本庆应义塾大学SFC研究所访问研究员,同时担任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Vista看天下》、《北京青年周刊BQ》、《Nikkei Business Online》、《Japan Business Press》等专栏作家。

  出版过《七日谈:来自民间的中日对话录》(合著)、《日本走向何方》(译著)、《以谁为师:一个日本八后对中日关系的观察与思考》(专著)、《从伊豆到北京有多远》(自传)及《中国,我误解你了吗?》(专著)。

  二年十一月获得「二时代骑士」勋章。不喜欢媒体称他为「日本韩寒」。个人部落格:kato1984.pixnet.net/blog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