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约3500字预计阅读时间5分钟

每到学期结束时,班主任们就会绞尽脑汁“编写”那细碎又令人烦恼的评语。仔细研究可以发现,诸如“该生团结同学、尊敬师长,热爱集体、劳动积极……争取更大进步”这类空泛且放置任何学生身上都无误的“经典”评语,至今仍然在学生们素质报告册上普遍存在。有人说我们的教育其实是在用昨天的知识教今天的学生,适应明天的社会,很多班主任给学生们写的评语何尝不也是如此?教育日新月异地变化,班主任根据经验和习惯写的格式化评语已经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这样的评语,教育的作用无法显现。

十几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告诉我,用心拟写的评语能发挥很好的教育作用。我留心观察学生的日常表现,关注学生成长中发生的故事,给学生“量身定制”专有的个性化评语,比较客观地反映每个学生的特点,并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恰当指出缺点,帮助学生更准确地认识自己,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这样的个性化评语不仅针对性强,也有“温度”,学生能够发自内心接受,家长也十分认可,常常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下面我结合自己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从素材搜集、积累再到运用、反馈的过程,例说拟写评语的过程,力图呈现评语在促进学生进步与成长中的魅力。

01

学会悦纳挫折——写给追求完美的璇

璇,在校在家表现非常优秀,学习上更是同学眼中的学霸级人物。她对自己要求极高,事事追求完美,是班级里典型的追求完美的学生代表,当然自己承担的压力很大,很难放松自己,甚至不能让自己尽情地玩、痛快地笑。记得在一次测验中,因为看错答题条件和单位,没有得到满分,在拿到试卷的那一刻她就崩溃了,班里的很多学生都被她的反应给怔住了。

鉴于璇的性格特点,那学期我送给璇的评语是:

璇,你是一个优秀的孩子,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在活动中,都是班级里的标兵,是同学们的榜样;很意外,原来学霸也有金豆豆呀。对自己有高标准高要求那是好事,说明你很上进,追求完美;但不能过于苛责自己,因为我们就是在错误和失败中不断进步和成长;挫折,也是我们成长道路上一道别样的风景。老师相信你一定可以做到!期待能看到坚强面对挫折的你!

这是发生在璇身上的真实事情。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告诉我们,儿童时期形成的同一性对青春期的自我同一性形成有一定影响,发展不好的话会产生“同一性拒斥”或者“同一性混乱”的失败情况,表现为自尊心从“过强”转变为“过弱”、冲动、道德推理不够成熟、对自己要承担的生活责任感到畏惧等。青少年时期是儿童人格形成的关键期,可塑性大,形成健康的人格对人的终身发展都有良好的影响,反之,则影响其可持续发展。对出类拔萃的学生而言,过多的赞美无异于“毒药”,有百害而无一利。

优秀学生如果不能处理好成长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以后发生问题的概率比普通学生要大得多。我在评语中尽可能让她感到亲切(原来老师把我的一切都记在心里),又能幽默地指出她的不足,再给出建议,引导璇正确认识失败,学会悦纳挫折。“金豆豆”成为我和璇之间的小秘密,也时刻提醒着璇:我们每一个人都不可能是完美的,挫折会伴随着我们成长,只要我们一直走在追求优秀的道路上,就是完美。

02

提升团队意识——写给争强好胜的宁

宁,有着强烈的好胜心,经常以成就衡量自己的价值高低,追求与众不同,喜欢自己受到别人的羡慕、成为众人的焦点,希望能够得到大家的肯定。宁是班级足球队的核心成员之一,清楚地记得在三年级的校足球联赛上,本是踢中锋的他,在拿到球后,急于进球而自己带球闯入对方区域,但最终还是因为自己实力有限被对方拦截下来,也因此让班级失去一次很好的进球机会,观战的同学们都纷纷抱怨他。

那学期我送给宁的评语先是一首打油诗:

足球场上风云起,初生牛犊勇往前;冲锋陷阵不靠强,唯有团结才最棒!足球场上,老师和同学们欣赏到了你的实力和拼搏精神,你是我们四班的骄傲!可是老师还要告诉你一点,像这样团体型的比赛,更需要发挥团队的力量,个人本领再强也敌不过团队的力量,聪明的你一定明白老师的愿望。加油!

评语送出去之后并没有结束。开学后,我问了宁能不能看懂,他不好意思地低着头说:“李老师,那次比赛是我心太急,急着想进球,让班级错失了很好的机会。我知道我是团队中的一员,应该要互相配合,我一定会牢记在心的。”虽然我不确定宁以后是不是能够如他所说的那样做事,但最起码在我们谈话的那一刻他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而且态度还很端正,认识很到位,就这一刻,都值得我为宁点赞。

03

学会宽容——写给班长涛

涛,是我们班的班长,同学们推选他当班长,是因为他身上的领袖特质特别明显,在班级中有威信,当班级遇到事情而老师又不在现场时,能指挥全班同学,有较强的管理能力;但他有点不拘小节,脾气较大,与同伴相处时忽视别人的感受。

记得有一次同学们在班级卫生责任区值日时,我班学生与其他班级发生了矛盾,值日同学之间处理不好这个问题,于是找到了两个班的班长来协商。可以说学生们的做法都很好,可是邻班班长态度不太友好,涛一气之下将分界线的垃圾全部扫到对方去,还撂下一句狠话:你们不遵守规则,这是对你们的惩罚!结果两个班的学生发生了更大的争执,直到老师出面才解决。

作为班长,涛在处理这件事情上方法不是很妥当,那学期我送给他的评语是:

涛,作为班长,你的规则意识很强,而且有很强的管理能力和雷厉风行的做事作风,这是同学们信任与拥护你的原因,老师也很欣赏你的这些优秀品质。但老师还想送你一句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名言——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细细品味一下这句话,相信你一定能领悟其中的道理!

一句很有针对性的名言,在恰当的时候送给像涛这样的孩子,对他们来说如醍醐灌顶,会产生不错的教育效果。不久后我就在QQ中收到涛的反馈:卫生区发生矛盾后,我自己也进行了反思,认识到当时的做法太过粗暴,其实可以宽容对待同学,也可以寻求老师们的帮助,我那样的做法显得我们班很小气而且还比较霸道,谢谢李老师的提醒,以后我一定会注意不乱发脾气!

这样的反馈,我想应该是我们每一个教育人所期待的教育效果吧。

04

增强信心——写给温顺的妮

妮,就是这样一个温顺的孩子:温和友善、忍耐随和、善解人意,她很关注别人的感受,却不是太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显得优柔寡断。相对来说,比较缺乏主见,宁愿接受其他人的安排,做一个很好的支持者,很少试图突破一下自己,所以无论是学习还是参加活动,一直都比较被动。

其实妮是一个很有才华的女孩,可谓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可就是没信心把自己优秀的一面展现出来。记得三年级时学校大队委换届,在我和同学们的一再鼓励下,妮终于报名了。演讲环节妮表现欠佳,名次靠后;但在才艺展示环节,妮凭借一首钢琴曲《献给爱丽丝》和她为此曲精心设计的背景视频(软笔书写学校校训),将在场的评委和选手都带入了那如仙如梦的意境,最终她完胜其他选手,挺进4 强,成为新一届少先队大队委文艺委员。

那学期我送给她的评语是:

知道吗,佳妮,你就是这样一个让你自己都感到惊讶的小才女,老师惊喜发现了你在参加大队委竞选前后的巨大变化,让你有这种改变的不是别人,是且只是你自己!所以,孩子,请相信自己的实力和能力,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其他活动中,积极一点、主动一点、勇敢一点,为自己的梦想努力往前!老师期待这样的佳妮!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每个学生都期望自己能受到老师特别是班主任老师的关注、认可。之后,妮每天的校园生活非常充实,除了保证高质量的学习外,还定期参与少先队文明卫生的监督,每两周开放一次的红领巾邮局在她的策划管理下也正常运营两年半。一个自信心不足的学生的能力正在不断得到锻炼和培养。

在班级里,50 名学生就是50 个不同的个体。他们都不一样,都有自己的个性,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如果老师给他们的评语都是差不多的,因材施教便成了一句空洞的口号。因此,班主任拟写评语要因人而异,量身定制。

评语要能被学生接受,需要内容客观、全面、真实。评语要有温度,班主任则要综合学生的校内外表现、学习、习惯养成、特长发展、心理变化等情况,用心拟写。有温度的评语,要注意措辞既要饱含情感,让学生感受到来自老师的认可与关爱,还要有深度,能激励鞭策学生查找不足,明确努力的方向。

评语虽十分短小,但班主任只要用心写好,发挥的教育作用和对学生的影响将十分长远!

文章来源丨《中国教师》2019年第3期

图片来源 | 网络

责任编辑丨肖佳晓

编辑:《中国教师》编辑部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