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曾經無數次的為沈三白和芸娘的故事而動容,可惜芸娘佳人薄命,不免令人唏噓。

至於類似明清小品類的作品,下面幾部也是我比較喜歡的。

《幽夢影》作者是張潮,文字清新靈動。我最初看到的版本叫《花不可以無蝶》,我給它的評價是明清小品中的「鴛鴦蝴蝶夢」,不過,我認為這本書最精華的部分還在於每則小品後的當朝文人的一些評論,非常的耐人尋味,就像現在的朋友圈或者微博。

這本書被封為「才子「書,但我覺得真正的才子是張潮的侄子張竹坡,他和張潮在文字上對弈不若芸兒與三白。

比如文中有這樣的句子「為花憂雨,為月憂雲,為書憂蛀蟲」,張竹坡的評論是「真恐命薄者消受不起」。

書中很有很多類似的句子,值得一讀再讀。

《閑情偶寄,是李漁寫的一本關於明清生活類的書。我個人覺得在境界上沒有《浮生六紀》和《幽夢影》高,但卻頗為「出類拔萃」,內容涉及了食物,詞曲,器玩,還有作者對美的品評,常給人耳目一新之感。

《陶庵夢憶 》《西湖夢尋》,作者張岱是個很有趣的人,雪小禪曾在她的書里提到,最想嫁的古人就是張岱。他對自己的評價是「好美食,好精舍,好駿馬,好梨園,好鼓吹。好古董」等,「書蛀詩魔,勞碌半生」。可謂少年風流,可惜老年遭逢家變,但仍不妨礙他的閑閑逸豪情。

他的文《湖心亭看雪》最為出名。「大雪三日,湖中人鳥俱絕,獨往湖心亭看雪」 「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文筆清麗迷人,可謂絕唱。

至於那句「莫說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更是蘊含禪機,孤寂惆悵里卻又蘊含幾分暖。

明清的小品散文是足以與唐詩宋詞元曲媲美的,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優質的書,比如《小窗幽記》,《菜根潭》等,不過我個人比較喜歡的就這幾本。

願閱讀愉快!


《浮生六記》以愛情為主,男女主人公突破傳統綱常束縛,整書清新質樸。林語堂先生認為芸是中國文史上最可愛女人。 我沒看過的不瞎bb。如果喜歡《浮生六記》的話,我推薦一讀《牡丹亭》。《牡丹亭》作者為中國著名戲曲家湯顯祖,是湯顯祖最得意之作也是代表作。書中內容也是以愛情為主題,包含了人的解放,對傳統封建理論的批判。湯顯祖才華橫溢,書中的詞有幾百首之多,而且質量均在上乘,更有的詞句精闢流芳百世,比如皂羅袍。但是《牡丹亭》並不是通俗小說,嚴格說是戲曲劇本,而且是半文言半白話,有些生僻字實為少見,對大家的貫徹理解都有一定的阻礙。但這並不妨礙《牡丹亭》成為一部經典之作。 大家若是有興趣推薦一讀,雖然劇情有些簡單,但字裡行間可以看出湯顯祖對詞句念白的咬文嚼字,在讀的同時也能感受到崑曲這一中華傳統的獨特魅力。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