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舌尖上的安全獨家原創,未經允許任何商業不得轉載

清明節即將到來,春天萬物生長,許多隻屬於春天的植物出現在人們眼前。到了清明節,家家戶戶開始準備清明果,在很多人看來,清明節吃青團已經是必不可少的傳統,再加上近年來青團的造勢巨大,很多吃貨以爲,清明節只有青團這種食物可以享用。實際上,清明節吃的清明果,各有各的不同,不同地區的清明果畫風完全不一樣。

艾米果

1、青團

這幾年來名氣十足的青團,因爲上海某家老字號品牌推出適合年輕人口味的肉鬆鹹蛋黃餡,因此一炮而紅,成了諸多清明果中最受歡迎的一個。喜歡甜食的小夥伴一定要品嚐一下豆沙餡和五仁餡的青團,放涼後的青團又甜又糯,吃起來有艾草的清香。加上鮮筍做成的醃篤鮮餡料也很受歡迎,肉鬆鹹蛋黃餡更是大家的新寵,可以說青團什麼口味都能駕馭。

青團

青團

2、艾粄

客家人認爲,清明節前後吃艾粄,能保佑人們一年四季不生病。艾粄是客家人的傳統風味小吃,用粘米粉和糯米粉做成,加入煮艾草的水,再和剁成泥的艾草一同混合攪拌,直到米粉染上青綠色。餡料一般是甜口的,用芝麻、眉豆、花生等餡料包進麪糰裏,捏出圓形的艾粄,上蒸籠蒸20分鐘即可出爐。剛出爐的艾粄最香甜,是清明時節最受客家人歡迎的小吃。

艾粄

艾粄

3、艾米果

江西的艾米果,同樣是用艾草和米粉做成的清明果,外形很像韭菜盒子。餡料是鹹口的,通常是筍、豆乾和肉末一起做成的餡料。每到清明時節,當地人家裏都會飄出艾草的香味,那麼一定是在製作艾米果。艾米果既可以當主食吃,也可以當菜食用,是當地春天必吃的小吃。

艾米果

4、暖菇包

泰寧的暖菇包,原料用的並非艾草,而是鼠尾草,也叫佛耳草,泰寧人稱呼爲暖菇草。清明節前夕正是這種草最旺盛的時候,採下來的鼠尾草分南北方不同製作,南方人用新鮮鼠尾草做成類似包子形態的暖菇包,北方人鼠尾草碾成的粉做成類似水餃形態的暖菇包。

暖菇包(南方)

暖菇包(北方)

5、樸籽粿

樸籽粿的原材料是樸籽樹的葉子和果實,將葉子和果實一同搗爛,加上大米一起搗成粉末,發酵後加入白糖,放入模具中定型,做好的樸籽粿上鍋蒸熟,一般是桃子形態和梅花形態,象徵對新的一年美好的期盼。樸籽粿的顏色是草綠色,吃起來味道甘甜,因爲加入樸籽葉和樸籽果實,所以吃起來還有清熱的效果。

樸籽粿

看完上面這些不同地區的清明果,你們是不是覺得自己渾身都在冒“綠光”?看來無論是哪裏人,大家一直認爲春天是綠色的,這些清明果代表的不僅是清明節的到來,也是對春天的感恩,中國人將春天生長的植物與飲食結合,智慧無窮啊。

【免責聲明:文中圖片引用至網絡,如有版權方請聯繫刪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