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

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演義》第五十二回,發生在劉備佔領荊州四郡期間,相關人物分別爲劉備、張飛和趙雲。原文如下:


趙雲主動請戰,卻與張飛發生爭執,諸葛亮的解決之法被沿用至今


(劉備)乃問衆將曰:“零陵已取了,桂陽郡何人敢取?”趙雲應曰:“某願往。”張飛奮然出曰:“飛亦願往!”二人相爭。孔明曰:“終是子龍先應,只教子龍去。”張飛不服,定要去取。孔明教拈閹,拈着的便去。又是子龍拈着。張飛怒曰:“我並不要人相幫,只獨領三千軍去,穩取城池。”趙雲曰:“某也只領三千軍去。如不得城,願受軍令。”孔明大喜,責了軍令狀,選三千精兵付趙雲去。張飛不服,玄德喝退……


趙雲主動請戰,卻與張飛發生爭執,諸葛亮的解決之法被沿用至今


趙範曰:“我聞劉玄德乃大漢皇叔;更兼孔明多謀,關、張極勇;今領兵來的趙子龍,在當陽長阪百萬軍中,如入無人之境。我桂陽能有多少人馬?不可迎敵,只可投降。”應曰:“某請出戰。若擒不得趙雲,那時任太守投降不遲。”趙範拗不過,只得應允。陳應領三千人馬出城迎敵,早望見趙雲領軍來到。陳應列成陣勢,飛馬綽叉而出……戰到四五合,陳應料敵不過,撥馬便走。趙雲追趕。陳應回顧趙雲馬來相近,用飛叉擲去,被趙雲接住。回擲陳應。應急躲過,雲馬早到,將陳應活捉過馬,擲於地下,喝軍士綁縛回寨。


趙雲主動請戰,卻與張飛發生爭執,諸葛亮的解決之法被沿用至今


按照小說的情節發展,劉備親自率部奪取過去零陵郡後,詢問衆將誰願意去攻佔桂陽郡,張飛和趙雲爭相表示願意前往,期間二人還發生爭執。諸葛亮以抓鬮決定人選,趙雲得以率部前去。得知趙雲前來,太守趙範召集文武商議對策。管軍校尉鮑隆、陳應二人堅持要與趙雲一決高下,結果陳應僅僅四五個回合便被趙雲活捉,趙範隨即開城投降。


趙雲主動請戰,卻與張飛發生爭執,諸葛亮的解決之法被沿用至今


本文要說的成語,是趙範口中的“如入無人之境”, 意爲好像到了沒有人的地方,比喻打仗節節勝利,沒有遇到抵抗。這句成語的最早出處是《舊五代史·漢書·杜重威傳》中的“每敵騎數十驅漢人千萬過城下,如入無人之境,重威但登陴注目,略無邈取之意。”


趙雲主動請戰,卻與張飛發生爭執,諸葛亮的解決之法被沿用至今


小說中描述的這段張飛與趙雲爭功及趙雲最終佔據桂陽郡的故事情節,是小說作者的虛構,並非歷史的真實。據《三國志·先主傳》載:“先主表琦爲荊州刺史,又南征四郡。武陵太守金旋、長沙太守韓玄、桂陽太守趙範、零陵太守劉度皆降。”《三國志·趙雲傳》注引《雲別傳》城:“(趙雲)從平江南,以爲偏將軍,領桂陽太守,代趙範。”在這個過程中並未發生趙雲在城外與守軍廝殺之事。而小說中出現的鮑隆好陳應這兩個人物,也是小說作者虛構出來的,並非漢末時期的歷史人物。


趙雲主動請戰,卻與張飛發生爭執,諸葛亮的解決之法被沿用至今


小說中出現的趙雲活捉陳應的情節,目的非常明確,是爲了突出趙雲高強武藝的。而張飛與趙雲爭功的故事,則是爲了體現這兩個人的性格而設計的。從實際效果來看,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這裏還有一點非常有趣,一向以足智多謀著稱的諸葛亮面對張、趙二人的爭執,竟然也沒有主意,想出了抓鬮的辦法來解決問題。這個方法雖然令人捧腹,卻也不失爲一種最公平的途徑。時至今天,也一直被大多數人沿用。

參考書籍:《三國志》、《三國演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