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治朝1862年至1874年。经历过咸丰朝激烈的战乱后,同治五年景德镇御窑厂终于恢复了烧造。由于连年战事,当地窑业元气大伤。景德镇御窑的瓷器烧造仅仅成为勉强应付朝廷的一种公务,至于同治民窑瓷,更是粗制滥造,仅仅维持著低档商品瓷的烧造质量。同治五年军机大臣李鸿章筹措银十三万两,命九江关监督蔡锦青在御窑旧址重建堂舍72间,复兴御窑。传世官窑瓷器均为同治五年后产品。其中同治七年皇帝大婚用瓷7000多件,多黄地粉彩器,以餐具及盆盒俱多。同治九年,又为皇太后慈禧居室定烧近万件,作品署款:体和殿。以绿地,黄地粉彩瓷居多。同治十三年本朝最后一批御器烧成,以仿古瓷为主无论青花,颜色釉,釉上彩瓷看,与道光咸丰瓷共同点越来越少,与以后的光绪宣统官窑器有许多相似处。纵观同治朝瓷器质量胎质粗松,胎骨变厚,瓷釉与胎骨结合不紧密,桔皮釉,波浪釉更为严重。同治朝晚期出现软彩,粉彩此时表现十分艳丽,在精细的粉彩器上往往描绘金彩。青花瓷与咸丰朝相近,铁锈花堆白青花,器底也是刻画酱釉豆干款成化年制。总的同治朝的青花因质量不及前朝嘉道,也差于后面的光绪朝,除粉彩外其他瓷器质量不佳,产量也不多这主要受战乱影响,御窑处在恢复期所以,同治朝青花(包括其他品种瓷器)的收藏价值和经济价值是不高的。个人认知仅供参考。谢谢编辑!!


任何时期的物品都有收藏价值,只有物品在艺术性,历史研究性,稀有性等各方面的差异导致经济价值不同。顺便发个近现代的东东以资赏玩。


这是同治的吧


同治粉彩也很有水平呀!


当然。一百多年的东西了,不论官窑民窑,就算是个民间的实用器,只要不是残的破的,怎么也值几百块吧。如果是官窑,就算是个瓷片,都有它的价值。

一句话,价值肯定有,具体看东西


没有,决对没有,我意思是我有不起


有收藏价值还要看市场的保有量,和产品的质量


清朝同治青花瓷,当然有收藏价值,精品价,日用瓷价,残瓷价,各有不同吧!民国青花精品还有很高收藏价值。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