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K12階段,產品使用者和付費者分離,決策者是家長和老師;所以,K12教育產品需要考慮的用戶包括學生,家長和教師;對於進入公立學校的產品,還需要顧及學校管理者。

從學齡角度來看,K12階段可分為小學、初中和高中。不同學齡的用戶屬性和面臨的應試壓力均有差異,家長和學校對於學生也有相應的期許,所以,面向不同學齡段的產品差異很大。

小學階段具有以下特點:(1)教育的重點在於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方法;(2)學生還不具備自我學習意識;(3)學生沒有很強的應試壓力。所以,製作更為生動的微課產品,更適合小學階段用戶;而課堂錄播課程需求則較少。由於教研相對簡單,整體題目數量規模較小,工具類產品進入小學階段的門檻並不高;而這一階段工具類產品的形式,也更偏額向於遊戲化,從而引導學生的學習熱情。在課外輔導方面,小學生對於應試類的輔導需求並不高,其主要需求在於興趣輔導和英語輔導。

對於初高中,則是「結果導向」的階段。隨著應試壓力的增加,家長對學生的成績有了更高的期許,會開始主動為學生尋找校外輔導機構,而能否為學生提高成績是家長選擇教育產品的唯一標準。由於教育產品的非標準化,很多時候並不能直觀的判斷產品的好壞,所以口碑、有吸引力的教學形式就變的尤為重要。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