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后把戚夫人做成“人彘”這件事,有人提出質疑,認爲是對呂后的污衊,其實不用懷疑,中國最有名的兩部史書《史記》和《資治通鑑》的記述是一致的。

公元前195年,漢高祖劉邦去世。呂后的獨子劉盈繼位,呂后榮升太后至尊。然而,劉邦屍骨未寒,未央宮便颳起了殺氣騰騰的陣陣陰風。

既然決定爭奪“天下第一女人”,那麼戚夫人就要做好失敗的準備

先說說呂雉

呂雉跟劉邦是患難夫妻,劉邦亡命天涯時家裏大小事宜都是呂雉在操持,劉邦的父母對美麗能幹的兒媳婦呂雉十分滿意,呂雉成了老劉家的當家人。

在天下還是大秦王朝的時候,在劉邦還只是區區泗水亭長的時候,整日裏只知道吹牛打屁、胡喫海喝、坑蒙拐騙的時候。年輕貌美、膚白勝雪的呂雉就被她的父親呂太公,以“劉邦相貌不凡”的理由強行下嫁給了足足年長自己十五歲的老光棍——劉邦,彼時,劉邦還有個情婦叫曹氏,且爲他生下了長子劉肥。生性驕傲的呂雉不僅沒有責難苛待劉肥,甚至還將其當作自己的兒子撫養,操持家務,任勞任怨,不久又爲依然死性不改的劉邦生下嫡子——劉盈和長女——魯元公主。

再說說戚夫人

劉邦與項羽爭天下時,有一次項羽去率兵去攻打齊國,劉邦趁機偷襲了項羽的老巢彭城。項羽得到情報,異常憤怒,隨即調兵撲向彭城,把劉邦的軍隊打的落花流水,劉邦也是屁滾尿流地逃跑了。兵敗的劉邦,四處逃竄,總是無法擺脫項羽的追兵。這時他來到一個老漢的家裏,老漢將他藏在了自家的一口枯井裏,躲過了一劫。項羽的追兵離開多時,劉邦從枯井中爬了出來,恰巧看到了老漢的女兒長的貌美如花,頓時色心又起,連忙向老漢說明自己是漢王。老漢明白劉邦的意思,就將女兒許配給了他。

老漢的女兒就是日後的戚夫人。此時的呂雉正在楚軍營中做俘虜受罪,而劉邦竟然置她的生死於不顧,與別的女人相好了。戚夫人屬於第三者插足,呂雉當然要痛恨她了。

既然決定爭奪“天下第一女人”,那麼戚夫人就要做好失敗的準備

總結一下

觀呂雉一生,前期不可謂不是一位賢妻良母,後來由於劉邦的變心和逼迫,硬是將賢良淑德頗有才幹的呂雉逼成了心狠手辣的政客。在我看來,戚夫人並不值得同情,她的出現對於呂雉而言,像極了小三上位,咄咄逼人。她既然有心角逐天下儲二之位,就應該做好如果失敗所將帶來的一切惡果。倒是呂雉的遭遇,讓人難免不會心生惻隱。

爲什麼呂后一定要殺戚夫人

爭皇后之位

雖說呂后是正妻,但是戚夫人非常受劉邦的寵愛,每次打仗都是戚夫人伴隨,劉邦登基後,呂雉還在往家趕,皇后花落誰家還沒有確定,戚夫人又哭又鬧,非要當皇后,劉邦架不住動了心思,大臣們極力阻攔,再加上呂雉多年來持家有方,生兒育女,最終皇后之位沒有落入戚夫人手中,但是兩人的樑子算是結下了。

奪太子之位

沒有當上皇后,戚夫人自然的瞄上了太子位,劉邦也感到劉盈的性子太弱,不適合接皇位,而劉如意更加象年輕時候的自己,便動了改立太子的念頭,甚至把這件事拿到朝堂上去討論了。深受劉邦喜愛的戚夫人,對着劉邦狠吹枕頭風,甚至於到了“日夜涕泣”的地步。英雄心軟的漢高帝在偏寵偏愛之下,“不類己”倒是趙王如意,壯健聰穎“頗類己”。兩相比較之下,霸道的劉邦也就動了“廢嫡立幼”的念頭。只是鑑於周昌、叔孫通以及自己對呂氏勢力的忌憚而一直遲遲未做決斷。

呂后徹底着急了,急忙請張良出主意,張良獻出邀請“商山四皓”擔任太子師傅的計謀,劉邦看到自己多次沒有邀請到的四個大家竟然願意當太子的老師,知道太子羽翼已豐,再加上大臣們極力反對廢長立幼,戚夫人的計謀最終沒有得逞。

面對這樣一個搶了自己丈夫,而今又覬覦自己兒子帝位的女人,梟雄本性的呂雉自然對其恨之入骨,恨不能食其肉而寢其皮。正妻的皇后位、嫡長子的太子位都受到威脅,戚夫人屢次觸及呂后的底線,這已經不是爭寵那麼簡單了,而是你死我活的鬥爭,戚夫人既然出招,就不能怪呂后反擊了。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呂雉的毒辣心腸最終導致兒子孫子都死於非命,出於對呂雉的熟悉,彌留之際的劉邦命質樸耿直且對呂氏有恩的周昌做趙王如意的太傅。試圖以此來保全趙王如意母子。但人算不如天算。機敏狡獪的呂雉終於還是找到機會,在惠帝出獵之時,將周昌調離,毒死了趙王如意。此後,又命人在永巷之中斷去戚夫人的四肢,薰聾她的耳朵,灌食啞藥,將其裝在罐子裏,取名爲“人彘”。

既然決定爭奪“天下第一女人”,那麼戚夫人就要做好失敗的準備

面對自己的藝術傑作,喪心病狂的呂雉免不了得意洋洋的邀請自己的兒子,漢惠帝——劉盈前往參觀。孰料樂極生悲,得知的“人彘”即是“戚夫人”的劉盈有感於母親的兇殘,開始倦怠國事,以酒色自殘。終於一蹶不振只做了七年皇帝就一命嗚呼了。

通常來講,呂后殺戚夫人是一件十分正常的事情,只是將戚夫人做成了人彘有些太過分,讓很多人對呂后有了不好的印象。要是呂后直接殺死戚夫人,大概後世就不會認爲呂后過於兇殘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