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委會主委陳明通日前在美國華府出席研討會,發表演說不但提及中華民國憲法,還論述兩岸歷史的共同記憶,被認為是向陸方傳達善意;另一方面,為討好東道主 ,陳主委批評中國大陸集權管控,改變全球秩序,呼籲建立印太民主聯盟。

陳主委講話看似面面俱到,但訴求對象卻是昨日美國,在美中戰略競爭態勢形成後,美國拉攏台灣制衡大陸的意圖明顯,其兩岸角色,也從化解紛爭的第三方變為直接介入的二.五方,國台辦主任劉結一對陳主委的講話冷淡回應,不令人意外。

過去美國對非民主國家的外交政策,主打民主價值和戰略利益,二○○二年布希總統提出「邪惡軸心」說法,讓人印象深刻。新世紀以來,美國對中政策已鮮少提及民主價值,川普上台後,突出經濟面向的「美國優先」,人權和戰略退位,對一向友好的西方民主盟國不假辭色,對專制國家的領導人,卻似乎頗為激賞。

月前,為了和北韓領導人金正恩見面,川普不但提前離開由盟邦加拿大主辦的G7峰會,還批評杜魯多總理「軟弱不誠實」,盛讚金正恩「聰明、可敬」。日前赴芬蘭首府赫爾辛基和俄羅斯總統普亭見面前,在英國批評梅伊首相處理退出歐盟政策不當。和普亭見面時,川普不但否認俄羅斯介入二○一六年美國大選,還批評自己的情報部門。對習近平,川普也屢表讚賞,強調對習「有很高的敬意」。

另一方面,川普對過去美國強調的戰略價值,似乎也意興闌珊。在和普亭會面前,批評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盟國分攤軍費過低,美國是否退出北約,已成西歐盟邦揮之不去的陰影。美俄峰會上,川普迴避伊朗在敘利亞內戰的角色,也不提俄國併吞克里米亞和出兵烏克蘭的問題。以上事例足以說明,川普對傳統美國外交政策深惡痛絕,亞洲主要盟國日、韓對美國是否繼續承擔防衛責任,憂慮溢於言表。

大陸國台辦主任劉結一就陸委會主委陳明通在華府的演講回應稱,民進黨當局不行說一套做...
大陸國台辦主任劉結一就陸委會主委陳明通在華府的演講回應稱,民進黨當局不行說一套做一套,「我們聽其言、觀其行」。 (中央社)

過去美國經濟強大,開放市場、全球戰略、以及民主價值,乃順理成章成為霸權穩定的三個支柱,而「川普主義」強調的「美國優先」,則是從經濟力的提升,重新確認全球的領導地位,此一關鍵變革背後,其實是中國經濟崛起。

這是為何中國副總理劉鶴五月訪美時,雖承諾採購七百億美元農業和能源產品,卻未獲川普青睞,因為他要的是中國市場全面開放,根本解決對中貿易逆差。明乎於此,也就不難理解為何川普一再刁難美國傳統盟邦,如歐盟、加、墨等國了。川普倡議的,不是義和團式的鎖國,而是利益驅動的經濟民族主義,和習近平「一帶一路」的路徑不同,目標其實是一致的。

假如這就是「川普革命」的話,台灣如何對應?

陳主委演講的起草者,似乎未能充分掌握美國外交政策的變化。陳主委上台前,曾以著名的「納許均衡」期許美中台三邊關係,但如今美國拉攏台灣對戰大陸的意圖甚明,陸方則把氣出在台灣頭上,三邊關係益加失衡。日前蔡總統和企業團體「三三會」見面時,工商大老抱怨本土化多於國際化,反映業界對施政的憂慮。

美中對戰的核心是經濟,台灣似乎未悟出箇中奧妙,如何善用美中兩大市場強化競爭力,應是施政重點。易言之,如何在美中貿易戰中保護台商利益,以及如何擴大陸方市場准入,進而引領國際化,才是陳主委應該傳遞的訊息。

川普反覆無常,習近平蓄勢待發,印證了國際政治中權力與利益的糾葛,台灣豈可不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