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公託家園開幕 盧秀燕:讓孩子快樂成長
▲中市東區首座社區公託家園開幕,市長盧秀燕表示,未來會陸續在各區開辦,預計四年內增加180班公幼、14所公託。 (圖/柳榮俊攝2019.5.27)

臺中市政府「公託倍增計畫」,東區首座社區公託家園今(27)日開幕,採日間收託,預計收託12名嬰幼兒;今年將再規劃北區、梧棲、東勢各1處,市長盧秀燕表示,預計四年內增設180班公幼、14所公託,讓孩子快樂成長,家長也安心。

東區「社區公託家園」設立於大智國小內,規劃設計可自由探索的遊戲區、用餐區、睡眠區等多元空間,由4位專業人員照顧12名未滿2歲兒童。盧秀燕表示,臺中過去公託公幼不足,所以她提出「公託公幼倍增計畫」,上任至今五個月左右,東區之前已有一處公幼開工,今日再加一間公託。未來會陸續在各區開辦,預計四年內增加180班公幼、14所公託,要讓孩子們有一個快樂成長的環境。

市議員邱素貞表示,臺中市公立幼兒園數不足,造成家長困擾,為減輕家長育兒經濟負擔,建議教育局盤點學校閒置教室,與校方協調空間增設公立幼兒園,推廣社區公共托育家園,提高幼童就近接受評價公共化教保服務機會。

邱素貞說,經她爭取,東區東峯國中將設置非營利幼兒園,她希望再增設幼幼班;此外,她也建議,在南區的國光國小設置幼幼班,給嬰幼兒最好的托育品質。

社會局表示,為落實「公託倍增計畫」,市府爭取中央前瞻基礎建設計畫補助,加上自籌款,並盤點適當地點規劃辦理公託,將運用社會住宅、社會福利館、閒餘學校舍空間、社區活動中心、捷運共構回饋空間等,雙管齊下設置公設民營託嬰中心與社區公共托育家園。預計今年在大里、甲興、霧峯等增設3家公設民營託嬰中心,每處約可收託50人;另在北區、梧棲、東勢等設置小規模的社區公共家園,每間可收託12名嬰幼兒,期盼給嬰幼兒最好的托育品質。

社會局指出,東區社區公共托育家園收託時間為週一至週五上午八點至下午六點,每月收費1萬元,並協助家長申請托育費用補助。凡設籍臺中市0至2歲嬰幼兒,其父母或監護人一方設籍於本市,且符合收託資格者,均可報名登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