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林北李」是對當代兩大草書書法家的稱讚,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它到底說的指是哪兩個書法家,以及他們書法到底有什麼特點。

「南林」說的是林散之先生,他以漢碑入草,並且還跟齊白石先生一樣是大器晚成之輩,經多年的練習,他的書法充滿了一種飄逸之美,充滿了一股「仙」氣,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對現當代我國的草書書壇產生了很重要的影響。

下面是林散之先生的書法作品:字為心畫。

「北李」則是指李志敏先生,他則是以北碑入草,並且他的書法風格與林散之先生相反,他的草書充滿了一種蒼茫之美,他也是「引碑入草」的理論首創者和實踐開創者。

下面為李志敏先生的作品:草論。

他們二人被稱為「當代草聖」,兩者都創了新的草書形式,林創造了「散體」草書,李創造了「散點」草書,都為我國書法藝術做出了重大貢獻。


我是一人。當代草書中南林,林散之;北李,李志敏。

引碑入草,南林北李。

林散之,當代草聖,名氣巨大。他們都推崇「引碑入草」。

林散之以漢碑入草,李志敏則以北碑入草。

我們重點介紹李志敏(1925—1994)。

李志敏先生:

北京大學法律系教授,著名民法學家。

與沈尹默合稱「北大書法史上兩巨匠」 ,有當代草書」南林北李「(林散之、李志敏)之譽,與林散之並稱「當代草聖」。

同時

李志敏先生是我國當代草書大家、改革開放時期著名書法理論家、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中國書協藝委會副主任、北京書法家協會第一副主席。

引碑入草,南轅北轍。

最近關於李志敏的問題多了起來,好像有人要抬李志敏先生。

李志敏先生,在書法界的名聲並不是很大。

這是好事!名氣大了,爭議會多起來,什麼事情都能挖出來。

有句俗話,盛名之下其實難副,還是沒名氣的好。

引碑入草,已經被醜書廣泛運用充當擋箭牌,尤其是李志敏的引碑入草。

下圖《世界華人美術名家年鑒》李志敏、沈鵬同頁

現代很多醜書是不是和李志敏先生的這幅作品很相似啊。

李志敏生前在談到自己的書法之路時說過:「我不在乎現在,在乎三百年後。」

李志敏先生,引碑入草這樣的取法,已經成了醜書的擋箭牌之一。

醜書的兩張擋箭牌:

1、醜拙。寧拙毋巧,寧醜毋媚。來自清朝傅山。

2、變法,引碑入草,有根據的改革書法。來自李志敏。

南林北李,真是南轅北轍,不應該並列的。

草書不容易,草聖也不是誰都可以做的。

下圖林散之草書作品。

每個人對書法審美不同,可以不喜歡林散之的字,但不可否認林散之先生的字合「法」。不是誰都能書法創新的,也不是誰都能總結出一套創新的模式。

林散之先生,生於1898年,李志敏先生,生於1925年。

他們各個方面不應該並列。

最近很多關於李志敏先生的問題

不是誰都能改革或者創新的。

李志敏先生,這樣的取法的引碑入草,真的不是好事。

再高妙的理論,但寫出來的是醜書,也沒有用。

位置推得太高,名不副實,會貽笑大方。

沒有那麼高天賦,水平,好好寫。

以我僅有的知識,儘可能的客觀求真。歡迎大家一起討論,一起進步。

我是一人,喜歡書畫和藝術相關,關注我


謝邀請。林散之與李志敏並稱「南林北李「。我是晉風。願與大家在書法 詩詞楹聯等方面同學習,互交流,共進步!


不好意思,在下才疏學淺,只有聞「南林北啟」,也就是說林散之與啟功。他們二位纔是真正的書壇巨擘。沒聽說南林北「李」,這有點兒像當今社會上隨便找一個人與名人合影出書就出現了什麼「二雄」、「三傑」、「四才」、「七子」啊……自封炒作,也許炒多了,人就出名了……


感謝友友邀請。

林散之與李志敏並稱「南林北李」。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