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日本年號終於定爲令和,這一紛紛攘攘的事件終於要落下帷幕。對於看熱鬧的人羣來說,看過熱鬧就好,但是對於另一羣人——日本的程序員而言,年號的公佈也意味着大量工作的開始,加班甚至通宵都是無法避免的。

日本很多系統是以和歷形式儲存(H310101就相當於2019010),但是隨着新年號的公佈,在2019年實際上會有兩個年號並行的情況:H是平成的年號,H310101-H310430也就是20190101-20190430,而之後就變成了新年號,也就是說從2019年的5月開始就變爲R010501。

在現代開發的系統實際上已經對於這個問題進行了一定的封裝,改修起來比較容易。但是日本的數字化比中國要早的多,有大量的系統是基於RPG,COBOl,PASCAL等化石語言,大量的系統開發於上世紀80年代,運行時間超過30年,對於這部分程序的改修和維護無疑是一筆巨大的開銷。對於擔任改修任務的程序員而言也是一項痛苦的工作,要知道三十年前的文檔早就已經停止維護,很多時候只能一行一行看代碼來分析。

對於銀行,稅務,證券等和金錢打交道的系統而言,不但要改的快,而且必須保證沒有錯誤。一旦出現金額計算錯誤,就會被認爲是很嚴重的事故,甚至會失去工作。很中國程序員的頻繁跳槽不同,對於終身僱傭制的日本而言,失業是很嚴重的問題,不但意味着最終退休金的大幅縮水,也很難在下一份工作中找到相同的待遇。

因爲日本使用和歷記事的特殊性加上直到4月1日才公佈年號,微軟,IBM等公司也必須在最短時間內根據新年號修改各種程序工具。

可以從這長長的更新列表感受一下程序員的絕望。

而因爲陷入了人口負增長,日本的IT人才實際上是十分匱乏的。按照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的IT人才缺口就達到了17.1萬人。隨着年號改元以及奧利匹克產生的大量新的項目,IT人才的缺口將進一步增大。即使缺口再大也改變不了人口負增長,於是人才缺口最後只能讓現有程序員加班完成。

隨着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方向的不斷髮展,日本的人才缺口將繼續擴大,預計到2030年人才缺口將達到79萬人。國家間的競爭,最終依然是人才的競爭。日本的經濟失速和人才逐漸調離有很大的關係。作爲我們,一定要從日本身上吸取發展的教訓,避免重蹈覆撤。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