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筆者翻開一本由林慕理先生和他女兒林嵐博士共同編著的《百年前的平和》,立馬被其中一張土樓一角的照片吸引住了。讓筆者欣喜的是,這張照片中的土樓就是南勝鎮下六村下龍秀美樓(題圖)。這張在海外漂泊了一百多年後的照片,如今竟機緣巧合地回來了,讓人們可以一睹當年該土樓的“容顏”。

這張珍貴的歷史照片,來自廈門一高校的外語老師美國人白克瑞。幾年前,他醉心於研究閩南歷史,數次自費奔波於美國、英國等地的檔案館收集資料。後來,在一次交流過程中,白克瑞得知平和人林慕理想編一本書的想法,就主動將手頭五十多張關於平和的照片無償贈送給他。林慕理和他的女兒把它們編著成畫冊,讓更多的平和人分享這些彌足珍貴的歷史鏡頭。

其中,這張照片拍的就是南勝鎮下龍秀美樓的一角,書中圖片下方的註釋是:清末小溪救世醫院的醫護人員到土樓內爲民衆看病。下龍秀美樓位於南勝公園西南邊關帝廟後面。它坐西北朝東南,是一座橢圓形的土樓,整座土樓前低後高像畚箕,所以人們說它是畚箕樓。樓裏曾經有26個住戶,現如今僅有幾個老人還居住在裏面。

據在樓內居住的現年89歲老人胡清水說,樓內有戶人家是信基督教的。兒時他曾聽說有外國的傳教士到過土樓。從老照片可以看出當年的拍攝者是在樓的右角二樓一間房子拍攝的。但是筆者找到該房間,發現已是鏽跡斑斑的鐵將軍把門,因此無法上樓。只好找個適當的高度拍攝,雖然拍攝高度差異,但照片還是可以真實還原的,只是沒了照片中的那些穿着洋裝戴着洋帽子的男女傳教士和土樓內的老少居民了。(林清和 張怡銘 文/供圖)

來源:閩南日報

本期編輯 @王琳雅 曾周嵐

值班主任 @吳榮光

值班總編 @賴雄偉

mnrbwx

zznewscn

sjzz0596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