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朝的時候有一個家喻戶曉的姓氏,那就是愛新覺羅氏,但是關於愛新覺羅氏家族的起源卻是個迷?實際上,愛新是徽稱,覺羅纔是姓。令人奇怪的是,覺羅在清代是大姓,在金代卻不見著錄。那麼,愛新覺羅氏究竟是什麼樣的一個存在呢?愛新覺羅的起源有很多的說法,但沒有一個統一的口徑。

同樣是愛新覺羅雍正後裔,爲何有人喜歡有人厭煩這個姓氏呢?

相傳說:“清朝太祖——努爾哈赤在創業初期的時候,爲了更加清楚的瞭解明軍的實力,獨自一人來到遼陽,身邊沒有跟隨一兵一卒,來到遼陽之後的努爾哈赤全盡全力服侍在遼東總兵李成樑的帳下。其中,有一天晚上,努爾哈赤侍候李成樑洗腳的時候,李成樑對努爾哈赤說自己之所以能夠成爲當朝一品大將,就是因爲腳心有一顆紅痣;的那hi是努爾哈赤漫不經心地說:自己腳心有七顆紅痣,還不是照樣侍候人嗎?”

同樣是愛新覺羅雍正後裔,爲何有人喜歡有人厭煩這個姓氏呢?

這時候,說者無心,聽者有意,但是這時候的李成樑卻大爲喫驚,從此便對努爾哈赤給外的注意;奈何偏偏這個時候,北京欽天監在觀測天象時發現遼東有王氣出現,並且斷定這裏會出皇上,於是趕緊報告朝廷,朝廷立即派兵追查。

同樣是愛新覺羅雍正後裔,爲何有人喜歡有人厭煩這個姓氏呢?

這時候聰明的李成樑得知此事,馬上懷疑到朝廷要抓的就是努爾哈赤。正當李成樑與官差商議捉拿努爾哈赤之際,努爾哈赤及時發覺,急忙逃出了李府,一口氣跑到了遼陽城北的一個草灘上。李成樑的追兵越來越近了,精疲力竭的努爾哈赤躺在一條溝裏暫且隱蔽。這時,一羣烏鴉紛紛飛來落在了他的身上,將他嚴嚴實實地蓋住了。追兵見此情景,便改變方向追往其他地方去了,努爾哈赤因而獲救,因此才以愛新覺羅爲姓,名爲雍順。

同樣是愛新覺羅雍正後裔,爲何有人喜歡有人厭煩這個姓氏呢?

但是在清朝滅亡之後,愛新覺羅皇室人口還剩餘14萬多人,到迄今爲止至少還有三四十萬愛新覺羅的後代存在,那麼愛新覺羅的後人都去了哪裏呢?其實在大清末年,繫着黃帶子的八旗子弟們已經被完全漢化了,除了姓氏是滿人外,其它和漢民沒什麼兩樣,甚至連原本老祖宗的滿語也不會說,滿文更不會寫。

同樣是愛新覺羅雍正後裔,爲何有人喜歡有人厭煩這個姓氏呢?

大清結束後,愛新覺羅這個詞變得很忌諱、很敏感,現在這些在民間的滿人後裔基本上都改了姓,歸了漢。算是被我們漢族給同化了他們改的姓主要有以下幾個:”羅、金、啓等“,但是仍然有人依舊介紹自己是愛新覺羅氏,例如:知名女演員愛新覺羅啓星,在自我介紹的時候就說自己是愛新覺羅的後人。

同樣是愛新覺羅雍正後裔,爲何有人喜歡有人厭煩這個姓氏呢?

同時也有人不喜歡愛新覺羅這個姓,例如書法家啓功,他也是愛新覺羅的後裔,但是在自我介紹的時候就說自己姓啓名功,他就非常的不喜歡換愛新覺羅這個姓氏,在前不久,還有人因愛新覺羅的祖墳打官司,總之,這種東西各有喜好,咱們旁人說不了什麼。

同樣是愛新覺羅雍正後裔,爲何有人喜歡有人厭煩這個姓氏呢?

目前愛新覺羅家族現在主要分佈在北方地區,例如北京、河北以及東北,從事的職業也是各有千秋,各行各業都有,但現在仍然存在姓愛新覺羅的家庭,輩分應該是到了”啓“字輩,同時過着和普通人一樣的生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