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孤獨,你會有什麼見解?享受?懼怕?亦或者是厭惡?

藝術家往往承受孤獨,又享受孤獨,大多數的藝術大師的一生都是孤獨的。

一位孤獨的藝術家,他離家出走了

他曾是巴黎股票市場經紀人,高收入,家庭幸福,後來他放棄令人羨慕的一切,逃到塔西提島,最終終老在一座不爲人知的小島,他就是保羅高更。

保羅高更

年輕的時候高更過了幾年典型巴黎中產階級的生活,後來他結識了畢沙羅,接觸並收集印象派畫家的作品,他的畫畫機關被打開了。

1883年,高更辭去工作,成爲一名職業畫家,從此生活變得十分拮据,夫妻間爆發了戰爭,收入銳減後全家幾臨斷炊,但他仍然堅持畫畫。

1885年,高更離開巴黎。

畢沙羅

高更個性強烈,執着追求藝術的背後也有根深蒂固的自我主義。

高更的朋友舒芬內克曾向他伸出援手,但高更多次無情嘲諷舒芬內克平庸的才能,有些尖酸刻薄。

高更作品

1887年,高更與梵高在第一次巴黎相遇,很短暫的相遇,而第二次相遇在阿爾,他們就同住在一間小屋裏兩個月,一起生活,一起畫畫,在孤獨的世界中尋找唯一知己的夢幻破滅。

高更《獻給梵高的自畫像》

高更《梵高繪向日葵中》

離家出走的原因很簡單,高更以前當水夫的時候,曾經到過塔希提島,藍藍的天空海洋,茂密的熱帶叢林,叢林間映照陽光的綠色草地,草地上徜徉着慵懶的閒散的土著男女,島上的原始的生活,在他覺得非常可慕。

後來高更在塔希提島上居住了20年,創作了很多作品。

高更《黃色的基督》

高更《大溪地牧歌》

孤獨成就了高更的藝術:《我們從哪裏來?我們是誰?我們向哪裏去?》是高更最傑出的一件作品。

此時的高更貧病交加,心情沮喪,就是在這樣極端孤獨中,高更以巨大的熱情完成了此畫,這幅畫展現了人類從出生到死亡的過程,意向綿密,極具象徵意義,是高更的巔峯之作。

一直到1903年,他也在這個島上去世。

高更《我們從哪裏來?我們是誰?我們到哪裏去?》

出走,只是要一個簡單的世界。

孤獨成就的是藝術還是孤獨。

意大利藝術家喬治·莫蘭迪所在的時代是一個爵士樂統治下的浮躁年代,全球幾乎所有的藝術家都湧到藝術之都巴黎,瘋狂的發泄自己的藝術細胞,

而這個名叫莫蘭迪的男人卻選擇終其一生,在他的家鄉波洛尼亞擺弄着那些瓶子,足不出戶地調配着“高級灰”。

莫蘭迪故居

他愛他的這些瓶瓶罐罐,平淡孤獨的生活造就了莫蘭迪謙遜、寧和的性情,以及淡泊、靜謐、質樸的繪畫圖式。

他享受在隱遁的孤獨之中,在孤獨中沉思,一生如此。

莫蘭迪以此性情與高貴的藝術追求抵禦着時代的喧囂,在其寧靜的畫室中享受着屬於自己的那份平靜,不湊熱鬧,從容淡定。

莫蘭迪在當時的雜誌《造型價值》上說:

把靜物畫看爲是超越時間之事,是不動之物的相遇對質,是在它們天生之美上作祥寧的沉思,並賦以時光永恆之感。

莫蘭迪:由於藝術與性情,我傾向孤獨。這個全球自殺率最高的地方孤獨的人太多了

格陵蘭島是全世界自殺率最高的地方,每年10萬人就有超過100人自殺,在首都努克,四處可見政府張貼的海報,上面寫:“沒有人會孤獨無助,不要被黑暗的思緒所吞噬,這是免費電話,請找我們聊聊。”

格陵蘭島

正因爲當地人酗酒、自殺,很多孩子成了孤兒,被送去中部的烏瑪奈克育幼院。

爲了讓大衆關注到這羣在地球盡頭的孤獨,中國著名油畫家劉小東來到了這裏。

剛到格陵蘭時,劉小東寫下這樣一段話。

“這裏是格陵蘭島的自殺率最高的地區之一,冬季昏黑漫長,夏天長夜無眠。設想從今天起,我將永遠生活此地,該如何度過只能聽到自己鞋子咯吱咯吱聲響的人生,如何面對每天的灰白晝夜?”

格陵蘭島約四分之三的地區都在北極圈內,全年平均氣溫在0℃以下,最冷的中部內陸地區最低可達到零下70℃,因爲太冷,島上連一棵樹都沒有,都是低矮的植物。

《融冰》

《白夜》

《木爬犁》

《冬天過去了》

在格陵蘭語裏,“烏瑪”是心的意思 ,再加上其陡峭的一面呈心臟的形狀,烏瑪奈克又被詩意地稱爲“心之山”,而另一面的平地,住着這個城市僅有的1000多人。大家都互相認識,如果有人自殺,當靈車從教堂開出駛向墓地時,無形的陰霾會籠罩在每個人心裏。

人們生活在嚴寒漫長的冬季,容易患上抑鬱症。到了夏季,過於明亮的直射陽光則會讓很多人患上季節性情感障礙。

劉小東來到孤兒院,畫下了這些孤兒們。

孩子們非常聰明乖巧,懂得感恩,在餐桌上,他們會手拉手祈禱唱歌,“讓我們真心地祝福彼此,讓我們站起來...”

對有些孩子來說,孤兒院確實能改變他們的生活方式和命運,但依舊活得很痛苦。有些孩子親口說過,“這裏就像孤兒監獄。”

孩子們的年齡從7歲到27歲不等,有不少人長大後纔跟家人“分開“。

他們充滿了恐懼,每天都很掙扎,哪怕被虐待,哪怕活得很辛苦,還是思念自己的家人。因爲這樣的生活,他們已經跟家人過了很多年。

《平安》

在離開格陵蘭島之前,劉小東給每個稚嫩的孩子都畫了肖像畫。

他說,“每一個生命都是那麼不可替代,那麼珍貴。”

這個處於地球最北端的孤兒院,只是看似離我們很遠,但孤獨觸手可摸。

也許你的孤獨會成就你的才華,可是我由衷的希望,這世界上不會再有孤獨。

只爲你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