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还有很多其他的文章想写, 咖啡厅的文章还有一大堆没写, 

可是好想写这篇文章, 因为司马库斯真的很美。 

就算过了好几个礼拜, 我还是觉得很美, 大概也是因为我认识了很棒的新朋友吧。

 

比起前几年常往国外跑, 今年的旅游重点都放在台湾, 

毕竟美景不外求, 台湾就有一大堆山岳海洋美景, 

去年去了两趟花东, 那边的美景美到我都快哭了。 

三月去看了美丽的合欢山日出, 去了日月潭, 还去了嘉义太平云梯, 

四月去的是在新竹尖石乡的上帝的部落~司马库斯。 

有别于其他的原乡部落, 司马库斯是台湾最后一个通电的原乡部落, 

在来之前一直以为手机会收不到讯号...大概是去一个很原始的地方。

但是去完之后发现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

在这之前我想了很久, 上网爬文看了很多网友分享说开车去这里不容易, 

交通对我们而言大抵是个问题, 我最后还是选择跟团, 可是这次的团员人数不多, 是个巴士小团。

事实证明这是正确的选择, 要我开这个山路我还真是无法, 而且一路上常常起雾, 

在云里雾里开车真的需要技术和勇气。 

但直到真正成行前, 我脑中对于这个地方的印象都很模糊, 

成行之前一直听到关于司马库斯的传说, 

这是个上帝的部落, 里面拥有许多美景, 美不胜收, 

里面的步道需要花很多力气走, 体力不好的人可能走不完等等。 

 

这次的巴士小团, 团员有八位。

其中两位是从莺歌陶艺博物馆来的, 有一位是从美国来的陶艺家, 

因为陶艺博物馆的驻村计划, 申请到台湾来三个月, 

她说她在网路上有看到司马库斯的美景, 所以才刚到台湾两个礼拜,

她就拜托博物馆里的志工带她来这里。

(然后我一路上跟她讲英文的时候, 深觉自己的口语退步了啊 哭哭)

原来司马库斯的美景都扬名海外了, 结果我身为台湾人直到现在才去😂

然后...我要说这个志工妈妈也太热心了吧!是个很热心的可爱妈妈唷!

Catherine 自己的陶艺作品也好棒, 我觉得她把自己的退休生活打理的很好, 

我们在登山的时候...她健步如飞, 完全就是把我们这些年轻人甩在后头, 超厉害!

 

去司马库斯的山路, 真的如网路上所言不好开, 司机大哥很厉害, 

开车技术高超的把我们安全送抵司马库斯。 

这次的司导卢大哥是个知识渊博的导游,

听他娓娓道来许多山林间的知识也算是收获良多。

 

晚上吃完晚饭后, 我们就到处走走晃晃, 原本想去看教堂点灯的, 

结果因为我们不是在礼拜六来, 所以游客不够多, 部落里不仅没有点灯, 

连晚上的团康活动也没有, 下次就知道要在周末的时候来跟大家人挤人了(笑) 

 

走回民宿房间的路上, 我们绕进了部落里的补给站(就是杂货店啦)

刚刚晚餐吃到的桂竹笋干, 虽然比新鲜桂竹笋贵, 可是我觉得别有一番风味,

决定趁现在空档时间去买一包带回家。

结帐时, 我顺口问了一下柜台的可爱妹妹说能不能试喝桌上的小米酒, 

她瞪著水汪汪的大眼睛看了我一下, 然后高兴的说可以呀, 

结果话夹子就打开了😅

 

 

整个司马库斯分为两派, 一派是支持合作社派, 另外一派是不想参加的。 

比较接近社会主义风格, 强调互助合作,

在这里,  你可以感受到整个部落的族人强烈想要保护这片土地跟这个部落的心。

像我们在登山回程路上遇到了几个族人在整路, 

他们说步道是他们自己拿公积金出来整修的, 不是拿政府的经费,

希望观光客能有舒适的步道, 有更多的人愿意来到这里看到这个部落的美丽。  

但是我要说, 整趟旅程除了走到神木群步道的深处没办法收到讯号外, 

其他像是在部落里或是刚开始的登山行程, 我的手机讯号都是满格的! 

或者是因为最近科技发达, 所以手机讯号也变强了吗?🤔

 

我们这次跟团住的是枫树林民宿, 整体而言很干净, 食物也很好吃, 

谢谢民宿老板夫妻的用心, 他们非常友善, 然后做菜又很好吃。 

(这棵树是妈妈树, 没记错的话是象征能够保护族人的伟大树木,

当初泰雅族人的妇女和小孩就是躲在这棵树里躲避日军的攻击的)

 

对于司马库斯的美, 我有种说不出的感受。 

一直以来都很喜欢原住民的文化, 泰雅族的雕刻和美丽让我印象深刻, 

但司马库斯带给我的感受不太一样, 那种山林间的幽静, 巨木带给我的震撼, 

当下不觉得特别, 可是回家之后觉得自己有去真是太好了, 

看到美丽的景色, 结识可爱的朋友, 我觉得这趟旅行真的很棒很开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