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氣腫是老年人常見的肺部問題,也是呼吸科最常見的疾病之一,它常常出現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支氣管哮喘等病人身上,是這樣疾病的病理基礎,也是導致肺功能下降的重要原因,但肺氣腫並不是最終的病因,事實上肺氣腫是被動出現的,氣腫顧名思義是氣阻塞在肺內出不來最終導致的,那為什麼會氣出不來呢。

正常情況下,人呼吸道通暢無阻,呼吸所花費的力氣幾乎覺察不到,在運動的時候氣道管腔甚至會擴張,呼吸阻力會有相應的下降,某些引起氣管阻塞的因素則會增加這種阻力。這也因素主要包括吸入有毒有害氣體,氣道反覆發生的無細菌性炎症,細菌的感染以及哮喘等。

以氣道狹窄為主要病理特徵的最常見疾病有慢性阻塞性肺病、支氣管哮喘,這兩種疾病都可以導致支氣管痙攣狹窄,氣道內徑減小,呼吸阻力增高,因此也都會導致肺氣腫。慢性阻塞性肺病一般都有一定的危險因素,比如長期吸煙,吸入有毒有害的工業粉塵,以及化工廠的有毒氣體,導致氣管支氣管反覆炎症,進而是氣管支氣管內壁傷痕纍纍,而這些傷痕會導致氣管壁重新構建,氣管內徑嚴重狹窄。支氣管哮喘則是一種過敏性疾病,過敏物質吸入氣管後導致氣管過敏,直接的反應就是嚴重的全肺氣道小氣道的痙攣狹窄,氣體吸不進排不出,最終導致氣腫。

有人會問,氣管狹窄不應該呼氣和吸氣都有阻力,吸進來的氣和呼出去的氣相當嗎?為什麼有空氣會淤在肺內,這是和呼吸過程中氣管的管徑變化有關的,大家知道,當吸氣的時候肺整體是擴張的,會帶動氣管支氣管擴張,這時候雖然有阻塞,但管徑相對的略有擴大,而呼氣時肺萎縮,氣管管徑會狹窄,造成了呼氣阻力大於吸氣阻力從而空氣排除困難而造成氣腫。

肺氣腫分為瀰漫性肺氣腫和侷限性肺氣腫,這和阻塞的氣管分佈有關,如果是兩肺所有的氣管都有阻塞狹窄就會造成瀰漫性肺氣腫,如果只是局部的某些氣管狹窄,就只會引起侷限性肺氣腫,大部分情況下,侷限性肺氣腫對肺功能影響較小,主要針對病因治療,有部分人可以在氣管阻塞緩解後好轉,不需要加用支氣管舒張藥物。

TGF靶向療法採用西醫的最新靶向科技,結閤中醫的體質特徵,通過「穴位靶向埋植」、「細胞靶向修復」、「基因靶向介入」、「經絡靶向疏導」等作用機制,達到激活肺細胞,增強線粒體的氧化能力,提高生物酶的活性,激活人體免疫系統,祛除肺部「痰毒」的突出效果;

同時建立了人體的內外良性循環機制,從而長效持續修復粘膜,消炎鎮咳、開放肺泡通道,疏通氣管,從而切斷氣管炎、肺部等疾病發作機制,解除呼吸系統頑疾對人體侵害,逐漸擺脫激素和擴張支氣管等藥物依賴,最終達到治癒氣管炎、肺部等疾病的治療效果。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