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建偉送上年前大禮,我國又成功實現一首次,美國人這回評價意外

潘建偉

​中國的崛起過程,可以說是一直在刷新世界對中國認知的過程。不論是殲-20還是055型萬噸大驅,都代表了中國在海空武器裝備上的技術成就。但實際上中國開始崛起的,並不只有軍工技術,隨着軍民融合的推進,各種可在軍民領域都得到的應用的技術,就接連傳出了好消息。

就在最近,從中國科技大學傳出了好消息。該校潘建偉、包小輝等研究團隊在過年前送給上了一份大禮,成功地利用了多光子干涉,將分離的三個冷原子量子存儲器糾纏起來,爲構建多節點、遠距離的量子網絡奠定了基礎。這些成果也被刊登在了國際權威學術期刊上,同時還被該期刊的審稿人稱之爲“多節點量子網絡的里程碑”。

中國首次實現的這項基於冷原子的多節點量子存儲網絡,是量子密鑰網絡的下一個階段。它一旦完成,就可以進行更高級的量子信息任務。這也就意味着它未來能進行範圍更廣、更加安全的信息傳輸,以及分佈式的量子計算。從這些方面也能看出,我們在量子技術方面正在確實的變得更強。

潘建偉送上年前大禮,我國又成功實現一首次,美國人這回評價意外

量子技術

俗話說,“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它也是支撐一個國家邁向世界強國的重要因素之一。不論是在軍事裝備方面,還是人們的生活中,科技水平的高低幾乎就直接決定了一個國家在國際上的地位,而量子技術領域就是能起到決定性作用的關鍵技術之一。

雖然說,中國並不是第一個進入這一領域的國家,但通過上面乃至是之前中國在這一領域取得的成績看,中國在量子技術方面確實有着可圈可點的地方的,不少美國人在評價中國在量子技術方面所取得的成績時,都紛紛表示,“中國的量子技術成爲了一匹難以超越的黑馬”。

目前量子霸權已經得到了證明,同時憑藉着量子糾纏態,通訊保密技術也由此上了一層臺階,在這兩個量子研究的主要方向上,中國都不少的成就。俄羅斯軍事專家在去年就曾表示,中國已經在量子技術領域佔據領先,同時還對美國是否具備應對這一挑戰的反應能力產生懷疑。

潘建偉送上年前大禮,我國又成功實現一首次,美國人這回評價意外

量子通訊

有意思的是,去年我國在量子通訊的多個方面均有突破,其中還成功進行了水下量子通信。美國就因此多次要求共享技術,“這是屬於全人類的技術,中國應該有大國的擔當,將其共享出來,就像我們共享了GPS一樣。”雖然美國人的這番話聽上去特別雷人,但也間接證明瞭中國的成績。

現在的中國,雙航母編隊已經初現雛形,殲-20似乎也進入到完全體的量產當中,同時我們在電磁彈射航母,電磁炮等方面都有這不小的成績。可以說拿破崙的那句話,“當中國這個沉睡的巨人醒來,世界將爲之震動。”已經得到了驗證,中國正從沉睡中醒來。(智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