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是我國18世紀中期的一部古典小說。它高度的藝術,在我國及世界發展中上佔有顯著的地位。也正是由於紅樓夢在我國文學史上佔有如此重要的地位,所以一百多年來關於紅樓夢作者的爭論也一直沒有停止過。從紅樓夢問世後不久一直到今天。學者們先後提出各種不同的看法。

歷史的底牌:《紅樓夢》作者如果不是曹雪芹,而是順治,你信嗎?

貌美如花的董鄂妃

那麼《紅樓夢》的作者到底是誰呢?以王夢阮先生爲代表的《紅樓夢索隱》派,首先提出《紅樓夢》爲順治帝福臨爲董鄂妃而作的說法。這一派學者認爲董鄂妃即是秦淮名妓董小宛,本是當時名士冒闢疆的小妾,後來被清兵奪去,送到北京,成爲順治帝的妃子,並得到順治帝的寵愛。董鄂妃病死之後,順治痛不欲生,跑到五臺山去做了和尚。《紅樓夢》裏的賈寶玉即是順治帝自己,林黛玉即是董妃。“世祖臨宇十八年,寶玉便十九歲出家;世祖自肇祖以來爲第七代,寶玉便言:‘一子成佛,七祖昇天’,又恰中第七名舉人;世祖諡‘章’,寶玉便諡‘文妙’,文章兩字可暗射。”“小宛名白,故黛玉名黛,粉白黛綠之意也。小宛是蘇州人,黛玉也是蘇州人;小宛在如皋,黛玉亦在揚州。小宛來自鹽官,黛玉來自巡鹽御史之署。小宛入宮,年已二十有七;黛玉入京,年只十三餘,恰得小宛之半。……小宛遊金山時,人以爲江妃踏波而上,故黛玉號‘瀟湘妃子’,實從‘江妃’二字得來。”從《紅樓夢》中的這些隱語與順治帝和董鄂妃的巧合之處。索隱派的學者們認爲此書必定爲順治帝福臨所作。但是,對這一派的說法,接着就有人提出異議。孟蓴蓀先生在《董小宛考》一文中,證明董小宛比清世祖的年齡大一倍還多,根本不可能是董鄂妃,所以,他認爲索隱派的觀點有點牽強附會。

後來,蔡元培先生又提出《紅樓夢》是清代康熙年間出現的政治小說的說法。他根據《紅樓夢》一書中“吊明之亡,揭清之失,而尤於漢族名士仕清者寓痛惜之意。書中“紅”字多隱”朱”字。朱者,明也,漢也。寶玉有“愛紅”之癖,言以滿人而愛漢族文化也”等情節提出《紅樓夢》的作者是一位民族主義者的觀點。當然,從學術的角度講這只是一家之言。

此後不久,又有人提出《紅樓夢》的作者爲世傳爲康熙朝大學士明珠的兒子納蘭成德。這一派觀點來源於陳康祺的《郎潛紀聞二筆》,書中講到“先師徐柳泉先生雲:“小說《紅樓夢》一書即記故相明珠家事。金釵十二,皆納蘭侍衛(成德官侍衛)所奉爲上客者也。寶釵影高澹人,妙玉即影西溟。……” 後來,俞樾在他的《小浮梅閒話》也提出了類似的說法。

但自1921年,胡適先生的《紅樓夢考證》發表以來,《紅樓夢》爲江寧織造曹寅的之後曹雪芹所作的觀點成爲了學術界的主流觀點,併爲世人所接受。成爲現在爲大家所公認的一種通俗觀點。 胡適先生將歷史考證學的方法用於文學考證,通過與曹雪芹同時在南京爲官的袁枚的《隨園詩話》的記載的一句話:“康熙間,曹練亭(練當作楝)爲江寧織造,每出擁八騶,必攜書一本,觀玩不輟。人問:“公何好學?”曰:“非也。我非地方官而百姓見我必起立,我心不安,故藉此遮目耳。”素與江寧太守陳鵬年不相中,及陳獲罪,乃密疏薦陳。人以此重之。其子雪芹撰《紅樓夢》一書,備記風月繁華之盛。中有所謂大觀園者,即餘之隨園也。明我齋讀而羨之。” 等證據,考證出《紅樓夢》的作者應該是就是曹雪芹。胡適先生的考證極爲精密,以至於他考證的結果,成爲史學界最經得起考驗的成果,《紅樓夢》的作者是曹雪芹的說法也近乎成了學界的定論,爲世人廣爲接受。

歷史的底牌:《紅樓夢》作者如果不是曹雪芹,而是順治,你信嗎?

曹雪芹,名霑,字夢阮,號雪芹。爲滿籍漢族人。 大約生於1715年,卒於1763年。祖上很受康熙皇帝的青睞,從他的曾祖曹璽開始,一家三代一直擔任江寧織造一職。 曹雪芹的曾祖母做過康熙皇帝的乳母。祖父曹寅做過康熙的“侍讀”,曹家有兩位女兒被入選爲王妃。康熙皇帝六次南巡,有四次信住在在曹寅的江寧織造署內。曹寅還奉命經常以密摺向康熙報告當地政治情況和大官僚的動態。在康熙年間,曹家是江南少有的貴族世家。康熙皇帝死後,雍正帝繼位。曹雪芹的父親曹頫牽連到皇室派別的鬥爭之中,被罷官、抄家,家道從此衰落。曹雪芹的一生恰好經歷了曹家由盛而衰的過程,由“錦衣玉食、飫甘饜肥”的貴公子,降爲“蓬牖茅椽,繩牀瓦竈”和“舉家食粥酒常賒”的落魄寒士,人生際遇的變化使曹雪芹感觸頗深,這種特殊的人生變故也成爲他寫作《紅樓夢》的現實基礎。 曹雪芹在極端的落魄之中“披閱十載,增刪五次”,終於完成了這部人類文學史上的輝煌鉅著,並把自己的人生變故隱喻其中,從出現了這部近似於曹雪芹家史的文學傑作。但是,曹雪芹只寫完錢八十回就在貧寒落魄中與世長辭了,到了18世紀,高顎又續寫此書的後40回,補成了現行的120回本。

自胡適先生論證了《紅樓夢》的作者確曹雪芹所作之後,這種說法以爲絕大多數的人們所肯定,但是,也並不是沒有人提出異議,實際上,這一百多年來一直有人對《紅樓夢》的作者問題提出新的看法。臺灣曾經有一位學者提出曹雪芹最多不過是《紅樓夢》的增刪改定者,他之前當另有一位具有遺民思想的人是原作者。這種說法沒有引起多大的反響。但到了1979年,戴不凡先生髮表了名爲《揭開紅樓夢作者之謎》論文之後,一場大規模的關於《紅樓夢》作者的爭論再次展開。 戴不凡先生認爲曹雪芹不是《紅樓夢》的‘一手創纂’或‘創始意義’的作者,他是在‘石兄’的《風月寶鑑》舊稿的基礎上,巧手新裁,改作成書的。總之,曹雪芹只是小說的‘改作者’。” 石兄纔是此書的真正作者。但是戴先生又拿不出充足的證據來證明“石兄”這個人的存在。

歷史的底牌:《紅樓夢》作者如果不是曹雪芹,而是順治,你信嗎?

北京西山曹雪芹故居

近年來紅樓夢的作者問題依然是紅學界的一大熱點。前段時間又有學者提出《紅樓夢》系曹雪芹的父親曹頫所作的觀點。這位學者認爲“《紅樓夢》的真正作者是曹雪芹的父親曹頫,曹雪芹只不過是小說中部分詩詞的作者,他認爲紅樓夢的120回都是一個作者所作,這120回是按照歷史上真實的年代來寫作的,大約覆蓋了1706年到1724年這樣一個時間段。這一派觀點的主要證據就是小說中所記載的各種災荒、天象、以及太妃去世和下葬的時間等都可以從真實的歷史事實中找到印證。因此,這位學者認爲《紅樓夢》是一部編年自傳體性質的小說。此外,論文中還考證出賈寶玉出生日期爲1706年6月8日(農曆四月二十八,正好於曹雪芹父親曹頫的生年相同。除了這一派觀點之外,還有學者提出,紅樓夢的作者爲《紅樓夢》的真正作者正是敦敏與敦誠的叔父墨香。他們認爲從對曹雪芹的考證來看,曹雪芹是不大可能寫出《紅樓夢》來的。曹雪芹生於雍正二年,五歲時就被抄了家,曹雪芹從小便生長於破落與貧困之中,根本不可能寫出賈府的那種榮華富貴的生活。另外,曹雪芹生活潦倒,幾乎無法度日。不大可能以十年之長的時間從事長篇鉅製的創作。而且,曹雪芹生前的幾位好友也都從未提起過曹雪芹寫《紅樓夢》的事。既然,曹雪芹用了十年功夫去寫《紅樓夢》,他的朋友不可能不知道。所以,曹雪芹不可能是《紅樓夢》的作者。《紅樓夢》的真正作者正是敦敏與敦誠的叔父墨香。墨香是努爾哈赤的後人,後來家道衰落,他的生活際遇符合這麼一部大喜大悲似的故事請節。而其《紅樓夢》中的不少詩文中也確實可以讀出皇子皇孫的口氣。墨香在寫完《紅樓夢》時,曹雪芹已死,他借用曹雪芹的名字,是爲了防止“文字獄”之禍。


歷史的底牌:《紅樓夢》作者如果不是曹雪芹,而是順治,你信嗎?

乾隆甲戌脂硯齋重評《石頭記》書影

最近,又有一位瀋陽的老先生提出《紅樓夢》系曹雪芹的戀人薛香玉所作。薛紅玉是曹雪芹的紅顏知己,她比曹雪芹大兩歲,聰明過人。從曹雪芹的名字上可以找出“曹薛情”,該書應寫的是曹與薛的情史。曹雪芹在甲戌本的《凡例》中最後有“字字看來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尋常”,也就是“‘血’諧爲‘薛’,所以,《紅樓夢》應該是由薛香玉用十年的辛苦寫出來的。

作爲一部偉大的小說,《紅樓夢》很值得後人作進一步的研究和考證,也許有一天還會有更驚人的成果被考證出來。

本文節選自《歷史的底牌》,噹噹、京東熱銷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