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壽在寫《三國志》的時候把一切有爭議都去除掉了,取材非常謹慎,言簡意賅,以致於每個人物的傳記百十來個字就被總結完了。但是由於太過嚴謹,敘事太過簡單,人物形象展現不足,沒有多少可讀性。

後來斐松之又對《三國志》進行了註解,裴松之同樣比較嚴謹,但他沒有像陳壽一樣,把有爭議的事情去掉,而是把他記錄下來,讓後人去評論。這個就比較好些,因為有爭議的事情並不代表這件事未出現、未發生過,留給後人再去考證他。

然後就是羅貫中的《三國演義》,這是一部小說,通篇七分實三分虛,對人物性格就進行非常鮮明的刻化,對歷史事件進行大篇幅的敘說,同時還加入了個人的一些情感。所以演義里的人物形象更加豐滿,更加讓人能記住,歷史事件還更加鮮明。

所以《三國志》是比《三國演義》更加真實,但他也有自己的局限性,影響更深的是《三國演義》。


《三國志》屬於正史,是由三國時期魏國史官陳壽所著,語言言簡意賅,除了真實的歷史事件以外,沒有一句廢話,甚至簡略到讓讀者無法想像當時的歷史場景。南北朝時期,史學家裴松志根據各方面的歷史資料,又對《三國志》做了些註解,這樣讀起來,更有助於人們對歷史的理解。所以,《三國志》注重的是歷史價值,更接近於真實的歷史。

《三國演義》是羅貫中根據《三國志》以及裴松志的註解為題材寫的一部歷史演義小說,有將近三分之一的內容屬虛構,目的是為了更好地塑造不同的人物形象和增加小說的趣味性。所以,《三國演義》側重於文學價值,適合於人們茶餘飯後談古論今、休閑娛樂,千萬別那它當歷史書來讀。

這就是二者的本質區別。


不論寫什麼歷史文學名著,已演義出現的書籍,實乃虛構,誇大為素材。

然,如三國志而論,已紀實,歷史為已據,而著。真人,真事為主。


三國志的作者是陳壽,本身就經歷了三國晚期的歷史,其父親和老師都是蜀漢名人或名將,而且陳壽著史非常嚴謹,不靠譜或拿不準的資料都不採用,所以三國志是信史。三國演義是經歷了1000多年的傳說,特別是元朝時期的三國志評話的基礎上改寫的,三國志平話在市井之間流傳,很多故事情節很誇張,羅貫中為了增加小說的魅力,採用了很多不實的傳說或故事。所以三國志比三國演義可信的多,二者不可同日而語。


三國演義是小說,只是大前提相同,三國志是正史,敘述都很客觀,不像三國演義,怎麼看都可以看到主角光環,不同的是不同時期的主角不同,三國志沒有傾向性,不會為了誰特意寫一筆,就像諸葛亮死了,三國志中只是提到他死了,但在三國演義里又是七星燈,又是魏延創入帶來了陰風,死的時候才多少多少歲,多少多少功績,但實際上呢,蜀國沒他也就那個樣了


《三國志》是正史,以紀傳體記錄了一段真實的歷史。與《史記》《漢書》《後漢書》並列為前四史,是研究中國古代史的重要史料。而《三國演義》是羅貫中根據《三國志》和元朝戲,再結合民間傳說寫成的一部小說,是文學作品。正史以真實歷史寫成,而小說以作者的個人價值觀和思想創作,所以《三國志》更真實。


原因有二,其一,《三國志》是以歷史史實記錄的一本書,書寫三國歷史,作者是三國時期末期的陳壽,可以說是當時歷史的見證者。而《三國演義》是距三國時期上千年之後的明朝人物羅貫中所寫,不是歷史的見證者。因此書寫書籍難免有所誤差。其二,三國演義是以歷史為基礎而編寫的小說,加入了很多作者的感情色彩,三國志是史官所寫,目的是記錄歷史事件。因此三國志的比三國演義更加接近歷史事實?


《三國志》是按當時當權者主流意識寫的,《三國演義》收集的取材除了正史外,還有野史及後人對個人主義美化色彩的添加成份。正史不一定全對,野史也不一定都是虛擬的添油加醋,可能來自於正史的對立面。誰是誰非已經無從考證。


沒看過,不過智慧是一樣的,你修改得了他的面貌智慧卻是修改不了的,智者明辨是非


因為

小說需要故事情節,

正史需要還原事實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