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爲佛教地區的新疆的初步伊斯蘭化——與北宋同時期的喀喇汗朝

千年佛國於闐王國,西域大國

原爲佛教地區的新疆的初步伊斯蘭化——與北宋同時期的喀喇汗朝

喀喇汗朝吞併於闐王國之後的形勢

原爲佛教地區的新疆的初步伊斯蘭化——與北宋同時期的喀喇汗朝

喀喇汗朝的軍隊攻城

常聽戲曲小說裏說,楊門女將十二寡婦徵西,這個西,是哪裏呢?確認了一下,是西夏,在宋人的視野裏,西是西夏,南是安南,宋人的視野,也就這樣了。但是,實際上,十一世紀的亞洲,比宋人的視野要廣泛得多,當時亞洲的主要國家,包括:宋帝國、遼帝國、日本帝國、王氏高麗王國、安南王國、大理王國、吳哥王朝、南印度的朱羅王朝、蘇門答臘的室利佛逝王國、西夏帝國、甘州回鶻、高昌王國、於闐王國、喀喇汗朝東汗國、喀喇汗朝西汗國、加茲尼王朝、塞爾柱帝國,等等。

宋,加上西夏、安南,只相當於唐的本土地區的大部分,宋人的視野有限,遠不如唐人。

實際上,十一世紀時,向西的方向,遠遠不止西夏帝國。在西夏以西,是高昌王國,也就是西州回鶻,統治今新疆東部;於闐王國,統治今新疆南部。

再往西,是喀喇汗朝,統治今新疆西部,以及中亞。

喀喇汗朝的來龍去脈是這樣的,回鶻汗國於840年滅亡以後,餘衆分爲四部,其中,逃往最西邊的一部分,在中亞建立了喀喇汗朝。喀喇汗朝一直延續到蒙古崛起的1212年,最後被幾乎與蒙古帝國同時崛起的花喇子模王國所滅,立國近三個世紀。

早在八世紀中期,阿拉伯帝國擊敗唐帝國,奪取了中亞,將伊斯蘭教帶到了中亞,使得中亞各邦伊斯蘭化,這個過程,此後一直向周圍擴散。阿拉伯帝國是延續近十個世紀的包括今新疆在內的亞洲中部的伊斯蘭化進程的始作俑者。

阿拉伯帝國征服中亞並使其伊斯蘭化的近一個世紀以後,西遷中亞的回鶻,很快就變成了穆斯林,之後,與他們的漠北遊牧民族祖先相比,呈現出完全不同的氣質,由漠北迴鶻變爲西域的維吾爾,信仰變了,血緣也變了,與吐火羅人混血,由黃種人變爲黃白混血。

改變信仰的具體過程,是這樣的:

喀喇汗朝的創始人爲毗伽闕·卡第爾汗,867年,卡第爾汗去世,他的兩個兒子,繼承其位。

長子巴茲爾,駐八喇沙袞(今吉爾吉斯共和國托克馬克),稱阿爾斯蘭喀喇汗(即獅子喀喇汗);次子奧古恰克,駐塔拉斯(今哈薩克共和國江布爾),稱博格拉喀喇汗(即公駝喀喇汗)。

長子巴茲爾去世後,次子奧古恰克,按照回鶻風俗,繼承了寡嫂,也繼承了其領地。

奧古恰克與中亞東伊朗人的薩曼王朝交戰,失利,遂南下,遷都疏勒(今新疆喀什噶爾)。

爲了大家有清晰的時間座標,這裏提一下,907年,軍閥朱溫結束唐帝國,建立後梁帝國,中國進入五代十國時期。

且說長兄巴茲爾之子薩圖克,立志要從叔父手裏奪回政權,於是,934年,他起兵與奧古恰克交戰,攻殺了奧古恰克,即位爲喀喇汗,是爲薩圖克汗。

薩圖克想幹掉叔父,並非易事,怎麼幹掉呢?當年阿拉伯帝國入侵中亞,帶去了伊斯蘭教,歷經一百多年的發展,現在勢力已經很強大了,薩圖克明白,要想幹掉強大的叔父,必須投靠更強大的伊斯蘭教,於是,他皈依伊斯蘭教,成爲一個穆斯林。

奧古恰克是薩滿教徒,薩圖克的復仇,果然得到了穆斯林信徒們的強大支持,他在河中地區伊斯蘭教聖戰者的支持下,打敗並殺死其異教徒叔父奧古恰克、奪取了政權。

此後,在身爲穆斯林的薩圖克汗的統治下,喀喇汗朝,不再是回鶻了,而是逐步變爲伊斯蘭國家,所有回鶻舊俗,完全廢止。在此之前,回鶻人世世代代信奉薩滿教、摩尼教、佛教,而薩圖克奪位之後,立即宣佈伊斯蘭教爲國教,並且按照伊斯蘭國家模式,建立了伊斯蘭的教法統治,創建了官僚隊伍與管理機構,設立了宗教法庭,宗教領袖在國家政治生活中享有重要地位,宗教學者隊伍日益擴大,寺院經濟大量發展。

在內政上,薩圖克汗也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完全改變了舊回鶻國家的性質,他採取了幾項措施,第一,放棄傳統的貴族世襲官制,採用軍功授官方法;第二,取消將汗朝領土作爲家族財產分封的做法;第三,廢除由舊貴族主導的地方政治,改爲由喀喇汗派出的機構與官僚,由汗室與中央進行統一管理。

他在喀什噶爾宣佈的改革措施,爲駐八拉沙袞的頑固派貴族所反對,薩圖克立即對頑固派用兵,打敗了頑固派貴族集團,一統汗朝。

955年,薩圖克去世,其長子穆薩繼位,駐南邊的喀什噶爾,次子蘇來曼,駐北邊的八拉沙袞。在穆斯林教士的幫助下,穆薩徹底實現了汗朝的伊斯蘭化。960年,亦即宋帝國建立那一年,穆薩又一次宣佈伊斯蘭教爲國教,幾十萬突厥人入教。

穆薩繼續大力推行伊斯蘭教法統治,在全國各地普遍設立宗教法庭,建立清真寺、經文學校和麻扎,今喀什的喀喇汗朝的經學院的遺址還爲當地人所共知。

喀喇汗朝是歷史上首個伊斯蘭化的突厥民族政權。

971年,穆薩汗去世,其兩個兒子繼位,穆薩的長子阿里駐南邊的喀什噶爾,次子哈桑駐北邊的八喇沙袞,其後代形成阿里系與哈桑系。

此時的喀喇汗朝經過幾十年的經營,實力大爲增強,而西邊的薩曼王朝由於統治階級爭權奪利而逐漸趨於削弱,在此有利條件下,阿里·阿爾斯蘭汗與哈桑·博格拉汗,兄弟二人,率領十幾萬人的龐大軍隊,進軍河中地區,喀喇汗軍隊所向披靡,於992年攻陷薩曼王朝都城布哈拉。

此後,喀喇汗朝又開始對東邊的佛教王國於闐發起了聖戰,於闐王國位於喀喇汗朝以東,是當時一個較爲強大的佛教國家。喀喇汗朝對於闐王國用兵,以聖戰爲號召,得到了中亞穆斯林的大力支援。而於闐王國則得到高昌回鶻、甘州回鶻、河西歸義軍等勢力的支援。

戰爭初期,於闐方面佔據優勢,雙方在今喀什、英吉沙、莎車三地之間展開激戰。於闐國王尉遲輸羅(即李從德)率軍進佔喀什噶爾地區的數座城池,取得大勝,戰利品中除婦孺金帛外,還有大象等戰利品。此後,在993年、998年,於闐軍趁喀喇汗軍隊主力進攻薩曼王朝之機,兩次大舉圍攻其都城喀什噶爾。雖然這兩場戰役最終以於闐軍慘敗告終,但他們於998年在英吉沙附近擊斃了阿里·阿爾斯蘭汗。

之後,阿里·阿爾斯蘭汗長子繼位爲阿赫馬德·阿里斯蘭汗,他繼續征服河中地區的事業。999年,他聯合今阿富汗境內的另一突厥王朝——加茲尼王朝的君主馬赫穆德,共滅薩曼王朝,俘虜其君主馬利克二世,從此喀喇汗朝據有阿姆河以北的中亞主要地區。

喀喇汗朝在東西兩個方向都有顯赫戰績,在消滅了西方的薩曼王朝之後,喀喇汗朝對東方的異教徒佛教國家於闐王國立即繼續用兵,999年,哈桑·博格拉汗之子優素福·卡第爾汗,率領喀喇汗軍隊主力,以及布哈拉的四位伊瑪目率領的從加茲尼、花喇子模、巴格達等地招募而來的穆斯林志願兵,在當年年底一舉攻克於闐城,迫使於闐國王率領殘餘部隊退至崑崙山區。

1006年,優素福·卡第爾汗攻滅於闐王國,喀喇汗-於闐戰爭歷時幾十年。於闐王國是吐火羅人國家,從前232年到1006年,立國一千二百多年。

喀喇汗朝在東西兩個方向都大爲擴張,達到極盛。

之後,喀喇汗朝鎮壓了薩曼王族阿布·易卜拉欣·伊斯瑪儀領導的反抗運動;又兩次越過阿姆河,進攻突厥加茲尼王朝,但以失敗告終。最終,雙方以阿姆河爲界,平分了薩曼王朝原有的疆域。

攻滅於闐王國之後不久,喀喇汗朝又向自己以前的同族兄弟——高昌回鶻發動進攻,因爲,高昌王國也是信奉佛教的,在身爲穆斯林的喀喇汗朝看來,屬於必須消滅的異教徒。

喀喇汗軍隊數次擊敗高昌回鶻,但此時的佛教國家高昌回鶻也擁有強大的國力,並且是遼帝國的盟邦,面對喀喇汗軍隊的進攻,高昌回鶻在組織武力抵抗的同時,也在策動遊牧民族夾擊,最終擊退了喀喇汗朝的進攻。

此時的喀喇汗朝,成爲當時與遼帝國不相上下的世界性帝國之一。汗朝的疆域,東起阿克蘇地區的庫車,西至鹹海,南到阿姆河、噴赤河、喀喇崑崙山與崑崙山脈,北抵巴爾喀什湖、伊犁河河谷與七河流域的草原。汗朝擁有以重騎兵爲主的強大軍隊,既有中央汗庭的“古拉”近衛軍,又有地方“伊克塔”軍事地主組成的封建騎兵。汗朝在七河流域與伊犁河河谷,興建了大批新興城市,大批突厥語民族由遊牧轉入定居,經濟文化非常發達。

經過一百多年的政治演變,喀喇王朝桃花石汗族的兩系已完全形成,即長支阿里系和幼支哈桑系。起初,汗朝的統治權控制在阿里系手中,但優素福·卡第爾汗佔領喀什噶爾後,汗朝的統治權轉到哈桑系手中。1041年,易卜拉欣用武力奪取布哈拉,於是阿里系控制了河中地區,而哈桑系只控制了汗朝東部。易卜拉欣自稱桃花石·博格拉·喀喇汗,完全獨立自主,不承認東部喀喇汗爲宗主,於是形成了喀喇汗朝的西汗國和東汗國。

也就是說,自1041年起,喀喇汗朝正式分爲兩個汗國,西汗國爲阿里系後裔,領有河中地區及費爾幹納西部,以撒馬爾罕、布哈拉爲都城;東汗國爲哈桑系後裔,領有塔拉斯、白水城、石城、費爾幹納東部、七河流域和喀什噶爾,以八喇沙袞爲政治、經濟都城,以喀什噶爾爲宗教、文化都城。

1089年,新崛起的塞爾柱帝國攻下布哈拉,西汗國成爲塞爾柱帝國的附屬國。

1124年,遼帝國被金帝國攻滅,貴族耶律大石率領一些部衆,越過阿爾泰山,逃亡至天山以西的葉密立(今新疆額敏),開始發展自己的勢力。

1134年,東汗國同葛邏祿、康裏發生衝突,請求耶律大石出兵支援。耶律大石趁機發動政變,佔領八拉沙袞,作爲自己的都城,建立喀喇契丹帝國,東汗國成爲喀喇契丹帝國的附屬國,其轄地只有南邊的喀什噶爾、阿克蘇與和田地區。

1141年九月,塞爾柱帝國與喀喇契丹帝國,這新崛起的兩大強國,在撒馬爾罕以北的卡特萬草原上進行了歷史上著名的會戰,爭奪中亞霸主之位,會戰結果,塞爾柱帝國慘敗,退出中亞,西汗國於是成爲喀喇契丹帝國的附屬國。亦即,喀喇汗朝兩汗國,皆成爲喀喇契丹帝國的附屬國。以耶律大石爲首的喀喇契丹帝國成爲中亞霸主。

半個多世紀之後,1206年,蒙古汗國建立於漠北草原,喀喇契丹帝國政局不穩,喀喇汗朝東汗國末代喀喇汗穆罕默德汗三世,被喀喇契丹人召到八拉沙袞加以囚禁,以防生變。1211年,乃蠻王子屈出律推翻了喀喇契丹末代皇帝耶律直魯古的統治,放穆罕默德汗回喀什噶爾,但是喀什噶爾貴族們並不歡迎穆罕默德汗,當他入城時將他刺殺於城門中,東汗國滅亡。

當年喀喇契丹人擊敗塞爾柱人之後,塞爾柱人退出中亞,西汗國也成爲喀喇契丹帝國的附屬國。喀喇契丹帝國封易卜拉欣爲桃花石汗,作爲附庸。此後西汗國汗位更替頻繁,至末代喀喇汗奧斯曼速丹在位時,汗權已經十分衰弱了。1206年,布哈拉城爆發了手工業者桑賈爾領導的反對宗教封建主的市民起義,給教團勢力以沉重打擊。

原本臣屬於喀喇契丹帝國的花喇子模王國穆罕默德,早已對河中地區虎視耽耽,一直在尋找時機。他認爲桑賈爾起義是征服這一地區的最好時機,於是率領龐大軍隊直取布哈拉。穆罕默德很快攻下了布哈拉,殘酷地鎮壓了這次人民起義。

不過,喀喇契丹帝國不滿意花喇子模王國野心勃勃的擅自行動,出兵打敗了花喇子模。

但是此時,乃蠻王子屈出律起兵騷擾各地,喀喇契丹皇帝耶律直魯古遂不得不從撒馬爾罕撤兵,返回東部,對付屈出律。花喇子模國王穆罕默德利用這一時機,再次率軍進入河中地區,進軍撒馬爾罕。1212年,河中人民不滿花喇子模王國的剝削壓迫,舉行起義,奧斯曼汗支持這一行動。穆罕默德率軍鎮壓,攻破撒馬爾罕城,殺奧斯曼汗,西汗國滅亡。花喇子模王國以撒馬爾罕爲新都,國勢達到極盛。

但是,花喇子模王國也沒能高興太久,1219年,幾乎與花喇子模同時崛起、但更勝一籌的蒙古,發動西征,1220年,攻陷花喇子模王國都城撒馬爾罕。花喇子模國王穆罕默德,逃到裏海中的一個島上,去世。1231年,末代國王扎蘭丁被殺,花喇子模王國滅亡。

喀喇汗朝結束了,但它已經深刻地改變了歷史。在喀喇汗朝時期,大批突厥遊牧民轉爲定居,加快了中亞土著吐火羅民族突厥化的進程;同時,由於喀喇汗朝定伊斯蘭教爲國教,廣大中亞居民在宗教、習尚等方面伊斯蘭化了。

特別是,喀喇汗朝以喀什噶爾爲都城,使得今新疆西部伊斯蘭化,並且,喀喇汗朝還征服了佛教國家於闐王國,使得今新疆南部也伊斯蘭化了。總之,喀喇汗朝,使得今新疆地區出現了第一次伊斯蘭化,由原來的佛教地區,向伊斯蘭教地區轉化。自公元前一世紀,佛教就由克什米爾傳入今新疆地區,此後一千多年,佛教在今新疆地區盛極一時,各類佛洞、佛寺,遍佈天山南北。到了十世紀,喀喇汗朝出現,改變了一千多年的歷史,改變了新疆宗教信仰的歷史走向。

不過,相對於後世來說,喀喇汗朝也有溫和的時候,現存許多材料反映,喀喇汗朝雖然是突厥民族首個穆斯林政權,但喀喇汗朝有時也自認是中國的王朝,在鑄造的錢幣上,常有“桃花石·布格拉汗”、“秦之王”及“秦與東方之王”等稱號。“桃花石”和“秦”都是當時中亞地區對中國的稱呼。在喀喇汗朝學者馬赫穆德所著《突厥語大詞典》及中世紀阿拉伯、波斯的文獻中,經常把喀喇汗朝與宋、契丹並列,認爲桃花石,亦即中國,是由這三部分組成的。

桃花石,亦即拓跋氏,即南北朝時期北魏帝國鮮卑拓跋氏。正如後來蒙古人、俄國人把中國稱爲契丹一樣,突厥人把中國稱爲拓跋。

喀喇汗朝時期,中亞的社會經濟普遍發展,手工業和建築業有很大進步。

喀喇汗朝統治中亞,不再實行分封,而是實行中央集權。取消分封制,這在中亞歷史上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大進步,它改變了天山地區以及中亞地區千百年來分裂割據的局面,有效地保證了中央集權,所以喀喇汗朝,除東西喀喇汗分家之外,還未見有地方政權獨立、封建領土混戰的記載,這有利於社會的安定和生產的發展。

喀喇汗朝,對遠方的宋帝國、遼帝國,保持友好關係,對於附近的佛教國家高昌王國,卻關係緊張,屢有衝突,在這個穆斯林國家強大的時候,一直想以“聖戰”使得天山南北全部伊斯蘭化。

實際上,就天山南北來說,早在西漢時期,就已經歸於中國版圖,漢帝國在那裏設置了西域都護府,後來幾經分分合合,風雨滄桑。至於回紇,則是公元840年以後纔來到這裏的,比漢人晚了近九百年。

另外,伊斯蘭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中創立最晚的,由阿拉伯人穆罕默德於公元622年創立,與唐建立幾乎同時,而西漢設立西域都護府是在公元前60年,伊斯蘭教的出現比西域都護府的建立,晚了近七百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