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稻熱病,根據作物病蟲害與肥培管理技術資料/稻作/水稻/病害/水稻-稻熱病,談及的病發誘因為:

發生誘因:

1.        溫度:溫度高低不定之環境下,會減低稻的抵抗力,容易引起稻熱病的發生。

2.        濕度:病原菌產生孢子與孢子發芽,以及發芽之後侵入稻體組織,需要高的濕度(RH90%以上),所以雨、露水與發病有密切的關係。

3.        肥料:多施氮肥會減低稻的抵抗力,發生時不可施用氮肥,以免加劇及蔓延。維持三要素之適當比率,可減輕發生。

(費雯綺、王喻其編。2007。植物保護手冊─糧食作物及其他篇,第10頁。台中。412頁。)

 

今天到高雄市政府受農藥人員管理訓練,聽高雄改良場場長黃德昌博士一席話,心中頗有同感,為什麼稻熱病要補助??? 是不是補助後,反正以後大家就不噴藥預防管理,氮肥拼死命的用,反正怎麼樣了政府會補助??

我深深的感覺,災害補助是原有實質意義的,但能做到管理的沒做好,給予補助反而罵補的太少? 這什麼鬼呀!!!!

在這樣天氣高溫短暫雨後又大太陽的氣候,專業的農民是很敏感的,知道該做噴藥預防,並挑對肥料且適量使用肥料,針對胡麻葉枯病、稻熱病、白葉枯病、都可以用很便宜又實用的藥來預防處理,且施肥方面可在台肥特1號、台肥特5號、台肥特43號、寶效4號或特4號間挑選氮磷鉀比例的功能做搭配使用,面對氮肥過量可以使用台肥即溶6號調節等等的,並非稻熱病就是肥料過量,這個有一個很大的錯誤觀念,就是【肥料過量】的定義,我記得民國100年一期作西部地區那年水稻倒伏成災害,我所探聽起來就是單質肥料 硫酸銨的過量使用。

有位年輕初步農業不久的農友看了我的部落格,他參考我的建議挑選肥料並小心使用,在民國100年1期作中,老賢拜的水稻都倒了,他的卻沒倒,101年我在農機展中遇到他,和他握手,他謝謝我寫了那篇文章,讓他在那年因為有收成賺到了些錢,我很感動也很替他開心吶~在我們老一輩的流傳下來,口中說的【肥料過量】,大都是指【氮肥】過量,所以並非遇到稻熱病後,就什麼肥料也不使用了...

肥料也可以運用氮鉀的互相平衡作用做調節呀~像是台肥即溶6號(5-18-18-4)、台肥即溶5號(10-20-20)、台肥寶效4號有機複合肥料(11-5.5-22-4)、台肥特4號(11-5.5-22)等等...甚至也可以使用微生物肥料台肥活力營養劑5號(液狀澱粉芽孢桿菌),可以做到預防且降低病菌滋生的現象,強化作物的健康均衡加強磷鉀的吸收等,對於水份管理,田間巡田水、有無勤走觀察水稻生長情況,看到有稍微不對勁,就要馬上做處理了,還放給他整片燒葉...這樣的補助一點也不合理,因為栽培的人沒有善盡應盡的管理本份。

各位農民們,你們拿的補助是人民的納稅錢,也是你我他周遭的人一起繳納的納稅錢,希望你們能積極的做好管理你的田,不然延伸出來的社會成本太高,米商收不到米、米價漲、人民除了支出納稅錢補助,更需要花費更多的錢買較少品質價差的米,然而你們有多賺到錢嗎? 你們有因為政府補助了點錢,生活過得更好嗎?

是不是該從最基本的田間管理做起,正確管理讓原本噴4次農藥降到2~3次,選對肥料比四處比價殺價買肥料還要有效益,讓納稅人的錢用在對這社會更需要的地方,讓社會大眾用最經濟實惠的價格買到品質好的米,請大家能正視這個問題, 請和我一起堅持做對的事,並且讓這個社會更好,謝謝。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