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錢莊小二哥

鏈接:房價跌了,「剛需」怎麼也消失了?

一直以來,我都相信「這價格哪有什麼真剛需,都是追逐利益的人。」

從「堅決遏制房價上漲」到「金九銀十」悄然離去,本輪樓市調控,跌幅少的10%以上,多的攔腰斬還不為過——比如燕郊。

從北上廣一線城市,到二三線城市,再到三四五縣的邊地小城,從精裝修到毛坯,從一般商品房到特價房、團購房,多米諾骨牌已經按下了開頭,只是不知道結尾在哪裡。

過去這幾年,我總能驚訝地發現「國人們對房子的癡迷,簡直就要發狂。」

初入職場的人在買房,尚未畢業的大學生也在買房,有了一套房的人也搶著、爭著要買房。

蜜源APP

邀請碼:Dhj4sV

最離奇的是,十幾歲的孩子,八十多歲的老人也拼了命的搖號買房,在貨幣超發的時代,有房的人氣定神閑,無房的人著急忙慌。

我發現房子是一張通行證,一個身份證明,有了房,你就登上了財富的巨輪,甩開岸上的人去撈取「差價」,有了房,你就可以結婚,就可以上學,就可以……

為什麼要買房呢?就是因為我們有剛需啊。

子女大了,想要買一套自己的房子算不算剛需?

兒子要結婚,準備買一套新房,算不算剛需?

一個客廳、一間廚房、一個茶桌,算不算剛需?

在我看來,這些都不是!

看看香港的劏房 :一個抽水馬桶和一張睡覺的牀。

這纔是真剛需,再嚴重就是乞丐了,只有喫是剛需。

人是一種有意思的生物,能力達到時,需求可以無限大。

能力達不到時,需求可以無限壓縮,比如:只滿足基本生理需求。

沒有財富支持的「剛需」都是「偽剛需」。

樓市攔腰砍價,為什麼還沒有人去買房?

無非是兩種:買不起,不想做接盤俠。

預期變了,一個個「剛需」也就不那麼積極買房了。

房價連續上漲,鋪天蓋地的全是「剛需」,生怕自己被落下,房價連續下降,還可以再等等,跟爸媽擠擠,不著急結婚。

至於已經買房的「剛需」,則動輒就打砸售樓處,扯起橫幅在小區門口吵著、叫著要維權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