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筆者一個鐵路優秀話題回答者這個沒什麼用的身份來看,大部分人在見到一些整體性的事物時,缺乏對其中某些技術細節的深層次考慮,引發各種類似以偏概全、一葉障目之類的認知偏差,徒增笑耳。為了避免這種尷尬,筆者藉助新聞學的五W一H原則,以鐵路行業從出現到今天無數的案例,隨手寫一個技術細節的五W一H原則,方便讀者能看到不侷限於鐵路的各種事物隱含更深層次的含義。行文倉促多有疏漏,歡迎補充指正。

本文所謂的技術,包括但不限於最簡單的想法、思維某一刻閃現過的火花、跳脫思維裏的固定套路……總之,人類自開始學會運用大腦解決問題而累積下來的經驗,在本文裏都可以是技術,而不一定非得是某些固定得像戲法一樣的玩意。

五W一H原則

五個W分別是what,where,when,who,why,一個H是how。以下為6個擴展出來的問題,為了簡練,用了英語的現三單從句形式,而非常規的疑問句結構,請勿吐槽語法,我就喜歡這麼用,反正老外說不定還支持這麼簡單地使用。

What its name is?

Where it exists first?When it exists first?

Who finds or expands it first?

Why it exists and disapears?How it works?

What its name is?——這玩意叫什麼?

這名字一般不侷限於某一種語言文字,但是卻是引導思路的好東西。關於這東西的出現、發展的時間、地點、人物及原因,都彙集成些許漢字或者英文及其縮寫,在不同語境裏有不同的含義。所以在參考某種技術的時候,可以同時檢索其他語言下的技術,看看別人是怎麼描述發展的,以便拓寬思路。

名字也少不了張冠李戴管中窺豹的問題。比如我國目前習慣上僅使用「高鐵」指代商用速度超過300kph的動力分散式電力動車組及其具體的運行車次,而「高鐵」一詞的原本含義是包括線路、車站、供電、通信及車輛幾大分支,且達到200kph商用速度的鐵路系統,以偏概全到了讓人無語的程度。有些人還喜歡這麼用,卻忽略了這個詞背後的含義,實屬不應該,應該儘力避免。

Where it exist first?——最早在哪出現?

討論技術發展史,這個是繞不開的話題。所有的技術都要有相應的材料及用途纔可能至少在一定區域內發展壯大,為以後拓展使用地域打下基礎。但是有些地域限於材料或用途無法支撐技術的出現,出現對應的空白區也是天公不作美罷了。

英國佬當年有煤礦且有煤礦往外排水的現實需求,金屬冶煉及構件製造也不成問題,那麼瓦特或者任何一個觀察到蒸汽力量的人發明蒸汽機給煤礦排水是自然而然發生的事情。這個似乎不起眼的發明讓人類第一次大規模使用人力、畜力以外的動力源,那麼這玩意裝上輪子帶動車輛跟輪船自然也是順理成章。當然這是以利潤作為導向,保證技術發展走在最正確的道路上。同時期的中國還在康乾盛世的餘暉裏做著天朝上國的美夢,沒有需求就自然不會出現這種東西。

When it exist first?——什麼時候最早出現?

這個更是個繞不開的話題。出現年代作為時間線的標的物,一向是各類型愛好者津津樂道的話題,給影視劇挑某些物件出現時間不對的刺也是常見的灌水手段,這裡略過不表。某些「車迷」總以自己的喜好吐槽某些車站的某些佈置,卻忘了考慮這個車站的建成年代,引人發噱。最好玩的是某人吐槽某北站不是高架站,卻忘了這個北站是2008年才整修完成,而始建年代還是大清慈禧太后當政時修築,以及長時期單線進出外帶幾個道口阻塞交通這些事,至少我看了是哭笑不得。以我對這個北站的瞭解,2008年重建好的車站至少不比同期幾個車站差太多,也就股道少了點而已,整體環境已經達到那個年代奢華又敞亮的目的了,還有什麼不滿意的?

Who find or expand it first?——誰發現或者拓展了這玩意?

歷史是由一個個鮮活的人創造的,但是一般不是一個人拍著腦袋拿出完美的解決方案,而是一羣人聚在一起經過長期的摸索試驗,最終拿出一個妥協的方案。斯蒂芬森在瓦特的固定式蒸汽機的啟發下,改造出可用在路上的移動式蒸汽機,更有後來人完善了這種移動式蒸汽機需要的道路需要的各種技術,完善了鐵路系統的最初形態。內戰老兵詹妮弗痛感別針車鉤人身事故過多而發明瞭自動車鉤,為調車員提供了足夠的安全保障,故而得以推廣。進入20世紀,集體智慧越來越多地體現應有的作用。GE公司自1912年搞出汽油內燃電傳機車,到39年向各廠家出售成套電傳動設備用了差不多27年,期間各種神奇的原動機被裝進列車,最終還是柴油機統一電傳機車的原動機,甚至連非電傳的續航式鐵路機車也採用柴油機動力。

Why it exists and disapears?——這玩意為什麼會出現與消失?

一般而言,某個技術或者方法的出現無非是為瞭解決某些特定問題。不考慮到這一點,很多東西就無從解釋。比起下面那個How,Why纔是更應該關注的事情。為什麼日本的新幹線列車多是象拔蚌頭型?因為日本新幹線會穿過居民區且線路間距相對較小,為了降噪及減小空氣波動對鄰線列車的影響,通過象拔蚌頭型將空氣波動及其帶來的噪音指向轉移到車頂,以減小對周邊居民區及鄰線列車的擾動。雖然與其他國家的圓頭式車頭(比如ICE3 DB406型電力動車組)只是減小不大的一點害處,但是總比不做好。

有些技術消失的原因,要麼是有更好的技術替代,要麼是需要解決的問題消失。原先蒸汽機車的頭燈是一個巨大油盒子裝巨量燈油以供照明,等到電燈的出現基本上都換成小渦輪發電機發電給頭燈及駕駛室照明用,油盒子自然就淘汰掉了。鐵路系統自從出現到現在,出現了無數看起來離經叛道的延展發明,其中的大多數經過實踐檢驗,確實不如既有方案管用,故而完全淘汰或者小範圍使用,另有極少數被證實可以使本系統更好地運行,故而得以保留。

另外一點,就鐵路行業而言,採不採取某種技術很多時候是看投入多少,所以很多看似摸不著頭腦的東西實際深究起來可以用投入不足這個萬能解釋。中鐵總不願意花大錢買新的普速車,中車就只能給中鐵總造大體上換湯不換藥的CR160J;中鐵總對中短距離通勤無感,中車就只能繼續造傳統長途式車廂;中鐵總對綠色的蜜汁喜愛,中車也就只能給CR160J刷了個垃圾桶色……你要說中車各公司不會玩那些國外那些爛大街的技術,至少一部分我是不信的。

How it works?——這玩意起什麼作用的?

這個問題其實有點哲學範疇了,基本上是對某個事物的細分與再細分。比如鐵路行業用了近一個世紀才總算完美解決使用簡單的三相非同步交流電機驅動列車這件事。先是在19世紀末解決了電力的輸送問題,幾百V的直流電通過接觸網或者第三軌輸送到列車上,再在1930年代解決了高壓輸電問題,最早的16kV 16 2/3Hz弄上電網以驅動初級的單向交流機車,到後來最常用的25kV工頻經過水銀引燃管、硅二極體整流器等等設備輸出直流電給機車使用,再1990年代到利用GTO或者IGBT變頻逆變器解決直流電變成可變頻式交流電的難題,纔算最終相對完美地解決三相非同步交流電機在鐵路車輛上的應用難題。伴隨這個過程的,是無數的技術難題被攻破,無數的新技術被發展壯大,也是人類思維更擴展深入的一個側面反映。

又如一臺和諧內5內燃機車,原型是GE的AC6000CW,但又不完全是AC6000CW,而是刨去老的高排放發動機,裝上ES44的GEVO低排放發動機改型,達到了當時鐵道部對這種機車至少裝車6000馬力的要求。然而實際上這個東西還能細分,發動機是一方面,電氣傳動是另一方面。電氣方面又可以細分為原生三相交流-直流-可變頻三相交流三個細化的部分,這仨部分組合一塊別說大部分人不懂,連筆者都是隻聽說過一二而不得要領,而且大多數人根本見不到實物。為了這個車能跑起來,累積的技術必然很多,且追根起來也是連篇累牘,這裡不展開。一般羣眾也就只需要知道這玩意燒柴油,動力有6000馬力,可以單機牽引5000噸貨車跑到至少90kph就行了,有興趣去追究這個車的自然會去百度、維基甚至知網查找這車的詳細資料。

筆者這一段想強調的是,作為某種事物的愛好者,可以不像研發者、使用者那樣面面俱到地深入理解所有的技術問題及其解決方案,把這些綜合性方案當做一個輸入問題輸出答案的黑箱,黑箱的工作原理可以探討也可以當黑魔法。但是在不瞭解的時候不要妄下評論,保持敬畏就行,不要輕易否定研發者的思路。

結語

筆者寫文的時候,習慣以XX,為XX人或XX公司於XX年研發/建設/發明,通過XX技術,以解決XX問題。這麼寫把五H一W先整體展示,再加以詳細解釋。因為很多東西要討論必須這麼細緻,不然就會產生為什麼不在某某年使用幾年到幾十年以後的技術的關公戰秦瓊式的問題。一般人對於技術都是避之不及,甚至我國羣眾還有很深的反技術思潮,很多東西視為「奇技淫巧」加以忽視也不是一年兩年的事情,而偶爾冒出一些看似離經叛道的想法,實際上已經早就人自發驗證過可行性。筆者寫這文的目的,是希望讀者在看到某些東西產生某些想法的時候,用這五W一H自行從不同角度分析這些問題,至少能夠啟發自己理解這個東西的運作原理,得出一個可行與否的粗糙結論。通過東一榔頭西一棒子式的零敲碎打,形成一個整體上邏輯自洽的框架式概念,剩下的事情就是往這個框架式概念裏添磚加瓦,使之更加完善。這個框架即使錯了也沒什麼關係,反正不指著這喫飯,錯了換成正確的概念就是。

人類比其他動物更先進的地方在於能通過學習,更加深入而抽象地瞭解這個世界。在筆者眼裡,世界不是具象化的,而是可以濃縮成多個概念之間,通過各種因素相互勾連的網路。雖然筆者的認知盲區也不少,但是對此筆者只會老實承認,或者通過已知的概念去強行給出一個看起來合理的解釋,以便以後再次遇到真正的解釋時,有豁然開朗之感。另外筆者還喜歡跨行業去探索某種技術的發展,某些不相關的東西其實內在技術細節卻有些許相通之處,也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

通過瞭解事物之間存在的矛盾衝突,及為瞭解決矛盾衝突拿出相應的解決方案,是人類進步的原動力。為此數萬年的知識、經驗積累匯合成生活中很多不起眼的細節,這些細節深究起來倒是會引發更多的認知盲區,但是如果不試著讓思維更深邃一些,豈不是辜負了幾萬年的進化?為什麼思維非要在一個地方轉圈圈呢?人活一世,就不能按自己的想法,去了解一些跟生活沒什麼關係但是確實有意思的事情嗎?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