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宮牛黃丸是名貴的中成藥,在國內外享有盛譽,被廣運用於臨牀,效果甚佳。但有人對其認識不足,因而使用不當,致使效果受影響。

安宮牛黃丸出於清代吳鞠通《溫病條辨》一書,本方是從《痘疹世醫心法》記載的萬氏牛黃清心丸加味而成。

安宮牛黃丸

方中以牛黃清心解毒、豁痰開竅,犀角清心涼血解毒,麝香開竅安神,輔以黃芩、黃連、生枝子助牛黃以瀉心火而清熱毒;雄黃助牛黃以豁痰、解毒;再以鬱金、冰片草木之香,芳香去穢,通竅開閉;硃砂、珍珠鎮心安神。諸葯合用, 共奏清熱解毒豁痰開竅之效。

適用於中風痰熱竅閉,不省人事,語言不清,舌謇肢厥;溫熱病,熱邪內陷心包,症見高熱煩躁、神昏澹語;小兒驚厥,痙厥抽動,瘟毒斑疹,口渴煩躁。

本方是清熱、開竅、豁痰的重要方劑,屬涼開之法,以昏澹屬實熱者為宜。近代臨牀常常運用於腦血管意外和高熱病,屬痰熱型昏厥者。

人們中間流傳著一種說法:「中風之後,服用安宮牛黃丸,有起死回生之效。」因此,有些人患中風後不問癥狀,不經醫生指導,即亂用安宮牛黃丸,有時不僅無效,嚴重的還可能造成生命危險。腦血管意外俗稱「中風」,包括出血性的腦溢血、蛛網膜下腔出血和缺血性的腦便塞、腦血栓形成。

安宮牛黃丸

中醫辯證則將中風分為中經絡和中臟腑:中臟腑又分為脫症和閉症,閉症又分為陰閉和陽閉,臨牀辨證施治迥然不同。使用安宮牛黃丸需要對症,適用於中醫辨症的中臟腑的閉症中的陽閉。

症見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牙關緊閉,口噤不開,兩手握固,大小便閉,肢體強痙,面赤身熱,氣粗口臭,躁擾不寧,舌苔黃膩,脈象弦滑而數等。

選用此葯除需對症外,能否以正確方法使用也是達到預期療效的關鍵。

安宮牛黃丸每丸重3 克,每次服一丸,灌服,以辛涼開竅;或用羚羊角湯送服以清肝熄風、育陰潛陽。痰多昏睡者, 可用竹瀝水研化安宮牛黃丸鼻飼,每次20-30毫升, 每4-6小時一次。兼有腑實者,可開竅、攻下並舉,以安宮牛黃丸一丸,化開,調生大黃末三錢,先服一半,不效再服。

這裡,要提醒患者,自用安宮牛黃丸時,必須辨證準確,或者諮詢專業人員,用藥及時、得法,方可奏效。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