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有赤壁大戰中,曹操鐵索連舟,被東吳火攻,全軍潰敗。曹操率殘兵敗走,路遇張飛攔截,許禇為保曹操,騎無鞍馬來戰張飛,他能全身而退,全靠諸葛亮的暗中縱放。

諸葛亮七星壇祭風,借來東風,已知曹操必敗。而劉備集團此時真正更應該觀注的是戰後。

劉備集團有三個重要任務:

一、要保曹操不死

如果曹操死了,曹操勢力集團中沒有任何人能夠替代他,有能力將敗軍重新凝聚起來,朝廷中必會生亂,曹操集團也必然會分裂,最大得利者就是東吳。沒有強大的曹操集團虎視在側,東吳擴展的首當方向的就是劉備集團。

二、阻住東吳擴張

赤壁大勝後,東吳勢力必然會借大勝之勢繼續向外延伸。劉備集團本就沒有可以依存的立足之地,豈能抵擋?

三、藉機擴充實力

曹操大敗,孫劉相爭,就難以顧及劉備的小動作,劉備集團就能趁火打劫,迅速擴充兵力、擴大地盤。

所以,曹操不能死。

諸葛亮在戰前的種種安排,其實都是針對戰後,主要是為了保障曹操能夠活著回去。

咱們來看看諸葛亮的安排:

1.趙雲這一路

這個暗示很明顯,讓趙雲從半中間截擊,那曹操即然敗了,肯定是在眾將保護下前頭跑,不可能殿後,這就縱走了他。

2.張飛這一路

諸葛亮安排得很細緻,考慮到張飛不像趙雲那麼機靈,諸葛亮就把這話再坦白一點「雖然不捉得曹操,翼德這場功料也不小」。

張飛當然不是傻瓜,終於明白了,這是讓我不要捉曹操啊!捉曹操這份功勞肯定是要給二哥關羽了。

諸葛亮就用這種詐術又把張飛哄住了。

3.糜芳、糜竺和劉封這一路諸葛亮安排糜芳、糜竺和劉封從水路剿擒敗軍,更不可能遇到曹操了。

4.劉琦這一路

諸葛亮安排劉琦率部「陳於岸口」「不可輕離城郭」,不讓出去,固定在城中,更不可能抓到曹操。

5.關羽這一路

關羽這一路的安排確定是要縱放曹操,還提前找到理由。

赤壁兵敗後,曹操率敗軍逃走,果然遇到了張飛攔截。

現在的情況是,由於前面趙雲的那支伏兵是從半腰中截斷敗兵的,曹操在前頭,護衛兵將也沒有大的損失,完全具備與曹操一戰的實力。

但是跑得比較匆忙,許禇騎無鞍馬來戰張飛,張遼和徐晃也從兩邊過來夾攻。

由於張飛認為自己領會了諸葛亮的意思――把捉曹操的功勞讓給二哥關羽,所以張飛就沒有很強烈的戰鬥慾望,他要保障的是給關羽減少些抵抗力量,於是,張飛就以打傷為主,並不擒拿。所以當戰鬥結束後,曹操脫離險境以後回頭看眾將,「回顧眾將,多以帶傷」。

許禇騎無鞍馬戰張飛能脫身而去,原因如下:

1.張飛戰鬥慾望並不強烈

2.張遼和徐晃夾攻相助

3.許禇武藝不錯,有自保的實力


謝謝邀請。

許褚騎無鞍馬大戰張飛,之所以能退走,主要原因有二。一是許褚本人非常勇猛,二是當時曹軍人多。

許褚騎無鞍馬戰張飛,是《三國演義》中的段子。當時曹操敗走華容道,在葫蘆谷被張飛攔住,原文如下:

諸軍眾將見了張飛,盡皆膽寒。許褚騎無鞍馬來戰張飛。張遼、徐 晃二將,縱馬也來夾攻。兩邊軍馬混戰做一團。操先撥馬走脫,諸將各自脫身。張飛從後趕 來。操迤邐奔逃,追兵漸遠,回顧眾將多已帶傷。

當時雙方的實力來說,曹操這邊猛將至少有許褚、徐晃、張遼、張郃、李典、文聘等人。張飛武藝是S,許褚至少有S-,和張飛相差無幾。而張遼為A+,徐晃張郃為A,李典為A-,文聘為B。這些人加在一起的總實力是遠遠在張飛之上的。當然,張飛的優勢在於他埋伏在此,而曹軍剛剛從大火中脫身,又與東吳軍隊大戰,更在烏林被趙雲攔截,疲乏不堪。加之張飛忽然殺出,許褚只能騎無鞍馬作戰,實力又打了折扣。

儘管如此,張飛這邊只有他一個猛將,而曹軍將領數量很多。若是隻有一個,對上張飛,被張飛挑落甚至生擒都不奇怪。但曹軍大將不少,輪番招架掩護,張飛也很難禽殺其中一人。按原文描寫,至少就有張遼、徐晃二人上前助攻。這三人聯手,雖然不能拿下張飛,自保也並不為奇。

當然,許褚也並沒能完全「全身而退」。演義中說了「眾將多已帶傷」,就是為了擺脫張飛的伏擊,大部分將領受傷了。或者是被張飛刺傷,或者被張飛手下小卒亂槍亂箭所傷。這裡面許褚到底有否倖免,也很難說。


謝邀!明清小說的表達手法裏,含蓄和隱晦是很顯著的特點,四大名著裏尤為突出。羅公在通篇的人物武力智力的等級設置、優劣比較上,毫無疑問是下了大功夫的。

武將交手的回合數,是明明白白的數字,誰人都能分辨清楚。在這個問題上,一要大致符合史實,二要能展現出作者心中的人物等級體系。所以每一場對陣的勝負,戰況,回合數,必然是經過作者反覆推敲校對過的。

張飛和許褚的幾次交手,都是虎候在非戰備狀態下的相遇,說明作者本就不想或不願對二人的高低做明確表達。一是因為二者武力確實很接近,二是尊重讀者個人判別的一種互動溝通方式。作者心中的高下雖然沒有明說,其實已經通過上下文含蓄的表達出來了,但也給讀者留出了再理解的空間,做好了爭議的準備。

個人認為,許褚的全身而退,既是史實的要求,又是二者實力接近稍處下風的作者心中人設。


無鞍馬,顧名思義,就是沒有上馬鞍的「裸背馬」。簡單的說,馬鞍的作用主要是,讓騎手更加方便的保持身體平衡,極大的增加安全係數。而騎「裸背馬」,只能依靠韁繩或者抓住馬鬃,再用雙腿夾緊馬腹來保持平衡,不僅行動比較艱難,還不耐騎,因為比較磨屁股,這是必然的。但是,這是對普通人而言,對許褚來說,問題不大。因為許褚比較異於常人,這不是因為他的屁股大,而是因為力氣大,特別是許褚的下盤功夫十分穩健,這是有例證的。

《三國演義第十二回》,曹操用計收服了許褚,他給自己做了份簡歷:姓名:許褚,字仲康。籍貫:譙縣。特長:飛石絕技,倒拽牛尾。所以,這兩個特長,給許褚幫了大忙。一頭牛的重量有多少?不用說了,能倒拽已經是不容易了,何況是兩頭牛;能倒拽兩頭牛了,已經夠驚世駭俗了,許褚還拽了百餘步;俗話有云:「力由地起」,單純依靠個人勁道,力氣再大也是有限。力發於腿,必須擁有堅實的下盤功夫,才能爆發如此不可思議的勁力。所以,許褚正是依靠有力的雙腿,夾住馬腹,才能騎著「無鞍馬」和張飛周旋。

再比如,《三國演義第五十六回》,曹操大宴銅雀臺,突發奇想,想看眾將的弓箭技術如何,於是掛起一襲紅錦戰袍為獎品。結果,徐晃射斷柳枝,奪了戰袍,還沒高興多久,許褚騎馬沖了過來。兩馬相近,許褚一手奪住錦袍,徐晃弓打許褚,被許褚用另外一手按住。就這樣,許褚還能把徐晃拖離馬鞍,徐晃肯定不放開錦袍,所以只能「棄弓下馬」,二人在馬下還都抓著錦袍廝打,結果被人分開後,錦袍已經粉碎。當然,這次許褚騎的是「有鞍馬」了,平衡性自然比較好,但是許褚要一手抓錦袍,一手按住弓,還要拖下徐晃,依靠的不就是雙腿的下盤功夫,夾住了馬腹?

所以,許褚騎「無鞍馬」和張飛周旋一會,問題不大,又有徐晃和張遼的幫忙,自然能全身而退。但是,許褚多次在張飛手上喫虧,這次不可能沒有付出代價的,只是小說中沒有明說而已,聽大飛熊一一分析。火燒赤壁,曹軍士卒離散,曹操奔逃,途中遇到呂蒙,凌統,甘寧,趙雲,張飛的追殺。先是遇到呂蒙,張遼斷後,遇到凌統,幸虧一支不知名的彪軍攔住了,遇到甘寧,折了北地大將馬延,張凱。然後,曹操大笑周瑜無謀,諸葛無智,引出了趙雲,嚇得曹操差點墜馬,幸虧徐晃,張郃抵住趙雲。到了葫蘆口,兵困馬乏,曹操又大笑,這次張飛來了,許褚,張遼,徐晃三人忙上前擋住,兩邊軍馬亂作一團。

等曹操等人再次脫險,回顧眾將,多已經帶傷。其中張遼前擋呂蒙,後拒張飛;徐晃前和張郃雙戰趙雲,後和張遼,許褚三戰張飛;所以,估計張遼,徐晃,許褚都負了一些輕傷,才能脫險。張郃之所以沒有參與斷後戰張飛,估計是戰趙雲時,已經負了傷或者精疲力盡。另外,張遼,徐晃的負傷,顯然是勞累導致(斷後兩次),許褚的負傷應該就是喫虧在「無鞍馬」了。不過,曹魏將領們傷勢不重,主要是體力問題,否則華容道遇到關羽後,眾將不會說,人雖然不怯,馬力已乏,安能復戰?


許褚騎無鞍馬大戰張飛是在《三國演義》第五十回火燒赤壁曹軍敗逃到葫蘆口的時候,這一戰裏許褚雖然騎的是無鞍馬,不過有張遼、徐晃二將助戰,並不是靠自己一個人的能力,所以才能全身而退。

許褚第一次在戰陣上遇到張飛是在新野城外,諸葛亮火燒新野、又放白河之水水淹曹軍,曹仁、許褚引敗軍逃跑時遇到張飛,兩個人交戰一會,許褚不敢戀戰所以奪路走了。葫蘆口之戰時許褚也是剛打了敗仗,而且馬上無鞍,所以也沒有機會發揮正常水平。之後許褚在漢中之戰中又遇到張飛一次,不過這次許褚是喝醉酒了,所以打了沒幾個回合就被張飛一矛刺下馬來,幸虧被手下就走。

所以嚴格來說,許褚兩次是敗軍之際遇到張飛,還有一次則是醉酒,沒有和張飛公平交手過。但是葫蘆口之戰時許褚雖然狀態不佳,卻有張遼、徐晃二人助戰,徐晃在《三國演義》第十四回的時候也曾經和許褚大戰一場,兩個人打了五十多個回合不分勝敗,而張遼也是和張郃等人戰平過。這兩人的武藝都不錯,合三人之力都無法擊敗張飛。而且戰後曹操看「眾將多已帶傷」,三人很可能被張飛所傷,所以這一戰許褚、張遼、徐晃應該是處於下風,綜合看許褚還是要比張飛差著一些。

不過在渭水之戰時許褚曾經和馬超大戰兩百多個回合不分勝敗,所以如果許褚體力完好和張飛單獨交手,張飛也要花一些功夫才能將他擊敗。


許禇騎無鞍馬戰張飛一事見《三國演義》第50回,適值曹操赤壁大敗,倉皇中從小路敗退的故事。

當曹操仰天大笑、自以為逃離絕境時,卻遇上當陽橋一聲大喝嚇死曹操部將的猛張飛,真是一波三折的情節安排,即使如曹操、許禇、張遼、徐晃這些梟雄猛將也心中暗暗叫苦一一怎麼遇上"萬人敵"了?

曹操的面部瞬間面癱,連智勇雙全的張遼也冷汗沁出。這時一員猛將大吼一聲躍上一匹無鞍戰馬,揮舞大刀悍不畏死的殺向豹眼環頭、黑衣黑袍的張飛。

這就是曹操的貼身警衛許禇將軍。

史書記載:曹操見到來投奔自己的許禇,當即便說:這是我的樊噲啊!

這許禇身長八尺多、腰闊十圍,相貌雄壯、勇力大異常人。

重要的是,許禇是忠實於曹操的既玩命又十分謹慎的一員警衛大將,按理說二人武功不相上下,但是,張飛略勝一點的是氣勢強於許褚,那是一種臨戰時的最佳狀態,目空一切的豪邁之概,但是,交手的結果是許褚在張遼、徐晃的幫助下,阻擋了張飛的截殺,跟在曹操身後遁去。

為什麼張飛不趕盡殺絕呢?

有兩個原因:

1.曹操一行是敗軍之將,張飛沒有趕盡殺絕的決心。

2.許褚實力並不弱於張飛,拚命之下,張飛勝負難料,所謂窮寇莫追。

3.劉備尚處於起步階段,最強的勢力集團是魏曹和吳孫,劉備此時沒有必要為吳"火中取栗"。

4.劉備、關羽都與曹操有過一段恩怨情仇,而且此時的曹操是代表漢室南下作戰,劉備顧忌朝庭的威權,不願承擔"惡人"罪名,當然,這個肯定是劉備的參謀團意見。


《三國演義》赤壁之戰後,曹老闆裝逼三次,打臉三次!!!三笑「周瑜無謀,諸葛智短」,一笑引來趙雲鐵騎,二笑引來猛將張飛,三笑引來關羽五百校刀手,驚得曹操魂飛天外魄散九霄!!

許褚騎無鞍馬大戰張飛,是在曹操二笑之後;當時的曹軍非常狼狽,剛剛遭遇到強敵趙雲的洗禮,沒想到一轉眼又遇到了張飛!!眾軍見狀早已亂了陣腳,各自奔逃,只有許褚護主心切,獨騎無鞍馬前來挑戰張飛,曹軍陣中張遼、徐晃見狀,也雙雙縱馬向前夾攻張飛!!

所以說!並不是許褚騎無鞍馬大戰張飛,而是許褚、張遼、徐晃三員猛將夾攻張飛!!!

在《三國演義》中,許褚和張飛的武藝,基本上相差無幾,二人分別與馬超交手百合之上,均為不分勝負,百合之上的單挑,足以說明一個武將的真實實力;實力相當的情況下,許褚處在狼狽不堪的曹操陣營,而且騎的是一匹無鞍馬,此時單挑張飛的話!他肯定是處於下風,甚至有被斬殺的可能!!但是!許褚方還加入了張遼、徐晃兩員猛將,在三人夾攻的情況下,就算體力再怎麼不支,也不可能輕易敗給張飛!所以許褚騎無鞍馬大戰張飛,能夠全身而退,合情合理!!!


縱觀《三國演義》中,張飛和許褚正面發生衝突戰鬥四次。

第一次,張飛因關羽放了上流水,遂引軍從下流殺將來,截住曹仁混殺。忽遇許褚,便與交鋒;不10餘合,許褚不敢戀戰,奪路走脫。

第二次:新野撤退,背後許褚趕來。張飛保著玄德,殺散鐵騎,迤邐望東而走。

第三次,華容道上,許褚騎無鞍馬,來戰張飛。張遼、徐晃二將,縱馬也來夾攻,兩邊軍混戰做一團。操乘空走過,諸將各自脫身。

第四次,(許褚)行至半路,忽山凹裏鼓角震天,一枝軍擋住。為首大將,乃張飛也,挺矛縱馬,直取許褚。褚舞刀來迎,卻因酒醉,敵不住張飛;戰不數合,被飛一矛刺中肩膀,翻身落馬;軍士急忙救起,退後便走。

二次許褚處於優勢沒有戰果,反而被殺退。二次處於劣勢,一次就是無鞍馬主動戰鬥,全身而退。一次酒醉交鋒,差點喪命。可以說對張飛戰績不佳。按許褚的能力應該不致如此。許褚肩負保衛曹操的任務,可能不能脫離左右太遠,所以一般不戀戰,保持自己的位置。無鞍馬那次不一樣,主公危急,遭遇強敵,他必須上,有徐晃,張遼出陣,他只是造個氣勢。可能稍一接戰,就被掩護撤退了。按照《三國演義》說的,諸葛軍師已經安排好,張飛窮寇莫追。《三國志》中二人沒有交手。按照張飛與張頜交戰的情況來說,張飛統軍能力在許褚之上,武力相當,智力勝。


許褚騎著無鞍馬大戰張飛,是曹操敗走華容道時一系列混戰中的一個。

赤壁大戰,一場大火,八十三萬曹兵被燒的乾乾淨淨。曹操一路向北逃跑,狼狽不堪。

諸葛亮埋伏下三路人馬,第一道伏兵由趙雲率領,第二道伏兵由張飛率領,這兩路伏兵,看見曹兵,只管殺出,能不能全殲並不重要。因為,華容道上還有關羽把守,萬無一失。

曹操已經是甕中之鱉,插翅難逃。

所以趙雲、張飛在與張郃、徐晃、許褚等曹將廝殺時,並沒有一定要活捉他們或者殺死他們,沒有盡全力。

另一邊,許褚他們在萬分危急的情況下,第一任務是保護曹操逃跑。根本沒有心思和張飛他們廝殺。肯定是胡亂招架幾下,趁亂就逃跑了。張飛他們也不追殺,只管收拾戰利品。以為前頭有關羽守著,誰也跑不了。

萬沒想到,關羽義氣深重,為報昔日之恩,放了曹操一夥。


許褚騎無鞍馬鬥張飛的故事發生在《三國演義》第50回,周郎赤壁縱火,曹操83萬大軍毀於一旦,只帶領少數人馬逃出生天,投北彝陵而來,行至葫蘆口人困馬乏,饑寒難耐,曹操只得下令人馬稍歇,埋鍋造飯。曹操下馬見此處地勢險峻,適宜伏兵乃仰天長笑,眾將官問道:「適才丞相發笑,引來趙子龍,折損大半人馬,今為何又笑?」曹操說:「我笑周瑜,諸葛亮畢竟年輕,智謀不足,若我用兵必在此處設一伏兵,我等如此狼狽,若有伏兵,縱使不死也得重傷,他們想不到這些,所以我才笑他們。」話音剛落,張飛帶人殺出,:「吾奉軍師之命在此恭候多時,還不下馬就縛!」這可能是三國裏最響亮的打耳光了!曹操一見張飛,二話不說上馬就逃,曹操是逃了,可是總得有人斷後攔住張飛啊,所謂養兵千日用在一時,身為曹操親兵隊長的許禇,慌忙之間拉了一匹無鞍的戰馬上前迎戰張飛,最後在張遼,徐晃二將的幫助下,伺機撤退。張飛也就象徵性的追了一下收兵回營。為什麼許褚可以全身而退呢?有以下三點原因。第一,許褚本身就是超一流武將,許禇與馬超在渭水河畔從早上殺到天黑未分勝負。張飛與馬超在葭萌關外大戰一天一夜,也是不相伯仲。等價對比,許褚與張飛屬於同一級別的武將,就算張飛強於許褚,那也只是一線之差,這麼小的差距,就算許禇騎了一匹無鞍戰馬那也絕不是短時間就可以分出勝負的。更何況許褚還是個狠起來趕裸衣出戰的主。第二,張遼,徐晃的加入。張遼,徐晃雖不如張飛,許禇。但也都是一流的猛將,兩人加上許褚綜合實力是在張飛之上的,正常情況下,危險的應該是張飛才對。只是現在他們,最主要的任務是保護曹操安全,無心戀戰,帶到曹操走遠,他們也就突圍而去。第三,這也是最重要的,劉備集團此時不願殺曹操,或者說是不敢殺!因為如果此時殺了曹操,中原地區就會羣龍無首,再次四分五裂,此時劉備勢力弱小。並不能佔得太大好處。反而會引來曹氏餘黨的攻擊,而實力相對強大的孫權必定會趁機北上問鼎中原,自己辛辛苦苦平白便宜了孫權,劉備不傻,絕對不會這麼乾的。所以張飛才會象徵性的追擊,而不敢下死手。也所以才會讓與曹操有舊的關羽把守最緊要的華容道。天下為棋,人皆為子,執手者誰,只能看是誰笑到最後了!不過話說回來,許褚遇見張飛也真夠悲催的,據《三國演義》明確記載的兩人就有三次交手。第一次關羽白河蓄勢,水淹曹軍,張飛趁機掩殺,路遇許褚,便與交鋒,許褚兵敗不敢戀戰,落荒而逃。第二次就是上述所講,為掩護曹操撤退許褚騎無鞍馬迎戰張飛最後狼狽逃竄。第三次是在漢中爭奪戰的時候,許褚自恃勇武,醉酒押糧,路遇張飛劫道,許褚酒醉不敵,被張飛一矛刺中肩膀,翻身落馬,幸得親兵拚死救起,奪路而走。縱觀這三次與張飛的交鋒,前兩次軍隊潰敗,不敢戀戰,好不容易上天給了他一次公平對決的機會,他偏偏又醉酒誤事,險些喪命,可憐許褚同樣是絕世猛將,遇見張飛卻屢屢喫癟,不得不說張飛纔是許褚的命中剋星啊!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